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万春

博文

《国家地理》摄影师的故事:真实的背后(二)

已有 4433 次阅读 2008-5-4 19:3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

二、准备出征

“他心里总是想着他的那些玩意:200卷胶卷……三脚架、冷却剂;3台相机,还有5只镜头”《廊桥遗梦》Robert James Waller如此描写Robert Kincaid

一旦任务确定,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准备:做预算、开专题会议、调研、调研、再调研、订合同、计划行程、开出旅行支票、取得旅行许可、准备胶卷、器材、护照、签证、打免疫针、订票、列清单、清单、清单、最后打包。

就拿1994年对棉花的报道来说,Cary Wolinsky读了六十五本书,拍摄采访过程中进行了一百六十次交涉,采访旅程计划他要在十一个国家落脚:日程上要把墨西哥棉花成熟和印度轧棉的日期列为重点(即便如此,谁能预料Cary的墨西哥司机会把车倒进河里,或是在他试图赶加利福尼亚那班飞机时在机场受困三天)。
不管运气起不起作用,为了以防万一,Cary总是带上一枚“幸运豆”,那是在他执行第一次拍摄任务时无意掉进他的摄影包的一粒树种,自此他便一直随身保留至今。

在出发前,摄影师要备好许多胶卷。1993年,《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们总共拍摄了46769卷,大约1683600张;那一年,《国家地理》杂志全年十二期选发了1408张,平均千分之一都不到的刊用率。

下一项,相机和其它装备。为了一个1995年关于恐龙的报道,Louie Psihoys和他的助手John Knoebber(负责灯光,旅行安排以及搬运设备),携带了四十件托运箱子和六件随身行李,行程二十五万英里。包括九个相机,十五只镜头,两万五千瓦的闪光灯,一匹为拍摄博物馆藏品幕影的有橄榄球场一般长的天鹅绒卷,仅行李运费就达到了近六位数。

然而,对于足迹遍及哈萨克、智利、西班牙和越南的Dave Harvey,则要轻装上阵。他的标准器材只有两个机身三个镜头塞在一个黑色的尼龙背囊里。

携带器材重量之最是深海摄影师EmoryKristof创造的。1992年为拍摄一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的专题,共装运了价值一百万美元重达十五吨的器材。这批器材共171箱,包括一个卫星发射“锅”、一套完整的冲洗暗房、一艘橡皮艇、两辆为湖中深水摄影提供方便的遥控车,外加一台柴油发动机;最后读者在《国家地理》杂志上见到的只是六张照片。

该说穿着了。摄影师们一般都穿着有上百万个口袋的摄影背心,就像电影中Kincaid穿的那种。Annie Griffiths Belts却认为这样太显眼、太招摇了,“我要的是和环境融合进去,你最不想让当时人们脑海中存在的念头就是:噢!这儿有个照相的。”Steve Mccurry也有同感,他爱穿胶底运动鞋、卡其布裤子和蓝条纹的牛津布机恤。他说:这样使我看起来像个旅游者。在冬天,他会在胶底运动鞋外面罩个黑色的垃圾袋以抵挡雨雪的侵袭。

William AlbertAllard 总是习惯用圆珠笔在手背上记些什么,他喜欢穿牛仔靴;Sam Abell总是带头戴一顶破粘帽(在得州买的二手货),脚蹬一双凉拖(当然,冬天还是要穿袜子的!)。

有一样东西摄影师没有它是万万不敢出门的,那就是大量的胶布。在野外摄影,胶布可用来补帐篷、贴手上的伤口、作支撑伤臂的吊膀带。在巴拿马,为拍摄一组热带雨林林冠的照片,自然历史摄影家Mark W. Moffett将自己的双脚用胶布缚在观察塔的平台上,然后俯身拍摄昆虫学家Edward O. Wilson在下面工作的镜头。胶布使我保持平衡 Moffett解释说:尽管我认为如果我掉下去,胶会也许承受不了我的重量。但至少我的鞋子会留在原处。



图四   单是装这些零零碎碎的器材就像讨价还价一样——小艇不够大,马力也不足,还要装这么多东西。“这也是我的工作的一部分”Steve Raymer就这样穿过Kachemak湾前往阿拉斯加执行一项拍摄任务。

图五   打好交道,才能拍到照片。Jim Stanfield花了几个月才获准在
圣.保罗广场如此屋顶高处拍摄梵帝冈的城市风光。


图六   Joe Sartore的伪装掩护的是鹰而不是他自己,这套行头使饲养的鹰对人类视而不见而保持十足的野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007-24125.html

上一篇:太空看长城 就是看得见!
下一篇:《国家地理》摄影师的故事:真实的背后(三)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8 1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