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谷花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zizhang 张欣,或称子张,山东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习。

博文

韩寒和他的《独唱团》(一)

已有 3318 次阅读 2010-7-26 09:05 |个人分类:文学:当代文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我不知自己算不算“哈韩”一族,不过我从2000年读过《三重门》和《零下一度》,且在某地方电台“106图书导读”做了个《三重门》的节目之后,一直对韩寒青眼相看倒也不错。我记得有一个电视节目,这边是韩寒,那边是四个“教育专家”,大概是电视台想通过这个节目对韩寒进行“帮教”,没想到四对一,竟没把韩寒“帮教”过来,反而被韩寒噎得个个翻白眼,就差拍案而起了,弄得整个场面很紧张。我当然不至于幸灾乐祸,我只是觉得一个“教育工作者”站不到比韩寒高一点的地方看问题,连心平气和都做不到,实在有些悲哀。
我觉得每个时代都该有自己的代言人。1990年代,中国式“高考”弊端渐显,在众多的“状元明星”之外,的确该出现一些“非状元明星”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韩寒是应运而生。其实,“独木桥”之外,比尔盖茨式的“非状元”成功者从来不乏其人,更不要说中国式社会主义那些众多的“低文化而高素质”的“先富起来”者了。只不过咱们总是习惯瞎起哄,“文革”时候是崇尚“大老粗”而看不起知识分子,改革开放以后是表面上“尊重知识”而骨子里“官本位”,后来又加了“向钱看”。为什么那么多人走“独木桥”?还不是为了用高学历兑换公章和人民币。
韩寒也不过是个文学“个体户”,不过他不做那些“倒买倒卖”的勾当,他是个我行我素的自由主义者。“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看看韩寒新浪博客的“公告”,就知道谁是中国的“自由人”了。说实话,我不敢像韩寒那样“公告”自己“不这样不那样”,因此我就没有韩寒那样的自由。我是“城堡”里的人,是契诃夫小说里的“套中人”。
做人要做韩寒那样的人。

    条件是你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影响力为时代代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81-347370.html

上一篇:《新诗与新诗学》自序
下一篇:韩寒和他的《独唱团》(二)
收藏 IP: .*| 热度|

4 赵星 李传亮 柳东阳 zy88093139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