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新论文:肠道菌群和菌心学说为中医现代化提供新思路

已有 4517 次阅读 2019-1-30 08:3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肠道菌群和菌心学说为中医现代化提供新思路

 

张成岗*,巩文静,李志慧,高大文,高艳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全军军事认知与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北京 100850

*通讯作者,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肠道菌群与慢病防控、菌心学说;医学3.0、健康智库;Emailzcgweb@126.com;电话:010-66931590;微信号:junxinxueshuo (菌心学说的汉语拼音)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二所三室,邮政编码:100850

 

摘要  我国传统中医药是伟大的宝库,理应成为我国慢病防控的中坚力量,然而慢病高发的现实却迫使我们不得不持续反思,如何真正实现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并为解决我国慢病防控问题贡献力量。近年来随着肠道菌群与慢病之间相关性研究甚至因果性研究的快速发展,以及我们实验室所发现的饥饿源于菌群并形成菌心说学说与相应体系,使得我们意识到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尤其是肠道菌群很有可能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关键点,有望为藏象学说脏腑理论的合理解释提供来自现代生物医学理论和临床应用技术的科学支持,从而为实现传统中医药的现代化、并充分发挥新中医在慢病防控和医疗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 中医药;肠道菌群;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菌心说;菌心学说;饥饿源于菌群;藏象学说;脏腑理论;慢病防控;医疗改革

 

 

The gut flora-centric theory will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ang Chenggang*, Gong Wenjing, Li Zhihui, Gao Dawen, Gao Yan

 

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Military Cognitive and Mental Health Research Center of PLA, Beijing 100850,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a great treasure house and should be the backbone of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in China, however the reality of high incidence of chronic diseases forces us to constantly reflect on how to truly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TCM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CM and the Western medicine and contribute to solving the problem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gut flora and chronic diseases in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and the key issue of the "hunger sensation comes from gut flora" and the "gut flora-centric theory" found in our laboratory, we realize that human symbiotic microflora, especially the gut flora, is likely to be the key point of 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TCM to be "theory of visceral outward manifestation". Th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of the theory on "internal organs of the body (heart, spleen, liver, lungs and kidneys)" in TCM based on the "gut flora-centric theory"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support from modern biomedical theor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hus laying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TCM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new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and medical reform.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gut flora;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gut flora-centric theory; gut flora-centric theory; theory on internal organs of the body (heart, spleen, liver, lungs and kidneys) in TCM;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dical reform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库,数千年来在维护我国人民身体健康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理应成为我国慢病防控的中坚力量,然而慢病高发的现实却迫使我们不得不持续反思,如何真正实现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并为解决我国慢病防控问题贡献力量。近年来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方医学为我国医学的应用和发展带来了新贡献,然而在慢病高发的现实中也难以发挥有效的慢病防控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如何让我国人民走向健康、远离慢病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      慢病高发的现实倒逼中医领域的反思

当前我国在慢病防控领域主要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在慢病防控与治疗方面,中医虽以其缓慢、然而持久的有效性仍然得到公众的青睐,尤其是一些传统的按摩、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确显示出了良好的慢病治疗效果。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中医领域和西医领域的思维模式不同、对于疾病机理的认识不同,导致中医和西医之间难以通畅交流,目前一般认为中医虽然宏观然而缺乏科学性、西医虽然微观然而缺乏整体性,使得中西医结合往往结而不合,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等基本技术[1]以及系列传统中药的(特殊)炮制技术面临失传的风险[2, 3],不仅道地药材的质量在持续下降(由于化肥使用、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等)[4, 5],而且即便是基于中药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6],也难以从根本上支持并证明甚至关联起中药的明确疗效,这是因为如果按照西药的研究路线的话,以复方为主的传统中药很难通过CFDA的评审而获批。

与此同时,西医则当仁不让地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医疗力量的主力军,在众多重大疾病的防诊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针对整个国际医学界所面临的多种慢病例如肥胖、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等层出不穷、心脑血管疾病和自闭症等频繁高发的现状[7-11],西医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医学界在不断呼吁中医现代化的同时,事实上西医现代化的呼声也迫切需要提上议事日程,以便真正提高我国民众的健康水平,这也是我国大力推进医改的关键所在。然而,经过大量医学科技工作者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巨大努力,我国慢病防控的现状依然举步维艰,不得不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中国医改何去何从?

