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hl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whlw

博文

智能的纠缠:意与理,矛与盾

已有 1441 次阅读 2020-3-11 08:38 |个人分类:2020|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人工智能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之后,我们还是需要静下心来,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之路进行深入地思考。智能与数理逻辑,智能与哲学,以及智能发展中的伦理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智能与逻辑


若人是默会(黑)的智,那么机则是显性(白)的能,人机融合智能就是太极图中的阴阳二鱼,不断运动且相互转化,环境(包括伦理)就是促使其不断转化运动的动力,生生之谓易。人--环境(包括伦理、商业、社会、自然、科技环境)三者之间就是石头剪子布的关系,人造机,机改变环境,环境塑造人。不过,只有人才有事实、价值和责任的概念,机器只有数据和公式的赋予。

正如国际象棋是批判(越下越少),围棋是建构(越下越多)一样,西方哲学常常是批判,欧洲在没有找到科学之前(包括出现科学之后)曾对东方思想很感兴趣过很长时间。东方思想往往是建构,从《易》的阴阳到《道德经》的有无再到《孙子兵法》的虚实莫不如此,《易》除了构造了定性推理分析的阴阳鱼辩证思维之外,还建立了定量计算的八卦形式化符号系统,并且深深影响了西方哲学(如黑格尔、马克思),较易融于东方的传统思想体系。

尽管不少人认为人工智能重在数学与算法,这也许是双刃剑吧!实际上,数学与算法的缺点也是阻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维特根斯坦曾对此指出:总有一天出现包含有矛盾的数学演算研究,人们将会真正感到自豪,因为他们把自己从协调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尤其是当代数学的不完备性需要非数学弥补,哲学体系中的逻辑理论在数学的底层可以进行弥补完备,如形式逻辑可以进行外延思维规定和外延关系弥补,而辩证逻辑可以进行内涵思维规定和内涵关系的完备。

如果有人问:辩证逻辑是什么?是否可以比较简略的说说?那么不妨这样看,辩证思维逻辑就是可以灵活表征、非单调推理、直觉决策、随机应变,准确有效及时处理人机环境复杂系统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不是仅用具有约束边界条件的形式化方法(如专家系统、知识图谱等)计算世界,失去了认知的弹性。辩证思维可以产生人的洞察机制,如塞翁失马。是一种开放逻辑,把时序和极限有机的统一。实现事实/归纳/猜想与反驳序列、价值的一致化。

自主与它主之间的区别表面上是同化与顺应,实际上是同化与顺应的转换程度和效率。自主和辩证逻辑的核心在“变”,中国传统的《易》即西方的自主和辩证法:知几(看到苗头、兆头)即普遍联系,趣(抓住时机)即对立统一,变通(随机应变)即变化发展。

还有人认为传统的逻辑一致性是形式系统的基本要求。否则,a是定理,非a是定理,则a且非a(矛盾)是定理。若a且非a是定理,则一切都是定理。当然,现在有人研究paraconsistent logic(限制矛盾推出一切),自称它就是辩证逻辑。总之辩证逻辑研究进展不大,甚至是一笔糊涂账。可是世界太奇妙了,除了是、非之外还有是非存在,既是又不是,不信,你可去问下薛定谔的猫!“是不是现象可能就是辩证思维的根吧?矛盾永远同时存在,既对立又统一,否定之否定,量变质变等辩证思维是不少久经考验思想的核心。

传统的印度宗教观念认为,额间位置是人类第三只眼所在的地方。与其他两只外露的眼睛不同的是,第三只眼睛是内观、通神的眼睛,而吉祥痣(宾迪)的形式则有助于人积聚能量,获得神的庇佑。巧合的是,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这个位置恰好又是松果体的位置。而松果体可以制造和分泌褪黑素(melatonin),也就是说松果体细胞是可以感光的,就像我们的眼睛。另外,你闭眼用自己的手指指向眉间是否会产生某种异样的眩晕?

在东西方世界不少科技界、演艺圈和消费主义概念中,文化科技都与盈利挂钩——而且不幸的是,在利润面前,传统与伦理道德往往消失得更快。

相比较西方人的真假智能逻辑,东方人的智能与伦理思想更看重是非之心,辩证思维不仅仅是黑格尔、马克思的,更是老子、毛泽东的……


智能的拓扑不是数学的拓扑



  智能有逻辑关系和非逻辑关系,而采用数学的计算符号恰恰忽略了这些。如加减乘除都反映不出蕴含和情理(喜欢)关系。但是绝大多数人就是在这样数理规则下训练出来的思维,失去了自然的弹性和游刃。实际上,根据一个形式化系统来分析某个真实机体,一般都将导致对该机体部分信息的丧失,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数学(或者说当前数学)的不完备性和局限性。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所不能包涵的部分,这也是人类智能的厉害之处(也是人类不厉害之处)。知识图谱很难实现知识之外的图谱,尽管它可以“学习”。当前的智能只是在尽力实现语文的数学化,其实智能更重要的是数学的语文化。

