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方面,学生们总是抱怨就业难难于上青天,同学们到了大学四年级便开始春心浮动,为毕业后的出路寝食难安。每年因就业遭遇坎坷至而产生心理障碍甚至走极端的学生恐怕不是极个别的。就在几年前,一位湖南某高校的毕业生来到了令他向往的广州寻找梦中的归宿,在几番求职不得之后自残数十刀,虽然抢回了生命,但终究落下了残疾。各级政府也在千方百计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条件与空间,曾几何时,不是有官员建议为大学生修建练摊市场吗?不知有没有修成。类似的现象实在不值得稀罕,公司招聘卖猪肉的研究生、掏粪公司招聘大学毕业生做掏粪工、大学毕业后给人擦鞋最后生意做大成了名人等等不一而足。时代不同了,社会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的不同。只是有一点令人疑惑,上过大学和没上过大学的人掏粪的水平或者擦鞋的水平是否有什么不同?
另一方面,每年各个高校有关就业的捷报频传,就业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谓予不信,只要看看各个高校每年的就业率便知分晓。科学网的高校教师们,你们所在的学校有低于90%的就业率记录吗?我看恐怕低于95%的都难得一见。当然就业率分两种,一种是一次就业率,这个比例大概是真实的,还有一种不知叫什么名称,也许叫最终就业率吧,对外公布的是最终的就业率。不可否认,对某些学校来说,不必为就业率操太多的心,名牌效应还是非同小可的,名牌学校的毕业生整体上也的确比一般学校的毕业生水平高出一大截,这是不容置疑的现实。如果你说北大、清华的就业率(包括出国、考研)达到95%甚至更高,估计大多数人都会相信,但如果你说绝大多数的高校就业率在95%以上,有多少人相信?这与亩产万斤粮有本质的差别么?
谁能解释教育界这个天大的悖论?
在就业率与招生规模、教育投入挂钩的年代,高校的就业率不敢不高,你的就业率不高,意味着你的教育质量低下,随之而来的是招生规模、教育经费的削减,领导可能会被追究责任,教职工待遇可能会下降,发展下去可能面临着亮黄牌的危险,谁敢承担如此严重的后果?要保证就业率首先要保证毕业率,还得保证学生的学籍档案不能太糟糕,学习档案不如人意同样会影响就业,将就业率作为反映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而使得就业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大概是中国的首创。
一个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如何、毕业生是否受社会欢迎的确反映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的社会声誉是学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水到渠成积累起来的,这种声誉无疑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各个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就业率不可能千篇一律,社会大环境决定了高校的就业状况。从整体上说,高校就业状况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当社会职位趋于饱和时,就业率自然不可能高,其次,不同层面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必然有所不同。但现实是,社会整个的人才市场处于一片混沌状态,似乎没有一个畅通的人才就业渠道。不管你这个单位的工作性质是否真的需要硕士生、博士生,只要你出身名门、具有高学历,用人单位必当笑脸相迎。在一个高校结构、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就业市场结构严重不相匹配的社会,怎么可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门槛成了用人单位唯一的标准。
就业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城市效应,一朝跳农门,再也不回头,特别是那些偏远地区的学生,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出来了,谁还愿意回到起点?最不济也得找个中小城市安身立命,作为高校教师或领导,谁有能耐动员学生哪儿来哪儿去?站在学生的角度,不愿意回乡乃人之常情,当初出来就是为了闯天下,凭什么要人家回去?不愿意练摊、不愿意回到穷乡僻壤都无可厚非,否则没必要跨进大学的校门。
在教育问题上我们犯了几个严重的错误,一是把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而将就业问题推给了无能为力的学校;二是没有合理地调整社会产业结构,按需招生,而是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只管生孩子,不管养孩子;三是没有按部就班地强化大学内涵建设,实实在在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真正学以致用的人才,而是不切实际地高喊口号,赶超世界一流。以目前而论,我们真正需要的未必是世界一流,而是适合中国国情、能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建设人才,只要国富民强,不要世界一流也罢,说到底,世界一流是个功到自然成的事情,能让国家强盛的人才就是一流人才;四是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吸引大批毕业生到边远地区创业,人才分布严重不均。只要这些偏差得不到纠正,就业率将是中国高校长期的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