 

二、      藏象学说脏腑理论暗示了人菌共生关系

在认真分析、梳理和总结以往关于生物医学知识、西医发展历史、中医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关于肠道菌群和慢病起源与防控领域的研究进展[12-19],我们实验室意识到,能够真正有可能引领中国慢病防控走向健康未来的医改之路,恰恰有可能是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中医,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则是以往被忽略掉的肠道菌群这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当我们通过大量研究发现饥饿源于菌群并进而形成的菌心说学说[20],为传统中医藏象学说以及脏腑理论有可能提供了基于生命科学的理解之后,中医现代化就逐渐显示了新的眉目。在传统中医藏象学说中,中医的藏(音zang指的藏(音cang在人体内的共生微生物菌群尤其是肠道菌群、中医的指的是人体,即藏象学说在生物学意义上谈的可能是人体和菌群的共生关系;而在中医的五脏六腑方面,五脏指的是遍布于相应六腑这些人体空腔器官表面的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换言之,中医藏象学说以及脏腑理论有可能是对于人菌关系的深入阐释,而且,基于人菌共生、菌藏于人的新理解,以及人体是个发酵罐,肠道菌群在胃肠道中以食物为底物而发酵的新认识,大量临床研究证明通过改善人体与菌群的平衡关系、重新让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尤其是胃肠道菌群从紊乱状态逐渐回归到正常状态,很多慢病的症状就会显著减少[21-29],人体能够通过强大的自愈能力从慢病状态回归到正常健康状态,从而有望从底层或根本上使得人体有效减少慢病带来的健康危害,也必将为我国破解医改难题带来新的曙光。

三、      菌心说学说简介

菌心说学说(简称菌心学说)是我们实验室于20131219日正式提出来的,指的是对于人体的饥饿与摄食而言,人脑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器官,而隐居并共生于人体胃肠道内部甚至遍布在全身体内体外的微生物尤其是胃肠道菌群即心脑菌脑,很有可能是人体代谢信号特别是因饥饿而摄食信号的来源以及多种慢病的起源中心,即饥饿源于菌群慢病源于菌群。人体每天的饥饿信号来自于胃肠道菌群繁殖其自身后代、复制基因组DNA的需要,通过攻击人体胃肠道粘膜获取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而向人体发出饥饿信号,引发人体摄食活动,而且饮食的种类也与胃肠道菌群的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甚至受到其控制[30]。在胃肠道菌群异常的情况下,人体会表现出多类慢病包括肥胖、便秘、三高、过敏和免疫相关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症、癫痫、孤独症、异食癖、甚至精神病等,甚至包括同性恋等问题也与胃肠道菌群的不同状态密切相关[13, 17, 19, 26, 31-33]。为简便计,基于菌心学说的人菌平衡数学公式可表征如下:y{::}=a{::}*f1(x{::})+b{::}*f2(x{::})+a{::}*b{::}*f3(x{::}),其中,a=animal(含人体),b=bacteria(指菌群),f()为函数关系,x为环境变量,y为人体和菌群整体因变量,即一个人的整体健康状态受到其本身、共生菌群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含环境因素)的联合影响。鉴于我们实验室已经在菌心学说方面发表系列论文[20, 30, 34],此处不再赘述。

 

四、      菌心学说与传统中医的新理解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中医里边的藏象学说脏腑理论相关内容。通常来说,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35, 36]。藏,通,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37],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38],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直到今天,中医领域仍然在使用藏象学说脏腑理论描述疾病的发展,并用于指导慢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案。然而,即便是从当前的知识来看,尤其是从事西医西药、生物医学以及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人员,通常很难理解藏象学说脏腑理论等传统中医理论的具体所指,尤其是在面临西医同行的质疑尤其是对于解剖结构、物质基础进行提问的时候,传统中医往往难以回答清楚,尤其是中医之五脏心、肝、脾、肺、肾和西医的相应名词所对应的器官很难对应上,因此即便中医中药有效,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效但不知为何有效),虽然西医知其所以然但却不知其然(有效然而有毒副作用),所以中医和西医几乎相当于两条并行的铁轨,均在慢病防诊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却很难交汇在一起。

随着国内外逐渐发现肠道菌群与慢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之后,例如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曾经记录了饮粪水一升[39]、以及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家Gordon教授于2004年首次报道无菌小鼠体内不易长胖[40]以及2011年美国有学者报道使用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fer, FMT技术治疗艰难梭菌感染导致的严重腹泻等系列研究之后[24],学术界逐渐意识到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有可能在肠道菌群这一方面第一次找到了交汇点。无独有偶,我们实验室也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研究,最终意外发现中医所说的很有可能指的是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尤其是胃肠道菌群、而中医所说的指的是人体肉体,换言之,中医所说的藏象学说本质上揭示的是人体和菌群的共生关系;而中医的五脏六腑方面,五脏指的是遍布于相应六腑人体空腔器官表面的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是对于人菌关系的深入阐释。

