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河流域的思想文化特性研究
摘要:思想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层次。淮河流域融合了地区文化的要素凝结形成古文化多元性。历时涵盖商周时代的东夷(包括淮夷)文化、老庄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明清之际兴起的淮扬文化。以楚、明文化的底蕴,兼容中原文化形成的区域文化。淮河文化以水为孵化器,衍生出的经济、政治、社会、自然、价值、文化等多样态文明综合。以柔性、适应性为底蕴;以开放、吸附、融合为表征;政治德育双向兼顾。
关键词:淮河文化;文化结构;特性张力;隐性思维
淮河流域内与各方接壤的地区出现文化交融,文化对政治的依附性,决定两者反向变化,淮河文化与经济关系中出现多向发展态势,三者在强势体制内协同,体制外自由时三者各自发展过程中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发展、融合分叉,差异统一无法拟合时产生的张力矛盾加速文化的流动,外沿至异质文化时容易产生创新。文化的独特性在于文化与文化之间的融合深度自洽。
一、淮河流域的历代思想文化构成
(一)老子思想
1、辩证思想
老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他观察到天地间万物万事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老子承认转化,但强调“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
2认识论
老子否认人的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他还宣扬“涤除玄鉴”的直观方法,教人们洗心内照。他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反对启迪民智,要人们做到“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他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因此,主张“常使民无知无欲”。 [3]
3“小国寡民”的社会历史观
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4]他向往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认为在这种社会中人民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5]表现出复古倒退的消极思想。
魏晋以后,引道入儒,儒、道合流,老子思想对后世儒家特别是革新派改良派如王安石、魏源、严复等产生一定影响。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老子思想的核心是清静无为。先秦儒、道二家都有一个贯穿学说的逻辑主线,有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二)、儒家思想
在汉武帝之前,秦朝是以法家思想为政权的统治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在汉初,当时的主流思想是道家思想,所谓黄老道行无为之治。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的根本。儒学在魏晋时期演变成玄学。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对思想产生了很大的束缚。近代以来,中国的落后致使人们对中国文化作出反思;对儒家思想也发生了各种争论;自汉以来至今,儒家思想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
(三)、庄子的思想
“任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道”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精华。庄子的“道”是天道,庄子效法自然的“道”。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就用不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了。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庄子在天道观上是唯心主义、泛神论;在人道观上是相对主义、宿命论;在认识论上是相对主义、不可知论;在“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方面是相对主义。有学者认为庄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意识,是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也有学者认为,庄子的思想代表自由农民的意识,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庄子哲学在天道观上是唯物主义、泛神论和自然主义,在认识论上是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直觉主义和不可知论,在人生论上有宿命论的因素。一种思想能引去多样的理解,是因为思想的内涵和内在规定是隐诲的。
(四)、墨家思想
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墨家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墨家在战国初有很大影响,与杨朱理学并称显学。它的社会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它还对“故”、“理”、“类”等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作了明确的定义,区分了“达”、“类”、“私”等类概念,对判断、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以后,墨家已经衰微。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
墨家思想是中国的证唯物论。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入“劳力者”阶层,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认知世界的真相,从而形成寻求真知、注重实践、自励自强的品格。
淮河流域思想总体上解决矛盾方法是,退到底和根的隐性层面,从哲学领域理性层面提出主张。在知识来源的分类和本体性分析考察。波兰尼认为知识的构成中有一部分知识不出场,它依赖信仰而存在,在知识与信仰的关系中,人类的知识可以分类为。描述性知识,通过图像编码意义建构成为书面文字、图表、公式。但主导人行为的更多体现为非语言性的内在意识,这种内在的主导无意识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称为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以一定符码系统。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难以言述的知识。隐性知识具有默会性:知识本身特征复杂,知识各环节内在联系松散,缺乏必然性的关联性。大量表现为偶然性的特征、知识模块很难通过语言、文字、图表、符号明确表述,知识的形成不是靠成熟的理性获得,其合法性也无法靠外在的评价系统考量,个性化的、靠体验悟性才能理解的知识,为了表达交流隐性知识需要对隐性知识做显性化处理,在两种知识过渡、转化、演示和格义。转化的意境和相似性是两种不同知识能否顺利转化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的本体论和方法论无缝对接。隐性知识一般很难进行明确表述与逻辑说明,很容易限于认识上的不可知论和神秘论。分析哲学后期对知识来源、知识与信仰的关系中,隐性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认为非逻辑性隐性知识最本质的特性。
