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4/17 19:16 人心似海深
中科院陆林院士作报告
睡眠紊乱是精神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市民都出现了失眠、易梦等情况。中科院陆林院士告诉记者,睡眠紊乱是精神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精神疾病的存在也使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变得更为复杂。目前临床对于睡眠障碍常用的客观评估工具为多导睡眠仪,但其检测过程复杂,对睡眠干扰明显,常常不能反应自然的睡眠状态。而与其他人群相比,精神疾病患者对该项睡眠检查的配合度更低、耐受性更差。
研究发现,心肺耦合技术(CPC)可在不影响测试者睡眠的情况下了解其睡眠质量,受试者依从性明显增加,可用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睡眠筛查,大大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美国哈佛医学院彭仲康教授作报告
前理论在临床应用中有很强的局限性
美国哈佛医学院彭仲康教授为与会专家们做了详细的报告。他指出,传统的睡眠结构分期理论将人类睡眠分为快速眼动(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其中NREM睡眠又被进一步分为N1、N2、和N3期睡眠。但该理论在临床的应用上有很强的局限性,60余年来竟没有一篇论文验证过其定义的慢波睡眠与睡眠障碍疾病存在相关性。
彭教授在论坛上展示的基于脑电信号的突破性慢波自动分析方法与睡眠障碍疾病有很强的相关性,更符合睡眠生理,是睡眠医学理论的一个重大进展。基于心电信号的心肺耦合(CPC)技术与其介绍的基于脑电信号慢波分析有很好的一致性,准确反映睡眠的分期结构。心肺耦合(CPC)技术可以确定被测者每一分钟的熟睡、浅睡、快速眼动(REM)睡眠、清醒等状态,判断是否存在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并鉴别呼吸事件类型。
南京市美中动态医学研究院院长、南京“321人才计划”首批海归创业家、美国哈佛医学院高级研究员刘燕辉博士
心肺耦合技术——睡眠监测理论有了新突破
记者了解到,刘燕辉博士团队的心肺耦合技术现已在全国150多家医院进行推广,南京脑科医院、南京小行医院、南京南湖医院等医院也在其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