以上初步介绍了菌心学说与中医藏象学说以及脏腑理论之间的对应关系,接下来系统描述其应用价值,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我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认知。同时,看起来并不令人觉得意外的是,中医对于大脑以及神经系统的描述,一直没有放在一个高度来阐释,而且认为五脏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六腑,与菌心学说所说的人体是菌群的载体这一观点高度一致。在我们最近关于菌心进化论的报道中,有相关介绍[41]

在此基础上,后续可广泛、深入地研究中医体质[42, 43]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不同中药复方(配伍组合规律)对于肠道菌群的影响,系统探究经方验方等的科学性[44],并将其用于中药现代化的评价过程之众。此方面有大量工作值得去做,包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湿气重等是否意味着患者体内导致肥胖的肠道菌群的异常所致。由于人体本身不会产生气体,而胃肠道菌群可在胃肠道分解食物、底物产生不同的气体,因此,胃肠道菌群的代谢组学研究,对于揭示不同中医体质以及不同中药的代谢规律,将具有重要意义。

 

五、      菌心学说与穴位、经络、针灸

从菌心学说的角度而言,为理解传统中医之藏象学说脏腑理论提供了新的可能,即结合现代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成果,对于穴位的解释不妨可理解为:人体是以微生物菌群(五脏)为核心的、由人体组织(六腑)组成的综合体系,而穴位则是菌群从体表到体内通过电生理活动以及神经与外界刺激进行通讯的节点。此前有研究发现,穴位点的电阻抗较低,易于传导生物电信号[45],因此通过针灸、按压、推拿等传统中医的刺激方式,比较容易引起机体的反应,有利于实现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调理目标。

与人体内的神经系统相比,不妨可以将穴位与经络系统理解为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在长达36亿年的进化过程中,为了自己更好地生存而设计的一套既依托于人体、同时又独立于人体的相对自主的通讯系统,即人体第二通讯系统,和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作为人类第二基因组(The 2nd genomic DNA system, Operating system 2, OS/2)依托(寄生)于人类第一基因组(The 1st genomic DNA system, OS/1)的存在方式类似,有些则类似于人类细胞中的线粒体作为一个半独立自主复制的细胞器,可以根据细胞对于能量的需求,能够快速从100个复制到上万个,为细胞提供充足的能量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对于穴位、经络、人体以及共生菌群的理解就顺畅了,即菌群(五脏)通过人体(六腑)为自己搭建了第二套信号控制系统,以经络为控制系统的导线为物质基础(当然,具体的物质基础还需要进一步阐释,直到我们能够找到可以对其进行控制和影响的体系),以穴位为信号的接入点,实现菌群依托人体、影响人体的意图(即五脏影响六腑);而人体的大脑以及神经系统则是人体为自己搭建的第一套信号控制系统,目的在于使得整个人体能够平稳、顺畅地运行。当然,人体也可以将调控信号写入菌群,例如人可以通过精神力量反过来影响菌群的工作模式,即同时存在六腑(人体)反作用于五脏(菌群)的情况。

在此框架下来看,传统中医所使用的针灸技术,不妨可认为是通过作用于穴位这个菌群控制信号的接入点之后,通过经络这个菌群信号控制系统的导线,对于菌群系统以及人体系统产生一定的刺激反应,从而引发人体和菌群的相互适应性调节,将人体和菌群从失去平衡的状态即人菌失衡状态纠正回来,回归到人菌平衡状态,有利于人体健康。由此,菌心学说可为针灸理论与实践提供现代科学的支撑和解读。

 