  如果说人类造字是语言表征的封装积累,那么人类造智实际上是思想意识的拓扑延展,而不是数学拓扑。形式化系统只能近似反映它,但终究难以取代它。意向性是联结事实与价值、真善美的唯一桥梁,形式化可以某种程度地实现这种意向性。真善美都是以一种有限来反映无限,智能是一种有限感性和理性适应性存在。

数学的计算符号忽略了什么?应该是逻辑关系和非逻辑关系,试图单纯用数学手段(包括其拓扑)搞定智能问题的想法如同用大数据方法搞定智能问题一样,都将是沙基建塔、缘木求鱼、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自打人类诞生以来,数学的作用有目共睹,在此就不再赘述!然而,数学的局限和不足大家聊的却不是很多,下面针对这个问题稍微一说,还望博学有志之士不见。

  众所周知,虚拟训练易致知识僵化和应对突发情况能力的缺失。从中不难看出,人机融合不仅是脖子以上以下的问题,还有脖子以外的问题,虚拟可以的现实不一定可以,仿和真不是简单的一一映射关系,智和能相差的也不是一星半点......这些涉及的远非计算和(现有的)数学所能驾驭的,需要更新的工具出现,其实,数学对此也很尴尬,很多问题根本不是数和图能解决的问题,正如包治百病的某药一样,若要声称怎样怎样,最好还是离它远点......

  生活中许多要求是矛盾的,只能舍弃一些,人们尝试用正确率和似然度去表征一些事物,但仍不尽如人意,未来的学科或许会有更好的指标出现,如用两者(正确率和似然度)的融合、正然值之类表示李小龙的截拳道,如何用最直接的方式解决格斗中的问题,其中的直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接,而是整体性的直接,得失奖惩绝不是类机器的强化学习机理,而是涉及到了意向性的弯曲,这种弯曲也是数理、物理难以描述清晰的现象。维特根斯坦指出:“总有一天出现包含有矛盾的数学演算研究,人们将会真正感到自豪,因为他们把自己从协调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

  有人说,意义就是一种走动着的概念,是行为实践中蕴含着的爸爸妈妈和不同年龄人说出的:“床前明月光……”,数学对此也有局限,机明人暗,物是人应(非),人常(识)机规(则),打破常规就是要打破人机各自的局限,形成新式能力。人机融合不但是为了追求提高效率,而且还包括减少不确定性、保障安全可靠性,以及增强舒适灵活性。

  人处理信息、知识的速度要慢于机器处理数据、图形的速度,但人的跨域推理、想象、直觉又往往比机器的逻辑计算、匹配、搜索快的多,人机融合这些不同速度的过程,本身就很不容易,何谈有机流畅的计算心理呢?!

  在物理世界发现暗物质、暗能量之后,在生命世界可能革命性地开启了“暗信息”这一人类理性发现的“最新大陆”!单纯的感受不是智能,没有主动的觉和知,怎么会有觉知和智能呢?人的认知也不应是可以计算的,因为其中充满了非计算的事和情。

  信念和意图区别是:一个是从后往前看,一个是从前向后看;只不过一个偏积极,一个偏中性;一个是无根据的臆,一个是有目的的猜。不少人正在计算意图,但没有人在计算信念,为什么?因为这还不是数学的势力范围。

  一多分有,多元的统一,正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谓“和”的体现。人机的“和”也不完全是数学,还有人学,还是那句古话:“塞翁得马”,您给算算?!

  凡事都有生有灭,数学也不例外,取代它的学科正领着铁锨在路上……伦理不是个人产生出来的,而是群体产生的,智能也是如此,所以智能本质上是群体意向性的产物,包括数学也是群体意向性的产物,可惜的是被许多以此为生的人给弄反了!

  个体智能与群体智能的区别是为:个体智能的逻辑是若a>b,b>c,则c不能大于a;而群体智能的逻辑是a>b且b>c,那么c可以大于a。

  人工智能源自形式逻辑框架,人类智能脉于辩证思维体系,人机融合智能根本在逻辑与非逻辑的思想结合:无论是非,只管正反,不止叠加,还有纠缠。


真实的智能是包含矛盾的



  人们经常认为人机环境系统中各个部分是通过互补构成一个整体的,事实上,应是各个部分在整体构成中被组织成互补的。更可能是互补与被互补的关系。

帕斯卡说:我认为不了解整体就不可能了解部分,不清楚各个部分也不可能了解整体。这意味着整体的属性是变化者的,各个部分的品质更可能是变化的。系统整体性组织会对部分进行抑制、改造和约束。新的部分会生成新的整体。

  一个智能系统想要形成和存在,其内部的构件在本性或运行规律上就必须拥有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既靠拢又闪避、既结合又分离、既统合又脱节的能力。人机融合智能中意向性是联结事实与价值、真善美的唯一桥梁,形式化可以某种程度地实现这种意向性。

  实际上,人机融合智能和社会科学密切相关。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国人侧重讲人文艺术道德伦理,西方人是讲科学技术,就人机而言,人是什么呢?人就是一个心理和生理的一个结合体,具有群体社会性;而机器就是一个数理和物理的结合,它更多的是非社会性。为什么说是非社会性?因为它是人造出来用在社会上,达到某种改造环境的目的,它本身是人造物(没有社会性)。

