yz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zeng

博文

感悟“21世纪的计算学术研讨会”——三位图灵奖得主关于研究的建议 精选

已有 8102 次阅读 2008-11-5 08:41 |个人分类:研究体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方法

      今天有幸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第十届“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从1999年开始,这一系列会议到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10周年之际,也正好举办了10届。微软亚洲研究院每年都会邀请高校学生参加这个大会,而这也是我第三次参加这个会议,前两次分别为2004年“计算与你同行”和2006年“质取计算未来”。感谢微软亚洲研究院提供给我们学生难得的学习机会。
      这次会上除了来自微软全球各大研究院的资深科学家外,总共还邀请了三位图灵奖获得者,分别是Raj Reddy, Tony Hoare以及Butler Lampson。Raj Reddy之所以出名,不但因为他是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先驱,还因为他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三任院长:李开复、洪小文、沈向洋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而他们分别是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领域世界公认的专家。以前在各种报道、书籍中就阅读过有关李开复博士在课题研究过程中,Raj Reddy教授给予他的宽容与支持[1, 2]。这时我想起了作家凌志军在《成长》一书记载的Dr. Reddy对李开复博士所说的几句话:“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支持你用统计的方法。[2]”,“你如果有信心,就坚持做下去[2]”。因此,我不想浪费如此好的学习机会,在上午的大会即将结束时,我鼓足勇气在提问环节向Dr. Reddy提了一个问题。

在洪小文博士介绍Raj Reddy教授的时候,他调侃地说道:“我们三位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院长都师从Dr. Reddy,如果大家对我现在的院长这个位置感兴趣,Dr. Reddy仍然还可以招收博士生”。随后自然是同学们满堂的笑声与喝彩声。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中国的博士生太多了,我们恐怕很难都成为您的博士生,您可否将您对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导师、以及您培养优秀学生的经验分享给中国的博士生导师,也许在中国本土就可以产生像他们一样优秀的学生。”Dr. Reddy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更凸显了大师的智慧。他说:“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导师的关键不在于导师,而在于聪明的学生!导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并提供给他们良好的环境。应当是学生告诉老师什么是有趣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我做的就是说:好的,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回答虽然简短,但是让我感到的是羞愧,在我的博士生学习过程中,我总在问题无法解决、不知去向、甚至是迷茫的时候将问题抛给老师,希望老师能够给出一些建议,然而从来没有站在Dr. Reddy所论述的观点上想这些问题。是的,我能不能告诉老师“什么是有趣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什么”呢?我想很多时候我做不到。李开复、洪小文、沈向洋博士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努力。在我们自己都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又怎么能怪老师没有尽心地指导我们呢?
      下午的演讲同样非常精彩,我希望用另外一篇单独的博客讲述我对演讲内容的体会。仍然是到了提问环节,面对快速排序算法的发明人Tony Hoare以及计算机软件系统先驱Butler Lampson两位图灵奖得主坐在台上,我再一次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又一次向嘉宾提了一个问题。
      我将问题提给Tony Hoare以及Butler Lampson,问题是这样的:“很多人宣称自己的研究成果将获得图灵奖、诺贝尔奖,然而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获得了成功,我想您们两位专家在获得图灵奖之前恐怕不会以获奖为目标,那么您们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能否为中国的年轻学者提供一些研究的个人体会呢”?
      听完了他们的回答,我才初步领会到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功。Butler Lampson回答道:“我们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可能无法谈有关诺奖的体会了,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并不值得获得那么多的奖励,然而我要说的是:科学研究的回报是科学本身(The reward of doing science is the science itself),同时你要享受科学研究的过程”,Tony Hoare说:“我似乎没有什么要补充的了,但你必须要知道,得奖这件事情有时候是运气使然”。
      没有个人的宣扬,也没有盛气凌人的言语。作为一个学生,我并不是因为图灵奖而对他们敬仰,而是希望捕捉到他们身上在这些光环之后所蕴含的研究哲学、方法与优秀的品质。我的问题虽然看起来都非常肤浅,然而至少是我个人在成长道路上所要搞清,并时刻凝记于心的……

参考文献:
[1] http://www.cas.cn/html/Dir/2004/04/22/1388.htm
[2] 凌志军,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海南出版社,200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005-45516.html

上一篇:对“网络智能”的再认识
下一篇:一些科学研究的准则--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访问笔记(1)
收藏 IP: .*| 热度|

3 唐凌峰 李斌 杨文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