六、      菌心学说与中药的关系

与西药具有明确的靶点等研究、分析和应用模式不同的是,通常所说的中药往往缺乏明确的靶点,尤其是不同中药技师、通过不同方法炮制出来的即便是同一产地同一时期的中药,也都会出现疗效和功效的差别,如果通过中药指纹图谱进行鉴定的话,往往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异。对于中药,有的说法是黑糊糊一锅汤,里边到底有什么、或者没有什么等等,说不清楚、道不明白,怎么能去让患者使用呢?是的,这的确是一个问题,然而,问题是很多中药确实是有效的,这也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方面,中药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中药的有效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问题是中药究竟是如何起效的呢?其实现在答案已经逐渐趋于明朗,即很多中药都是通过调理改善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而发挥疾病治疗作用的,例如仝小林和赵立平等报道中药葛根芩莲汤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与调理改善肠道菌群密切相关[46]。此类关于中药通过肠道菌群发挥慢病治疗的报道还在不断增加,事实上,很多中药成分中的多糖和寡糖所具有的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活性[47],也是与其作用于肠道菌群、促进人菌平衡的效果是一致的。

就本文而言,使用菌心学说的观点看待中药的疗效与有效性,就比较容易理解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很多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很低(例如黄连素,西药对应名称是小檗碱,Berberine),即中药通常是口服为主,经过消化道发挥作用,往往很少进入人体(除非中药摄入过多、或者胃肠道粘膜存在损伤、通透性增加的情况),通过调理人体共生菌群异常、纠正人菌失衡,当然可以改善人体慢病状态,发挥治疗作用。

与此相对应的一个现象和观点也很明确,即中药不应该成为注射剂,因为一旦中药进入人体内,发挥作用的模式就是西药的模式、而不是中药的模式了。鉴于篇幅所限,此处暂时不讨论西药治病的机理,因为西药主要涉及到对于人体本身即中医所说的六腑等的调节作用。

 

七、      菌心学说与慢病起源和防控

慢病是困扰人类健康的大问题,而且目前问题还在变得越来越严重。结合已有大量文献所报道的菌群紊乱与多种慢病(例如肥胖、便秘、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恶性肿瘤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些事实,使用菌心学说的观点来看,结合传统中医藏象学说脏腑理论,不妨可以这样认为,人体出现慢病,即人体这个表象通过六腑表现出人体异常,应当是所对应的五脏的菌群异常的表现,因为菌群是人体健康的核心、而人体则是菌群是否健康的标志,菌群正常则人体正常,菌群异常则人体异常。因此,不同慢病应当是不同菌群异常通过人体的不同表现而已。据此,不妨可提出这样的观点,后续关于慢病起源、发生发展与治疗转归,学术界应该致力于创建不同慢病的菌群异常状态的频谱图的大百科全书,陆续确定菌群异常与人体慢病的高度相关乃至因果关系,并基于菌心学说以及传统中医藏象学说脏腑理论系统研究治疗方案,从而形成完成中医现代化的关键一环。

八、      菌心学说与西医西药的关系

显然,西医研究的基本上是关于人体的内容,目前还没有大量地从菌群的角度、尤其是人菌平衡的角度研究慢病的防诊治等问题,因此,西医就出现了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难以从系统、整体的角度获得人体慢病治疗的综合效果,并进而导致临床科室的划分越来越精确、越来越细致,当患者到了医院之后,不得不面临咨询分诊台和医疗导航等指导。相反,在菌心学说以及相应的医学3.0”的体系中,则致力于关注人菌平衡,可望有效避免这样的问题,并将在慢病防控与健康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48]

与此相应的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所提出来的精准医疗计划,虽然对于慢病防控会有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然而预期并不会为慢病防控带来显著性的推动作用,因为该计划仍然脱胎于这个不完全的科学依据,即人体基因突变导致疾病,而不是人体共生微生物基因异常、导致人体基因异常、进而导致慢病医学遗传学2.0”的新观点(将另文发表),从而将有可能会成为又一个精而不准的医疗计划。菌心学说认为,人体的每一个基因都是有用的,不应该是为了让人体生病,而是为了让人体能够正常健康生活的,而人体基因突变则是由于菌群紊乱导致很多毒素例如脂多糖(LPS)等通过胃肠道粘膜进入体内导致慢性炎症,从而进一步破坏人体基因而导致了突变、进而导致人体出现多种慢病所致,这一点与传统中医所说的粪毒入血、百病蜂起高度一致。因此,关于慢病控防的核心问题与首要问题应该是在胃肠道止损,保护胃肠道粘膜,防止毒素进入体内,并通过科学、安全、有效的方案加速从人体清理这些毒素,人体即可快速从慢病状态恢复,实现慢病快治的目标。

