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都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vaxin

博文

高考英文改革的思考

已有 5856 次阅读 2013-10-22 16:18 |个人分类:教学心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思考, 高考英文改革

   近日高考改革要降低英文的比重已成事实,各个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各省的高考英文新政,新政五花八门,有降低英文高考分值,有取消高考英文听力,有把高考英文转向社会化考试,考一次管几年,但总体方向都是降低英文在高考中的比重。

   改革方向一出,各种热议莫衷一是。有支持的,理由是中国人从小学到高中学了10年英文,但还是无法流利地进行英文的听说读写,降低高考英文可以使学生从应试英文中解放出来,自主学习英文;同时有助于改变学生中文程度越来越薄弱的问题。反对的声音也十分激烈,认为高考英文改革,会进一步加剧精英阶层子女与寒门子弟的鸿沟,也会进一步拉大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甚至是国进洋退先兆。

   似乎每一次的教育改革,都让真正教育从业者有哭笑不得之感。如今各个大学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学攻艰,恨不得刹时与世界一流大学比肩,其中有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国际化教学程度。具体来说就是学校开设多少全英文的课程,学校能吸引多少留学生,学校开展多少学生国际交流等。在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无法改革,学生还是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转的情况下,降低高考英文的比重,势必降低高中学生的英文水平。当然像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社会英文教育资源提高英文水平,但对偏远城市的孩子们,势必会弱化他们的英文能力。那么这些学生有多少能够适应大学的国际化教学,有多少能适应全英文的课程。

   英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多掌握一门语言,等于是多了一种人生。而在非母语的环境下进行外语的学习本就需要付出比更多的努力,如果要真正提升中国学生在世界大环境中的竞争力,应该使高考英文的考试不只是僵化的背单词、背语法,而是注重考察学生的语感、句感、遣词造句的能力以及对外语背后文化的领悟,这才能真正打通英文学习的任督二脉。

   周末去华理开会,坐在公车上,身边一位人高马大的高中男生手捏一张被蹂躏得不行的英文考卷(估计被英文折磨得很惨),正好瞅了几道中译英,简单的几句话,一看就知道是考if句型,what句型等等。自已在心底做了下小测试,庆幸高中的中译英还是游刃有余的。忽然留意到中文句子的旁边给出了这句话翻译的核心英汇,可能是引导学生用这个词汇进行翻译。但这样一来反而给学生了限制,好像就只能用这个词进行翻译。语言学习的真正魅力在于一种创造性,一种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思想的快乐。如果想提高学生的中译英能力,应该让学生对同一个句子尽可能想更多的英文译法,再比较不同译法的优劣,这才能提高学生语言的活学活用能力。

   我觉得我自已英文有时比同龄的老师好一点,对英文学习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就十分得益于我初中和高中时的两位英文老师。两位英文老师都没有采取死记硬背的英文教学法,而是非常注重阅读原文,分析语境,讲一些语言背后的词源帮助学生理解,而且两人的发音都十分标准、清晰和优美,让我从初中到高中一直觉得学英文是一种享受,并不是一种苦差事。但我对付英文考试却并不是驾轻就熟,特别是语法和词汇的选择题,无论是四六级还是考研都要错一半,但我的听力、阅读以及写作则基本上能得到80分以上,所以把分数给拉回来了。

   大学的时候大学英文的老师非常重视词根,记得我花了一段时间背词根,至今依旧保留着那本词根教学的书,如今觉得还是非常得益的。研究生时学校根据考研英文成绩分为中级班和高级班,因为考研英文成绩不错,所以我在高级一班,集中了全校考研英文成绩最好的学生,记得法学和文科专业的研究生居多。英文口语课高级班由外教上,中级班由中国老师上,因为室友在中级班,聊天时就发现两个老师的上课风格截然不同。中国老师上口语就是听录音加复读,口语课的考试最后也变成听力纸笔考试,而外教上口语则是每节课不同的主题,变着花样让我们开口,一会演小品,一会辩论,一会拍电影,而且最喜欢让学生临时分组合作完成一个任务,最后也没有笔试,而是根据每一节课每个人的表现进行打分。那个学期我就看着我室友每次唉声叹气地去上课,到后来常常逃课,而我每次都特别期待上口语课,有一次外国老太太搞错时间没来上课,还感到非常失望。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可见一斑。

   高考英文比重降低,并不代表学生的中文水平就会提升,中文的学习与英文的学习一样,也是非长期阅读浸润不可的,非一日之功。简单地降低比重,或提升比重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对我国教育的提升并没有积极的作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1290-735088.html

上一篇:哈佛Coop书店邂逅Ray教授
下一篇: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对话黄永玉
收藏 IP: 114.62.20.*| 热度|

12 曹聪 郑小康 刘广明 刘进平 罗汉江 罗帆 蒋永华 王泽想 闵应骅 王加升 李宇斌 方锦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