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hl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whlw

博文

剑桥杂感三十之选择大学专业或许并不重要?

已有 3491 次阅读 2013-6-28 19:34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学专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为世人所追崇,但是它常常有其局限性,比如项目立项、科技发展、人生规划、谈情说爱、宇宙演化等等方面常常会伴有各种偶然因素,正可谓在许多情境下凡事预则不一定立,不预则不一定废现象时有发生,这也许正是世界格外美丽之所在吧:意外随时会在你身边出现!

        剑桥大学这几天是一年中的第二次毕业季(第一次是在每年的五月上旬),看着一群群穿着学位服的青年人和亲朋好友们喜悦憧憬地列队于议会大厦(毕业典礼处)处,心中不由地想起了他(她)们的知名学长们,尤其是剑桥三剑客:三一学院的牛顿、基督学院的达尔文,三一学院的维特根斯坦。

        毕业于三一学院的艾萨克·牛顿爵士(Sir Isaac Newton)是大家熟知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生于164314日,卒于1727331日,终生信奉基督教(并不是晚年才把成就归功于上帝的),终生未娶。被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是世界上第一位被举行国葬的科学家,其墓志铭是诗人波普模仿《圣经》里的名句而写的赞美诗:Nature and Nature' law lay hid in night; God said,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 (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诞生吧!" 于是,一切变得光明起来)。这样一个科学家的成长却是这样的:大约从五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牛顿12岁时进了离家不远的格兰瑟姆中学。牛顿的母亲原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但牛顿本人却无意于此,而酷爱读书。随着年岁的增大,牛顿越发爱好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实验。他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经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里,使他受到了化学试验的熏陶。牛顿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只是爱好读书,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例如颜色、日影四季的移动,尤其是几何学、哥白尼的日心说等等。他还分门别类的记读书笔记,又喜欢别出心裁的作些小工具、小技巧、小发明、小试验。16616月,他进入了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在那时,该学院的教学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但牛顿更喜欢阅读一些笛卡尔等现代哲学家以及伽利略、哥白尼和开普勒等天文学家更先进的思想。1665年,他发现了广义二项式定理,并开始发展一套新的数学理论,也就是后来为世人所熟知的微积分学。在1665年,牛顿获得了学位,而大学为了预防伦敦大瘟疫而关闭了。在此后两年里,牛顿在家中继续研究微积分学、光学和万有引力定律......1686年~1687 牛顿44岁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而成名,其导师巴罗是三一学院的院长和著名的数学家。

         毕业于基督学院的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生于1809212日,18824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终生不信基督教,妻子是其表姐,比他大一岁。达尔文的祖父曾预示过进化论,但碍于声誉,始终未能公开其信念。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医生,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825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因为达尔文无意学医,进到农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并对自然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 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这样,他可以继续他对博物学的爱好而又不至于使家族蒙羞,但是达尔文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变得越加浓厚,完全放弃了对神学的学习。在剑桥期间,达尔文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J.亨斯洛和著名地质学家席基威克,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183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经老师亨斯洛大力推荐,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说》。

        毕业于三一学院的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被哲学界公认为近200年来最伟大的哲学家。生于1889426日,卒于1951429日,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铁工业巨头,有着四分之三的犹太血统。终生未娶。维特根斯坦自幼跟随兄姊在家里接受教育,然而家庭教育的结果却无法使其达到正规高中的接纳标准。直到1903年在通过入学考试后前往林茨的一所以技术著称的中学学习,与阿道夫·希特勒是同学。和一些伟大人物一样,维特根斯坦在中学的成绩并不好,大都处于中下水平,在度过了三年的不愉快后,更带着高考的落败离开了这里。少年路德维希爱好机械与技术,十岁时就制出过一台简单实用的缝纫机。其最初的志向在于物理学,曾经渴望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然而,后者于1906年自杀,使得维特根斯坦的希望毁于一旦。随后维特根斯坦又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1906年,维特根斯坦前往柏林学习机械工程。1908年,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攻读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学位。期间,为了彻底搞清螺旋桨的原理,同时出于对数学基础的兴趣,维特根斯坦阅读了伯特兰·罗素与怀特海合写的《数学原理》以及戈特洛布·弗雷格的《算术基础》。在1911年夏天拜访了弗雷格后,维特根斯坦听从了这位逻辑学家的推荐,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问学于罗素门下,后成为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学生兼好友,罗素称这场相识是他一生中最令人兴奋的智慧探险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本可免服兵役的维特根斯坦作为志愿兵积极入伍,在战场上完成了标志所谓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逻辑哲学论》(英文版:Tractatus Logico - Philosophicus;德文版:Logische -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的初稿。其名言之一是:其实,一个男人的梦想几乎是从来不会实现的。

      至此我国2013年高考生选择专业之际,望以此作为参考借鉴,书不尽意,特此感谢百度网站提供有关搜索资料!谢谢!

       回想起来,当年要是能找到这些类似的参考就好了!但是预了却不一定能立,有时隐隐冥冥感觉:选择大学专业有时对有些人的发展或许并不重要!

 

 

 

大学,甚至人生,就是在做自己与众不同的简历,你做到了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41-703573.html

上一篇:一个北邮老师眼中的辞任校长---独立思考!
下一篇:来自剑桥的证婚词(视频)---剑与桥摄制组
收藏 IP: 86.26.15.*| 热度|

4 曹聪 刘洋 戴德昌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8: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