西药是西医的支柱。既然西医立足于人体基因突变导致疾病这一有缺陷的科学依据,那么,靶向于药靶的西药研发和应用就必然走向了一个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然而却无法摆脱其毒副作用的死结,因为人类基因数量仅有2.5万个左右,很多基因是一基多能状态,一旦针对人体基因进行干预的话,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实验室曾经从事了十余年的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从结构基因组、功能基因组、转录组等角度做了大量工作,最终却非常遗憾地发现,关于基因和分子进化的路线完全、而且应当用于研究和揭示生命起源与进化、理解生理生化过程,然而在用于慢病防控方面,可能面临此路不通的风险,因此,近年来我们将研究重点调整到了基于菌心学说原理的人菌平衡角度进行研究,陆续证明了大量慢病可以通过调理改善菌群平衡而得到显著改善,尤其是肥胖、便秘、肠胃病等[20, 49-56]

在此,不得不讨论一下抗生素的是非功过。应该说,自从抗生素发现之后,对于人类抵抗急性传染病起到了重大作用;然而,随着抗生素使用的增加尤其是滥用,导致人体共生菌群不断被持续破坏,不断地影响着人菌平衡,进而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过敏、免疫异常等慢病[57]。按照菌心学说的观点来看,一切主动破坏人体共生菌群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在破坏我们自己的生存,这是因为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本身也是我们人类的第二基因组,属于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尤其是我们发现的肠道菌群向人体赋予饥饿感,对于人体正常摄食至为关键。国外文献报道,儿童自闭症与肠道菌群异常密切相关,在动物模型中证明接种脆弱拟杆菌,则可显著改善自闭症症状[58]。因此,应反对抗生素滥用,并力争做到不用抗生素,而是通过多种科学、安全、合理、的科学方式,让人菌平衡恢复到最佳状态,从而获得长期的身体健康,远离慢病困扰。

九、      菌心说与药食同源

人的健康包括三方面,分别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从菌心学说角度来理解,身体健康指的是人体本身的健康,心理健康指的是人体共生菌群的健康,而精神健康则指的是人体和菌群两者之间共生关系的健康,并通过性格、精神等方面进行表现出来。因此,做到人菌平衡,健康就会自然而然地好起来。

既然人体是由人体这个来自于父母的第一基因组(OS/1)和菌群这个来自于环境的第二基因组(OS/2)组成的一个整体,从菌心学说角度而言,人体每天摄入的营养物质,一方面(主要通过小肠)用来满足人体本身的营养需求,同时,另一方面(主要通过大肠)用来保证菌群的营养需求,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我们的营养摄入只是关注到人体本身、而忽略了菌群本身,此方面主要指的是经过精加工的食物,那么,由于菌群缺乏相应的营养物质(例如膳食纤维、多糖等),就导致微生物菌群无法完成在人体内的DNA复制和繁殖过程,从而容易导致菌群出现死亡而大量释放内毒素入血,导致人体出现慢病,其中以便秘对身体健康的破坏作用尤甚。

此方面最为有趣的发现,是我们实验室发现的饥饿源于菌群这一重要现象,据此,在每天一日三餐使用多糖和膳食纤维等人体不吸收的食物喂饱菌群、只饮水不摄食的情况下,可以让人体正常生活工作7-14天,大量理化指标检测正常,基本上仿真了骆驼在沙漠里的生存模式,从而将中医传统养生的辟谷理念进行了科学化和技术化的新升级,形成了柔性辟谷技术,在慢病防控中具有重要意义[59]。由此可见,就人体健康而言,菌群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人体本身,这是因为从慢病防控角度来看,人体可以被理解为只是菌群的培养基和载体,菌群通过人体来吃饭,并通过不同的饮食习惯表征出人类的不同性格与情感;换言之,先菌群之忧而忧,后菌群之乐而乐,是健康管理与慢病防控的上上策。有了这些重要的理论基础,不妨可以预测,后续大量用于调理改善菌群的药食同源以及健康管理相关产品将会大量涌现,将十分有利于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状态。

十、      菌心学说与心理和精神的关系

在中医关于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启发下,我们提出并形成这样的思考:人心即菌群菌群即人心,并将其一并归于菌心学说的理论框架中。换言之,我们人类的心理活动,有可能是人体共生菌群通过我们的肉体的一种外向性表征而已(与中医的藏象学说脏腑理论高度一致),不仅仅我们人类的吃、喝、拉、撒、睡等基本的生理活动、而且包括我们人类的喜、怒、哀、乐、悲等情绪情感甚至精神等问题,看起来也都是菌群影响有关,而人体只是将这一(菌群)内心活动通过大脑和神经系统展示出来的过程和工具而已。在传统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很少讨论大脑和神经系统的问题,包括在五脏六腑这些概念之中,基本上也没有中枢神经系统这样的提法,如果将肠道菌群纳入传统中医的话,就可以显著弥补其中的缺陷和不足,为情志相关慢病的防诊治提供参考。

