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茶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suiyang

博文

阴与荫,撼与感

已有 5398 次阅读 2011-5-23 11:50 |个人分类:池蛙集|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今日,有人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教科书104页出现“林阴道”一词,认为应是“林荫道”。苏州狮山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陆菊敏告诉记者,自从语文书从人教版换成苏教版后,这15年里一直是按“林阴道”教的。

据说,“林荫道”一词自秦汉就有,而“林阴道”在唐宋时才出现,前者强调树木遮阳,后者强调背着阳光,而社科院语言所《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将“林荫道”作为推荐词条。不过,早在1997年,国家语委推出《语言文字规范手册》,随后语文出版社据此出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1998),将“林荫大道”,“树荫”改为“林阴大道”和“树阴”。似乎作为第一声的“荫”字就要死掉了。然而,死而复生的事有得是,“黏”作为“粘”的异体字在1955年被淘汰了,过了三十年,到1988年又死灰复燃了,“粘”读zhān,“黏”读nián “粘合”又改为“黏合”了。

专家各有各的道理,最后看市场如何选择了。

本月13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了一面锦旗,上书“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一时网民大哗,有人言,“撼祖国强盛”应当送与石柏魁先生(犯罪嫌疑人),而不应送与市局。就此语,有渊洁先生评曰“涉嫌用文字颠覆国家”,又有开复先生评曰:“如此强撼()的撼()语,撼()!

此时,故宫相关负责人表示,使用“撼”字没错,而且显得厚重。“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撼’字使用是一样的。”结果是越套越牢。

其实,在网上查《汉典》,即知“撼”字有“用言语打动人”的意思,如“微言撼之”,出自《宋史·卷三四八·徐绩传》:“蔡京自钱塘召还,过宋见绩,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笑。’”因此,将“撼”字解释成“感”字,“感祖国强盛”,即可蒙混过关。

古代,可以将“撼”字写成“感”字,如《韻會》解释“撼”字为“動也,通作感,與詩無感我帨之感同。”后一句是说,“撼”字与《诗经》中“無感我帨”之“感”同。帨,音shuì,为女子佩巾。此句出自《诗经.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今译:

野外打到小獐鹿,用百茅草把它包住。

有位姑娘春情萌动,俊美猎人将她引诱。

丛林里有做火烛的小树,野原上打到小鹿。

用百茅草捆上作为礼物,有位姑娘美丽如玉。

“轻轻柔柔不用着急啊,莫动我围裙,

不要使猛狗大声叫啊。”

 

尨,音máng,多毛的狗。“無感我帨”就是“莫动我围裙”,这里“感”同“撼”。显然,比起周南中的关雎,野有死麕是一首淫诗,但却至情至性地勾勒出年轻男女间美妙动人的调情画面。这才引起《红高梁》的野合。

词语变迁,也可约定俗成。与感字相关的一个俗语是“感冒”。该词,最早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的伤风方论:“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但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则经历了几百年的历程。

最初,俗语“感冒”来自官场,是一个官场专用语。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曾记,馆阁每晚有一官员值夜班,以防图书被盗,若因故不值,则在簿上记:“腹肚不安,免宿。”后称该簿为“害肚历”。南宋时太学生陈鹄将“腹肚不安”改为“感风”,并称“害肚历”为“感风簿”。其中,感者,受也,风者,“六淫”之首也,合为“感风”。至清,“感风”演变成“感冒”, “感冒”,即感风透()出来了,成了官员请假的托辞。清.俞樾《茶香室丛钞》记:“按今制官员请假,辄以感冒为辞,当即宋时‘感风簿’之遗意。”

大约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曾有全国大面积地预防流行性感冒,人们常说“不感冒”。似乎那件事情以后,人们常用“不感冒”表示不感兴趣,于是“感冒”就成了“感兴趣”。

“他感冒了”,就成“他感兴趣了”,感冒的原因也就很多了。

所以,不要一听说“他感冒了”,就抓来针灸刮痧拔火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049-447069.html

上一篇:醉蓬莱•次韵卫军英《醉蓬莱》贺柏舟伉俪
下一篇:挂牌记
收藏 IP: 219.245.139.*| 热度|

32 武京治 郭向云 鲍海飞 肖重发 刘立 王安邦 杨秀海 李学宽 蔣勁松 赵宇 侯成亚 卫军英 陈湘明 周可真 郑融 梁进 陈国文 蒋永华 杨月琴 刘波 钟炳 黄锦芳 谢鑫 汪梦雅 王号 李泳 赵凤光 杨正瓴 刘全慧 吉宗祥 丛远新 张檀琴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8: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