  人有一种习惯性错觉,即常常把暂时的东西看成是永远的,比如标定、公理、统计、因果等,其实不然,有数理逻辑学者指出,集合论出现悖论,是因为在它的基本方法中有一个不可抵挡的“矛”,即任一集合s都可以扩大到一个更大的集合P(s),同时其中还有一个能抵抗一切的“盾”,即它包含有一切集合的那个集合。显然,如果我们单独使用那个“攻无不克”的矛,或者单独使用那个“坚不可摧”的盾,那是不会出现逻辑悖论的。但在人类思维过程中不得不同时使用两者,由于思维过程中某些环节会出现互为因果的循环圈。所以“矛”和“盾”发生了接触,导致了“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悖论。

  说起东方人西方人的区别。东方人讲道德、艺术,他讲的艺术和西方也有差异,但是西方它讲科学、技术、艺术,在艺术上虽有共同的地方,但是中国人或者东方人比较默会含蓄,西方人比较直接了当,表现为科学及唯物主义,用分子原子,还有数学公式来描述。所以东方有点隐性黑色的意思,常常需要对方猜我的意思,西方有点直白的意思。黑白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太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宇宙变化表征,黑白相间、白中有黑、黑中有白、不断运动,这个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是什么造成了这个运动?这个动力就是伦理!我为什么这样说?大家知道人机环境这三个事物之间是石头剪子布的关系:人造机器 + 机器改造环境 + 环境塑造人,其中这个环境不单是自然环境,而且还包括社会伦理环境、商业环境、科技环境等一系列的环境,这个机它也不单单是指机器装备,还包括了机制管理等,这个人也分很多种,如单人、多人等。就伦理而言,东方侧重是非之心,明辨是非可以为伦,甚至也包括柔性的智;而西方的伦理讲究真假,还涉及刚性的科学和法律等,所以西方的伦理和东方的伦理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太一样。西方更侧重于法,法制很严格的东西,很规范的东西,规则化东西。中国人不太讲这些东西,比较模糊。所以柔性的伦理和刚性的法律怎么结合的问题,也是东方和西方思想怎么融合的一个问题,也是人机的本质问题之一。例如,前段时间波音737max事故不断,就是典型的人机环境系统伦理道德问题,包括技术的能力,包括市场的伦理,包括人的伦理,包括整个社会的伦理。简单地说,就是波音公司与空客竞争,为使用更大功率更省油的LEAP发动机,必须超越原始设计的安全极限,波音737Max没有重新实验设计,而是小改小造,埋下了后来事故的伏笔,其中的MCAS软件逻辑设计不合理,简单来说,在单个攻角传感器测量有误时,MCAS就专断独行,不论驾驶员如何处置,仍然坚持低头向下扎,结果造成了巨大损失,是一起典型的人机环境(商业)融合失效案例。实际上,所有的算法都是有缺点的,都是有边界约束条件,都不是万能的,但是有一些商业机构,包括一些新闻媒体,或是一些影视制作组织,让大家产生了科技无所不能的幻觉,这就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客观而言,人机、智能都不是万能的,机器学习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人类的学习能够造成一种范围不确定的隐性的知识和规则,就意味着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用到曾学过的知识,机器的学习做不到。波音飞机的这个案例可以在哲学上引入更深刻的思考和讨论,因为美国的科学和技术是全球最先进的,都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所以大家更应该对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做一个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我国的科技界(尤其时智能领域)更应该好好反思,原因很简单,西方之所以有今天的科技成就,与其源远流长的哲学思考和分析密不可分,没有笛卡尔、莱布尼兹、康德、罗素、维特根斯坦、马赫,就很难出现牛顿、爱因斯坦、图灵、冯诺依曼,西方科技也很难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而且还在引领世界。所以我觉得咱们国内的科技界应该认真的反思一下,应该尊重哲学,和哲学家交朋友,然后虚心的向哲学家学习,讨论一些真正的问题,才能让我们国家才能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否则的话还会继续存在很多进步的思想和落后的做法并存的现象,还以为只有拿手术刀就可以使社会快速进步一样。在此,我还想强调研究科技革命一定要看它们的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落后,过去是现代发展的线索,例如英国的计算机科学家、人工智能哲学家玛格丽特博登,她很早就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核心和瓶颈在于意向性与形式化的有机结合,时至今日仍未有突破,实际上这也是人机融合智能的困难之处。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做通用智能虽然是一个非常好的理想,但是所有的智能都是有范围的,只能在这个范围里面,它才能有效。就跟药一样,所有的药都不是包治百病的,只能在某个范围里面,它才能有效,所以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其研究适用范围。


mmexport1565953771985.jpg

深度态势感知中的“知”就是关系与关联



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人机与认知实验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41-1222887.html

上一篇:探索人机未来:人机融合智能
下一篇:[转载]人工智能治理相关研究作品介绍
收藏 IP: 124.64.124.*| 热度|

1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4: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