从菌心学说的观点来看,我们的研究自然而然地支持不被看好和赞成的安慰剂效应,这是因为人体共生菌群在与人体联合感知外界环境的情况下,人体的内心世界最为复杂,每个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存在一个期望值,安慰剂效应与此密切相关,尤其是中医科的医生在针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的过程中,实际上有良好的互动和安慰剂效应,例如把脉本身就对患者是一个良好的心理安慰,有利于心理改善和精神放松。故此,心理与精神领域的相关研究,可参考结合菌心学说的观点进一步梳理,而不仅仅集中于使用各种手段例如核磁共振、脑计划的脑连接组学等技术研究人脑的结构和功能等,因为心理与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看起来与人体共生菌群尤其是肠道菌群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毫无疑问,引入了肠道菌群这一变量的中医现代化,必将在此领域做出新的贡献。

 

十一、   新中医、中医现代化与医疗改

既然前已述及,美国的精准医疗计划注定无法承载全球慢病控防重任,那么,基于菌心学说与新中医(引入人体共生菌群之后的中医体系)之观点,不妨可以考虑郑重提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的医疗计划或者健康促进计划,其目标是基于传统中医藏象学说脏腑理论以及菌心学说之原理,通过包括引入人体共生菌群之后的现代化中医体系、新中医营养学、新中医心理学、新中医健康管理学等各种技术手段,研究出系列行之有效的慢病防控与健康管理方案,将人菌失衡状态纠正回到人菌平衡状态,即可显著改善多种慢病,并促进我国民众快速进入到健康时代,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健康护航。

十二、   新中医、中医现代化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菌群是地球上生命起源早期就出现的生命,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了36亿年时间。这些原始生命应该说只是不断地在进行着生命的反复循环,缺乏智慧尤其是高级智慧,也谈不上文化和文明。然而,随着生命领域的进化,从植物到动物,一直到了具有大脑和高级智慧的人类的出现,可以通过多方面科学研究弄清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的道理与逻辑,尤其是结合我们近年来关于菌心学说的相关研究,最终可以发现,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是平衡的、也是平等的,因此,和平、共生、健康、自由的原则也是均等的。如果没有微生物菌群,生命领域难以反复循环;反过来,如果没有人类,这个世界就难以被理解。因此,不妨可以说,人类,是为了理解自然界的存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高级存在。自古以来,我国的中医就强调天人合一的平衡理念,那么,不妨可以认为,中医现代化将为我们人类在地球上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尤其是人体共生微生物菌群和平共处提供思想源头,对于正确地把握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十三、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正如我国中医药领域专家、诺奖获得者屠呦呦先生所言,中国医药学是伟大的宝库,将这一伟大宝库深入挖掘并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随着人体共生菌群尤其是肠道菌群与慢病关系的大量发现,以及在传统中医藏象学说以及脏腑理论的启发下形成菌心学说的新思路,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人菌平衡、进而理解中医传统理论提供了新可能,加之可以通过现代生命科学技术例如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代谢组学等针对微生物菌群进行DNA鉴定,那么,通过将肠道菌群视为中医、西医联合的支点、纽带与桥梁,我们期待肠道菌群将成为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的红娘,通过大量深入研究,必将迎来中医现代化的春天,其影响将不仅仅局限于医学界和慢病防控领域的显著成功,而且对于人文社科领域也将带来巨大影响,甚至有望由此而掀起中国传统文化复苏、乃至引发由东方文化所引领的文艺复兴的新浪潮。

 

参考文献:

[1]       李惊亮. 中医临床诊断的途径和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2,10(8):597-597.

[2]       尹福生. 中草药传统炮制技术亟待恢复[J].中兽医学杂志,1995,(2):36-37.

[3]       李林, 张溪, 费毅琴. 中药炮制传统技术在国内的专利保护现状及思考[J].中国新药杂志,2016,(10):1086-1088.

[4]       田志强, 柯桂兰. 浅议中药炮制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72-72.

[5]       孙立立, 葛秀允. 中药饮片炮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思考[C]// 2014年全国中药炮制学术年会暨中药饮片创新发展论坛及协同创新联盟会议会议讲义. 2014.

