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都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vaxin

博文

我的第一本学术专著

已有 6631 次阅读 2011-4-29 15:01 |个人分类:科研大爆炸|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专著, 处女作

    

    收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寄来的我刚出版的学术专著,这本我的学术处女作,历时一年多的充实、修改后终于问世,也算对我前期科研工作的一个总结。唯一遗憾的是编辑考虑版式未将后记排入,所以将后记在这里转发,希望感谢在本书撰写出版过程中给予我帮助和关心的众多师长、朋友和家人。
 

世界经济和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带来石油贸易运输的繁荣,然而由于海上航行环境的不确定性,溢油事故屡屡发生。据统计,每年约有40万吨油品因事故泄漏入海。2010年更是发生两起震惊全球的溢油事故:20104月,美国墨西哥湾海上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沉没,随后发生溢油事故,每天约有5000桶的原油泄漏入海,影响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亚拉巴马、佛罗里达和得克萨斯州长达数百千米的海岸线。20107月,我国大连新港油品码头输油管道爆炸,致使1500吨原油泄漏,受污染海域达到430平方公里,其中重度污染海域约为12平方公里,不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还给海洋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快速、有效的应急反应无疑是防止和减少溢油危害的有力措施之一,为此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都积极致力于海上溢油应急计划的建立和完善。然而,实际的溢油事故情境往往复杂而多变,单纯建立应急反应计划而不重视其执行效果是远远不够的。船舶溢油应急可靠性评估由此日益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目前已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针对应急设施设备、技术工具和资源的可靠性评估较多,而对应急人员的可靠性,即人因可靠性评估不足,尤其缺乏对应急人员行为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不利于溢油应急能力的提高。

本书是我博士研究生涯的总结,回想初涉应急管理领域时的迷惘,研究中遭遇的种种瓶颈,书稿撰写过程的反复修改,其中的辛劳和快乐仍历历在目,如今这一切都将化为我人生之路上的珍贵经验,多年的辛勤付出也终于获得了收获。本书更是我学术生涯的起点,使我从一个学术研究的门外汉,逐渐掌握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从中体会到了乐趣、意义和价值,并将应急管理作为未来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书的完成和最终出版得益于众多师长的无私教导,朋友的真挚帮助,亲人的温暖光怀和鼓励,对他们我衷心地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要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施欣教授,他不但在学习和科研上对我谆谆教诲,而且在人生成长道路上给予了我诸多机会和引领。施老师严谨、刻苦、勤奋的治学作风给我深刻的印象,使我从中领悟到正确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借本书问世的机会,谨向我的导师——施欣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同时,还要感谢许多给过我指导和帮助的老师:西澳大利亚大学的邱民老师,同济大学的徐瑞华教授,上海海事大学的宋德驰教授、刘鼎铭教授、丁以中教授、王学锋教授、赵刚教授、刘伟教授、沙梅教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邵瑞庆院长,复旦大学的薛求知教授,船舶科学研究所的顾家骏老师,《中国航海》杂志的黄蕴和老师和陈传明老师。他们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广阔的学术视野,无私地为我提出了大量宝贵的具建设性意见,本书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他们的有益帮助。

感谢上海海事局、天津海事局、厦门海事局、舟山海事局、宁波海事局、大连海事局、浙江省海事局、湖州市海事局众多工作人员对调研工作的配合和支持。正是他们使我得以详细地了解船舶溢油应急反应的实际过程,并顺利完成本书研究所需数据的采集。

我还要深深感谢我的父母和亲人,感谢他们从小对我的培养,感谢他们在生活和精神上无微不至的包容和关爱,使我得以在彷徨中坚定了信念和方向。

本书作为海事应急管理领域研究的一个开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研究人员对这一领域的关注,本书付梓成书历时三年有余,著者仍感到尚存不妥之处,对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欢迎专家学者不吝指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1290-438683.html

上一篇:晨光计划答辩归来有感
下一篇:无事生非生得是非
收藏 IP: 220.181.149.*| 热度|

31 刘桂锋 刘立 李学宽 肖重发 罗帆 吕孝礼 吴吉良 吴春国 于永鹏 李宁 陈湘明 吴中祥 许培扬 马剑 王季陶 王芳 王有基 齐霁 唐常杰 王启云 陈绥阳 余世锋 夏广庆 王凯 傅蕴德 蒋永华 姚远 xqhuang liguoshuai nobel168168 冯用军

发表评论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