日常语言学派认为形而上学命题虽荒谬,但带有启发性,哲学家的任务是通过研究荒谬的形而上学命题了解概念系统的结构。道家的“道为根本”,儒家的仁学、礼治天下符合非逻辑表征。个体性:隐性知识的特性之一,是建立在自我经验基础之上,是存在于个人意识中,承载主体是个人,非条理和自我验证性使得知识本身是不完整的,对于不同体验的受众可能无法认同甚至是排斥的。无法通过常规渠道进行传递,因为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都很难清晰表达。隐性知识传递方式的路径依赖,例如通过“师传徒授”的方式进行。因为隐性知识结构中内在涵盖了语言无法界定的度量关系,需要区别“个体性”与“主观性”在隐性知识中的机理。度量的关系是隐性知识的核心和保护圈层。[6]西方哲学的从本体性追问像语言学转向绕过隐性知识黑箱。波兰尼认为主观心理状态局限于一己私人的感受。个体知识是认识者社会赋予主体特定的角色认同和内涵,在一定权利和的责任心(responsibility)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指导下,带着普遍的意图(universal intent),在接触外部实在(external reality)的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成果。个体的不同于主观的,关键在于前者包含了一个普遍的、外在的维度 。波兰尼对个体的界定是把个体的外在评价作为个体合法性存在依据。 隐性知识具有非理性的特征:从知识发生学视角分析,显性知识是通过“逻辑推理”过程获得的,对知识的检验可以通过推理的合法性进行回溯,反思形成的严密性,因此它能够理性地进行反思。隐性知识是通过人们的身体的感官或者直觉、领悟获得的,因此不是经过逻辑推理获得。所以人们不能对它进行理性地批判。而非理性的质疑和批判缺乏着力点而变的没有深度。这里需要界定一下理性与非理性的概念,因为只有在同一概念、语境下有效交流才有可能。本文的理性吸收了社会学角度的观点:理性指能够识别、判断、评估实际理由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智能。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非理性主要是指一切有别于理性思维的精神因素,如情感、直觉、幻觉、下意识、灵感;也指那些反对理性哲学的各种非理性思潮,如惟情论、意志论、生命哲学、无意识、直觉论、神秘主义、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等。隐性知识的形成路径的非逻辑性、主观性。内在的建构甚至是超验的。归纳过程靠内在的直觉、无意识、自觉。知识的形成局限于自我特定语境下的心理状态,与外在的基础性的存在和明确的归纳目标意图有本质的区别。性知识形成的语境性:隐性知识总是与特定的语景紧密相联系的,它总是依托特定语境中存在和展开的,是对特定的任务和情境的整体把握。隐性知识的存在是一种场,如果没有特定的情景,联想式理解被割裂。情景性是知识形成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情景是隐性知识产生的根源,因为隐性知识的创新依赖与主体的情感发挥主体性建构。情景是联想的基础和创新的纽带。情景的差异会导致联想的差异和思维的差异 。 隐性知识的文化性表征:隐性知识根源于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分析特定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分不开,处于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人们往往分享了不同的隐性知识体系,包括隐性的自然知识体系,也包括隐性的社会和人文知识“体系”。隐性知识形成的偶然性、随意性:隐性知识比较偶然、随意,很难捕捉,需要与知识形成嵌入的心智认知模式、悟性、精神气质。文化的差异是隐性知识交流的外在障碍,涉及的不同背景不同经验不同视角下对知识的多元的理解。文化是隐性知识形成的基础,所以隐性知识的形成本质是不同文化熏陶下的文化创新,隐性知识是特定文化要素被主体吸收之后在个体意识中的组合与理解。 隐性知识的转化性:一是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形成的根源和基础,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显性知识,二是知识本身具有显隐性特征。不同主体对知识的把握深度不一,凸显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的路径差异。稳定性: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与观念、信仰等一样,不易受环境的影响改变和时空转变的影响,隐性知识扎根与意识的最深处,成为无意识,不易消退遗忘但时刻影响支配人的行为,认识自己很难就是被自我遮蔽的太深,处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人对外界成熟的评价是排它性;也就意味着个体一旦拥有某种隐性知识就难以对其进行改造。这意味着隐性知识的建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之所以难以改造,因为知识在形成过程中,缺乏显性的公理作为基础,还原性和检验性差,信效度模糊。发展具有单向度的特点,这也是百家争鸣的根源性所在。因为隐性知识形成时不具备知识的本体性责任和明确的意图,所以难以接受外在的评价。知识与主体认知的能力、信誉融合,与人格形成整体,遭遇否定挑战时,很难把人格与非人格的要素区分,隐性知识固化为人格和心理结构。文如其人就是看到思维的隐蔽性和思维的不自觉性。 隐性知识的整体性:隐性知识往往显得缺乏逻辑结构,但它本身是个体内部认知整合的结果,是完整、和谐、统一的主体人格的有机自组织过程成,对个体在环境中的行为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其本身也是整体统一,不可分割的。淮河流域的文化结构中与情景与内在的关联,扎根于特定的克己复礼、坐忘、心宅,把变化和相对性视为内在的逻辑规律,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但在认识论上没有分析哲学的理论和逻辑框架。智慧、思想、文化、精神靠归纳、体悟、内省传承。所以,淮河流域的思想文化特质是一种隐性的结构和隐性的表征。
参考文献:
[1]左传·昭公十一年[M] .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136-137.
[2]陈梦家. 殷虚卜辞综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38-39.
[3]后汉书·东夷传[M] .华夏出版社 2004,78-19.
[4]李修松. 淮夷探论[J].东南文化,1991 ,(2)67.
[5]李修松. 徐夷迁徙考[J].历史研究,1996,(3) 25-27.
[6]周礼·考工记[M] .北京:商务出版社,2001,122-12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