[6]       丰加涛, 金郁, 王金成, . 基于定量指纹图谱技术的中药质量控制[J].色谱,2008,26(2):180-185.

[7]       Sung H, Siegel RL, Torre LA, et al. Global patterns in excess body weight and the associated cancer burden[J]. CA Cancer J Clin, 2018,DOI: 10.3322/caac.21499.

[8]       Wang L, Kong L, Wu F, et al. 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s in China[J]. Lancet, 2005,366(9499):1821-1824.

[9]       Yach D, Hawkes C, Gould CL, et al. The Global Burden of Chronic Diseases: Overcoming Impediments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J]. JAMA, 2004,291(21):2616-2622.

[1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11]     Abarca-Gómez L, Abdeen Z A, Hamid Z A, et al. Worldwide trends in body-mass index, under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from 1975 to 2016: a pooled analysis of 2416 population-based measurement studies in 128·9 millio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J]. Lancet, 2017, 390(10113):2627-2642.

[12]     Morgillo F, Dallio M, Della CCM, et al. Carcinogenesis as a Result of Multiple Inflammatory and Oxidative Hit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from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o Gut Microbiota[J]. Neoplasia, 2018,20(7):721-733. DOI: 10.1016/j.neo.2018.05.002.

[13]     Lim GB. Heart failure: Gut flora--pathogenic role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 Nat Rev Cardiol, 2016,13(2):61. DOI: 10.1038/nrcardio.2015.200.

[14]     Vaiserman AM, Koliada AK, Marotta F. Gut microbiota: A player in aging and a target for anti-aging intervention[J]. Ageing Res Rev, 2017,35:36-45. DOI: 10.1016/j.arr.2017.01.001.

[15]     Koh JH, Kim WU. Dysreg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and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 from epithelial defense to host immunity[J]. Exp Mol Med, 2017,49(5):e337. DOI: 10.1038/emm.2017.55.

[16]     Fei N, Zhao L. An opportunistic pathogen isolated from the gut of an obese human causes obesity in germfree mice[J]. Isme Journal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 of Microbial Ecology, 2013,7(4):880-884.

[17]     Stock J. Gut microbiota: an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Atherosclerosis, 2013,229(2):440-442.

[18]     Khan MT, Nieuwdorp M, Bäckhed F. Microbial modulation of insulin sensitivity[J]. Cell Metab, 2014,20(5):753-760.

[19]     Zheng P, Zeng B, Zhou C, et al. Gut microbiome remodeling induc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through a pathway mediated by the host's metabolism[J]. Mol Psychiatry, 2016,21(6):786-796.

[20]     张成岗. 《新医学.菌心说.云医院》[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6.

[21]     Sender R, Fuchs S, Milo R. Are We Really Vastly Outnumbered? Revisiting the Ratio of Bacterial to Host Cells in Humans[J]. Cell, 2016,164(3):337-340.

[22]     Lopetuso LR, Petito V, Zambrano D, et al. Gut Microbiota: A Key Modulator of Intestinal Healing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 Dig Dis, 2016,34(3):202.

[23]     梁姗, 王涛, 胡旭, . 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75-97.

[24]     Bakken JS, Borody T, Brandt LJ, et al. Treating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with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J].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1,9(12):1044-1049.

[25]     廖文艳, 苏米亚, 周杰, . 益生菌以及益生元在肥胖及其代谢综合征中的潜在作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03):286-289.

[26]     Li J, Zhao F, Wang Y, et al. Gut microbiota dysbiosis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J]. Microbiome, 2017,5(1):14. DOI: 10.1186/s40168-016-0222-x.

[27]     Shukla SK, Cook D, Meyer J, et al. Changes in Gut and Plasma Microbiome following Exercise Challenge in 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ME/CFS)[J]. PLoS One, 2015,10(12):e0145453. DOI: 10.1371/journal.pone.0145453.

[28]     Gong W, Sun C, Teng S, Gao D, Li Z, Wang G, Zhang C. Evaluation of a novel fasting approach using plant polysaccharides per meal in human symbionts. Int Clin Med, 2018, 2(2):1-12. DOI: 10.15761/ICM.1000123.

[29]     Zhang X, Zhao Y, Zhang M, et al. Structural changes of gut microbiota during berberine-mediated prevention of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high-fat diet-fed rats[J]. PLoS One, 2012,7(8):e42529. DOI: 10.1371/journal.pone.0042529.

