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学不需要大楼,而是需要大师”是错的
最初的观点是说,大学不需要大楼,而是需要大师。
这句话本身有些极端,大学如何不需要大楼呢?山西不重视教育,大学里面精神面貌很可怜,是城市里面最不漂亮的地方。特别是和沿海的一些大学比较,使我体会到,大学既需要大师,也需要大楼。大楼体现了社会对大学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体现了大学在物质文明方面的发展水平,体现了大学穷不穷。如果一个大学是穷的,很难想象它的发展。
现在城市土地越来越狭小,大学的发展也需要集约,就更需要大楼了。
2
大学既不需要大师,也不需要大楼
大学既需要大师,也需要大楼。但是咱们国家的大师有多少呢?没有几个,何况今年几个巨星陨落。
再就是体制上的问题,大师往往集中在北京,在外地,在中部,还有不算东部又不算西部的山西,就更没有大师了。
所以说大学需要大师,道理是对的,但是效果是空的。所以极端地说,大学并不需要大师。
大师都不需要,大楼就更不需要了。所以大学既不需要大师,也不需要大楼。
3
大学需要大树
那么大学需要什么呢?大学需要大树。
首先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树谷;十年之计,在于树木;百年之计,在于树人。
可见树,和生命的价值息息相关。而要树木成材,恐怕也要百年,甚至是千年。想象不到,十年时间能让什么树木成材?除非是“柴”。要成材,必须百年千年万年,因此树是沧桑的象征,更是“才”的象征。
成材是要积德的,积德不是三天两天的事情,而是有历史内涵的积德。大树,以及古树是历史感的结果,也是历史感的象征。
银杏又叫公孙树,是说,爷爷栽上树,孙子才能吃上果实。俗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的爷爷就特别喜欢栽树。
因此对树的态度,完全说明一个人的眼界,以及世界观。一个人有成就叫做“建树”。一个人要有建树,必须先有“树”的观念。树人就是树“木”,不树“木”的地方,也不会树人。
4
大树就是历史
陕西师范大学有一棵大树,在校门里面,旧图书馆前面。图书馆本身就是一棵树,图书馆下面种了藤,爬满了图书馆满身。使得图书馆本身象一座青山绿丘。
图书馆前面是一棵雪松,非常有特色。枝条从地面不远处开始伸出,一根一根相连,或者说,相互距离不远,这样人就可以踩着枝条,象上台阶一样,盘旋而上,直到云天。
和陕西师范大学相反,我们学校政法学院有一棵玉兰树,可惜被挖走了。那年学校装修旧行政楼,不知道这棵树犯了什么法,其实它也不碍事。其实严格地讲,戕贼这样一棵树,何尝不是犯罪。
玉兰花是最美丽的乔木类的花。天安门到新华门之间的长安路边就是玉兰。玉兰花形比较大,象灿烂笑容的小孩的脸庞。花期也早,往往和阳春白雪一起相映。我们学校的那棵玉兰树是我见过的最大的。也是我经常给朋友写信报告的。
再就是北京师范学院,我的第二个母校,也是一个有好树的地方。第一次到母校,很是悲伤,但是一往里面走,看到了路两旁整齐的北京杨,一直延长到很远的地方,顿时让我的心平静了。虽然北京杨本身是平凡的,但是也有它美的地方。高大,清爽,精神。看着北京杨整个树干都披着绿色(灰绿),再听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顿时有了自信,我从这些树直觉地感到这个学校应该有些底蕴。果然慢慢地了解了母校的几个国宝。
5
古树就是爱心的象征
过去我们搞建设,如果碰上树木拦路,很简单,就是格杀勿论。更不用说那些老态龙钟的古树。
现在我们变化了,遇到树木会尽心移植,遇到古树,更是小心翼翼,全社会都会关注。甚至有为了保护古树而修改建设计划的事情。
不仅有对古树的爱护,还有对古树的崇拜,虽然这有点过分,但是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的态度。
有爱心的地方才会有古树,有爱心的地方,才会有文明。草木无情,人不是草木。感时花溅泪。人的感情本来是没有界限的,如果一个人对树木没有感情,那么是这个人本来就没有感情。因此到了一个地方,想知道民风民气如何,其实很简单,看看这个地方有没有古树就能知道。如果没有古树,这个地方一定是人心浅薄的地方,民心淡漠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的人们该懂而不懂的道理和东西太多了,不懂“树人”的道理,不懂“爱心”。
6
大树是管理的象征
一个地方的人文水平,管理水平,完全会反映在对树木的管理和规划上。有这样一个学校,十步以内,树木成荫,大树树木品种杂乱。十步之内,仅大型树种,就有柳树、槐树、柏树、梧桐四种。更不用说灌木了。灌木更是品种繁多。
不仅品种杂,大小更是不一。有高的,有低的,有大的,有小的,有肥的,有瘦的。还装模做样,有一棵病歪歪的老槐树。真是滑稽。行距也混乱,有的柏树和槐树挤在一起,相互帖在一起的部分由于日照缺乏,营养不良,没有什么发育,两棵树分别象是脑袋被砍掉一半的罪犯。
在整个校园里面,树木更是杂得不可言说。这样的学校在教学的管理上又会是什么样呢?所以是大树的精神面貌(绿化)是管理的象征。
以这些标准衡量,我们的北大、清华怎么样呢?
7,用大树作为校徽的大学
实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