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峰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显峰 科技日报记者、《显峰冷言》主笔

博文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个中国式的童话

已有 4166 次阅读 2008-4-6 12:37 |个人分类:新闻旧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中国,讨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预测”诺贝尔奖永远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所不同的是,后者因为必须拿到那张证书才算,所以我们永远在猜测“有多远”;而前者也许有系统的衡量指标,但并非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东西,所以谁都敢立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愿。

世界一流大学不是教育部评估出来的,也不是大学自己吹出来的,而是要用实实在在的学术成果和培养的人才说话的。最近施一公和饶毅两位先生发表的关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文章,见地与情感令人感佩。我与饶毅有过一面之缘,这是一个爱国情怀很重、冲动与理智兼有的知识分子。

只是在当下中国,也许圈内很多人明白这些道理,但是要真的改变起来却少有人能真的接受。一些教育部门的官员正为这些“繁荣景象”沾沾自喜,一切泼冷水的行为都是“不合时宜”的,似乎。

一年前,教育部负责人公开说,近10年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无论是在办学规模还是在教学质量上都有了更快的发展。他用两组数据推演出“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属于比较先进的水平”。一个是,1998年中国高校招生规模仅为108万人,2006年达到了540万人;一个是,2006年,中国高校在校学生、科研经费分别是1998年的4倍和6倍。(据中新社2007119日报道)

我想这个“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是“世界一流”的前奏。这番言论一见诸媒体,便引起舆论一片质疑。我想很多人是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再去回味这番言论的,他们的质疑也许来源于一种“失落”——细品之下,并没有感到这位负责人说的什么“先进水平”,相反,倒勾起那些在心中淤积很久的诟病来。

尽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相较于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其实也不值得一说。可以看看,我们现在每年六月份仍然有千千万万学子在挤高考这根独木桥。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资源还远远不够,我们高等人才的选拔、培养机制还显僵化。在这种状况下,我们何必急于掰着指头算成绩呢。

老百姓不管那些劳什子数字,他关心的是自己的子女有没有大学可上,上完了有没有工作,工作了能不能养家糊口;而社会看实效,用人单位关心的是你培养的人是不是真正的人才,能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再看看现在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就业的艰难,再比比很多企业万元月薪招不到高级技工,我们的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空谈“先进”实在是个绝妙的注解。

与大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不断增多、学费不断攀高相比,大学里的大师却越来越少,像样的创新成果却越来越少。有人统计过,2000年到2002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六所全国最强的学校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总共发表了27篇论文,仅及哈佛大学的6%,剑桥大学的15%,东京大学的20%,按人头折算,一所哈佛大学的科学产出大约相当于200所中国一流大学。试问,我们高等教育“国际比较先进水平”的底气从而何而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而最大的问题是,现如今大学里的“气候”在变,学术浮躁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弊病,抄袭剽窃、买卖版面、项目垄断、虚假鉴定、近亲繁殖等等,不一而足。而且剽窃者大行其道,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潜心科研、教学的人有多少生存空间?重大的创新成果怎么可能喷涌而出?年轻的学子怎么可能安心成才?如此,我们的“先进水平”又从何说起,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壮志凭什么实现?

不可否认,我们的高等教育这些年来取得了不可抹杀的成就,但正视问题才能进步。但愿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在“自我欣赏”的同时,能抽空研究研究这些问题,也好对自己、对他所“服务”的人民有个交代——哪怕是遥遥无期的未来。



一流大学之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992-20711.html

上一篇:中国教授:一半是“富豪”,一半是“乞丐”
下一篇:科学家PK娱乐明星?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8: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