[30]     Zhang C. The Gut Flora-Centric Theory Based on the New Medical Hypothesis of “Hunger Sensation Comes from Gut Flora”: A New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the Etiology of Chronic Diseases in Human Beings. Austin Intern Med. 2018; 3(3): 1030-1036. http://doi.org/10.26420/austin-intern-med.2018.1030.

[31]     Sekirov I, Russell SL, Antunes LC, et al. Gut microbiota in health and disease[J]. Physiol Rev, 2010,90(3):859-904.

[32]     Tilg H, Moschen AR. Microbiota and diabetes: an evolving relationship[J]. Gut, 2014,63(9):1513-1521.

[33]     Ridaura VK, Faith JJ, Rey FE, et al. Gut microbiota from twins discordant for obesity modulate metabolism in mice[J]. Science, 2013,341(6150):1241214. DOI: 10.1126/science.1241214.

[34]     张成岗, 巩文静. 基于饥饿源于菌群的新发现将引发慢病防控突破性进展[J].科技导报,2017,35(21)43-48.

[35]     林泽斯, 王洪琦. 《道藏·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中关于脏腑理论的研究[J].中医杂志,2013,54(11):985-986.

[36]     孟庆云. 《周易》与《黄帝内经》中的藏象学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12-14.

[37]     烟建华. 《内经》五脏概念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3):395-399.

[38]     严健民. 战国消化生理三焦(集)配六腑新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6):408-410.

[39]     林慧, 梅全喜. 《肘后备急方》排泄物类中药的应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中药材,2016,39(5):1181-1183.

[40]     Bäckhed F, Ding H, Wang T, et al. The gut microbiota as an environmental factor that regulates fat storage[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4,101(44):15718.

[41]     张成岗,巩文静,李志慧,高大文,高艳.菌心进化论:一种对于动物进化的新理解[J/OL].生物信息学,2018(04):1-11[2018-12-2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513.Q.20181212.1555.002.html.

[42]     王琦, 王前奔. 中医体质学说[J].科技导报,1982,12(5):38-39.

[43]     王琦.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6-15.

[44]     Xu J, Chen HB, Li SL.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Herbal Medicines and Gut Microbiota[J]. Med Res Rev, 2017,37(5):1140.

[45]     国内外穴位电学特性研究的历史及进展评述[J].中国针灸,2010,30(12):1047-1050.

[46]     Xu J, Lian F, Zhao L, et al. Structural mod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during alleviation of type 2 diabetes with a Chinese herbal formula[J]. ISME J, 2015,9(3):552-562. DOI: 10.1038/ismej.2014.177.

[47]     张怡, 张甘霖, 王笑民. 中药多糖抗肿瘤机制研究概况及思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10):2321-2323.

[48]     张成岗,巩文静,李志慧,等. 医学3.0与健康管理2.0将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早日实现[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8.in press

[49]     任青河, 黄江南, 黄荣杰, . 柔性辟谷技术改善高血压的初步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7,23(8):70-75.

[50]     巩文静, 黄清健, 高大文, . 柔性辟谷技术在青年人群体重控制中的应用[J].军事医学,2016,40(8):651-656.

[51]     巩文静. 柔性辟谷技术用于改善体重的临床观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

[52]     苏玉顺, 徐艳艳, 卢一鸣, . 柔性辟谷技术对慢性荨麻疹改善作用的初步研究[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7,4(12):20-25.

[53]     黄清健, 滕淑珍, 高大文, . 灾害救援中柔性辟谷提高救援效率的应急方案[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5,4(02):81-85.

[54]     高大文, 巩文静, 李志慧, . 柔性辟谷技术对早期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改善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24(04):76-79+83.

[55]     卢宁, 巩文静, 李志慧, . 柔性辟谷技术减重及改善血压血糖的初步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8):4-7.

[56]     苏玉顺. 柔性辟谷技术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毒品心理成瘾改善作用的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8. [57]      马丁·布莱泽 , 傅贺 , 严青 . 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58]     Hsiao EY, McBride SW, Hsien S, et al. Microbiota modulate behavioral and physiological abnormalities associated with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J]. Cell, 2013,155(7):1451-1463. DOI: 10.1016/j.cell.2013.11.024.

[59]     张成岗, 巩文静. 柔性辟谷:一种可改善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新技术[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06):100-10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1159832.html

上一篇:[转载]“人体增强”技术问世 人类离成为“超人”还有多远
下一篇:[转载]民国历届政府缘何要求“废除中医”
收藏 IP: 114.243.8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7: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