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转载]氢细菌:是利用氢气作为电子供体,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的一类细菌

已有 2552 次阅读 2022-5-3 22:4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 氢细菌


氢细菌是利用氢气作为电子供体,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的一类细菌。能够利用分子态氢和氧之间的反应所产生的能,并以碳酸作唯一碳源而生长的细菌。若给与有机物又能作为异养生物而生长,因而它是兼性化能自养细菌。以往曾把它归于氢单胞菌属,现今已被记载为假单胞菌属敏捷假单胞菌嗜糖假单胞菌)、产碱菌属(真养产碱菌、争沦产碱菌)中的若干种,以及副球菌属(脱氮微球菌)和放线菌中的若干种(Nocardia saturnea等)。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0%A2%E7%BB%86%E8%8F%8C/5550834?fr=aladdin


  • 拉丁学名  hydrogen bacteria

  • 界  细菌界

  • 中文学名  氢细菌

  • 应用方向  水体硝酸盐的处理

目录

  1. 1 菌种介绍

  2. 2 菌种分类

  3. 3 筛选培养

  4.  菌种筛选

  5.  材料

  6.  筛选流程:

  7.  培养方法

菌种介绍

编辑 播报

作为氧化分子态氢时的末端电子受体,除氧以外,还往往利用硝酸盐(上述脱氮副球菌)、硫酸盐(硫酸盐还原细菌)、二氧化碳甲烷细菌)等。但是,硫酸盐还原细菌等却不能随此反应而固定二氧化碳。分子态氢虽然可被氢化酶而活化,但在氢细菌中这种酶有的以可溶性直接还原NAD;有的为膜结合性的,而不直接还原NAD的。至于从氢往氧的电子传递途径中,也尚未得到一致的见解。

菌种分类

编辑 播报

氢细菌尽管都已氢气为电子供体,但电子受体却不尽相同,有氧气,硝酸盐,硫酸盐,二氧化碳等,产物不同,应用也不尽相同。在这里,将氢细菌按电子受体的不同,简单分为四类。

筛选培养

编辑 播报

菌种筛选

氢细菌在化能自养微生物中是生长最快的一种[3],利用其自养以及对氢的利用可以对菌种进行筛选。总结起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不加入有机碳源,向含有必要营养元素的培养基中通入二氧化碳,氢气混合气体;视需要而定通入氧气,加入硝酸盐、硫酸盐等;培养菌种选择土壤浸出液;使用气象色谱对初筛菌种进行复筛

材料

菌种为大连理工大学花园土壤。筛选培养基(μ/g/L),NH4Cl 2.0,Na2HPO4 0.75,KH2PO4 0.25,MgSO4 0.3,V(H2):V(O2):V(CO2)=7:1:1,pH=7。

筛选流程:

1) 采用置换排气法配气:NADPH NADH NADH H2 CO2 H2 SHase SHase NAD+ 细胞膜 细胞质 ADP+Pi ATP Cytb CoQ 维生素K2 Cytc Cyta/a3 O2 琥珀酸 PHase PHase——颗粒状氢化酶 SHase——可溶性氢化酶

2)斜面和平板培养条件下的配气:先采用置换配气法使缓冲瓶内充满一定 比例的气体,真空干燥器在无菌室灭菌后,将划线斜面或平板放人其中,用真空泵将真空干燥器抽成真空,然后与缓冲瓶连接。

3) 菌种的筛选:在250 mL血浆瓶内装入30 mL液相培养基,用硅胶塞密 封,灭菌,用无菌注射器接土壤上清液,再通过配气装置充入混合气, 30℃摇床振荡培养,3~4 d为一个富集周期,之后挑取单苗落划线,恒温培养8—10 d后获菌种斜面。

4) 培养条件的优化:每一培养条件的考察均采用筛选培养基.只改变待考 察条件,测定培养液。

5) 蛋白含的测定:用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

6) 气相色谱分析

培养方法

对筛选好的菌种根据不同类型,

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式培养,

每篇文献中采

用的方法都不完全一致,这里,经过总结,给出以下流程。

1)通气比例的确定:气相比例对氢细菌生长代谢影响最大,因此实验前

要对最佳通气比例进行测定。

2)培养基的制备:根据不同电子受体配制培养基,注意保证二氧化碳作为

唯一的碳源。

3)供氢装置:外部供氢法和内部供氢法(电解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1336863.html

上一篇: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科普讲座)
下一篇:[转载]氢气,是肠道细菌的友好介质
收藏 IP: 114.249.6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30 0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