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万春

博文

阿富汗,1933:国家地理图片之百年沧桑(14)

已有 4382 次阅读 2009-2-26 12:5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摄影, 国家地理, 阿富汗, 黑白照片

时间:1933
摄影:Maynard Owen Williams
发表:National Geographic 1933年12期732-756页
说明: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咽喉,穆斯林、藏传佛教朝觐往来要冲的阿富汗注定是纷争之地。1919年脱离大英帝国统治而独立。1921年当Williams来到Khyber山口,看见的是这样的标牌“绝对严禁任何外国人经此山口进入阿富汗境内!”。直到1927年,国王阿曼努拉Amanullah才准许外国人进阿富汗。Williams等得以在阿富汗纵意逗留6个月,所见所闻,撰成《渐变的阿富汗》(Afghanistan makes haste slowly)。
——1)眼神。这张照片快门是3秒。摄影师根本不懂当地语言,但是从眼神里看出他们的渴望。


——2)茶馆。阿富汗部落多是以峡谷或山岭为界,但是在来往行道或集市,茶馆就是他们谈生意和业余活动场所。



——3)集市。阿富汗妇女绝对不能露脸给外人看,像这样男人牵、女人骑的场面到处可见,不值得注意,倒是摄影师的镜头吸引了他们。1927年Souriya女王首次在喀布尔不带面纱在与外人共餐,轰动一时。





——4)石刻。这尊“巴米扬小大佛”佛像-比巴米扬大佛矮近60英尺,也在巴米扬。这样的石刻艺术融入了印度、波斯和中国的文化元素。经过此地的Baluchi商人显然对佛像不感兴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007-217292.html

上一篇:中亚,1932:国家地理图片之百年沧桑(13)
下一篇:阿富汗,1933(2):国家地理图片之百年沧桑(14)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0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