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
一、杂种优势和自交衰退
在谈国内学术界的“杂交”和“自交”这个问题之前,先介绍生物学的一个概念——杂种优势。杂种优势(heterosis或hybrid vigor)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子一代,在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和产量等多方面均优于双亲的现象。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不仅应用于植物育种,也应用于动物育种。但需要指出的是,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杂种第一代,如果杂种一代自交产生后代,那么,从第二代开始杂种优势就明显下降,也就是所谓的自交衰退。即便是对于人类,从优生学的角度,不同国家或地域、不同种族或民族或家族背景的婚配也表现杂种优势现象,相反,近亲结婚则会由于相同的有害基因纯合而可能导致胎儿死亡或畸形、先天性疾病和智力低等近交衰退现象。关于杂种优势原因的解释有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两种,主要基于基因的不同作用形式(显性效应、累加效应、上位效应、互补作用和超显性效应)。通俗而言就是遗传组成不同的个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同,两者杂交有利于基因作用和优势互补。
二、学术界的“杂交”和“自交”
再回到学术界的“杂交”和“自交”这个问题上来。这个问题在我国可分为教职(或科研)人员层次的“杂交”和“自交”及研究生层次的“杂交”和“自交”两类。教职(或科研)人员层次的“自交”指研究生毕业后直接留校或留在本单位任职的,研究生层次的“自交”指研究生生源来自于本校或本单位学生。一般而言,根据上述杂种优势的原理,学术界的“杂交”是有利的,但对于中国学界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问题还比较复杂,不可一概而论。
(一)教职(或科研)人员层次的“杂交”
除去本校毕业的学生确实很优秀,出于“肥水不留外人田”的想法,导致教职(或科研)人员层次的“自交”外,主要是以下两种原因造成的。
以前,由于人才缺乏,我国的科研院所招聘的科教人员的层次往往较低,硕士或博士毕业(有的甚至是本科毕业)就可进入职业。由于这种情况,教职(或科研)人员层次的“自交”是在所难免的,但随着近年来引进人才力度的加大,这个原因将不再成为主要原因。比如我以前就读的某高校,当时由于地处西北,引进人才不易,学校不得不保送优秀的本科生读研留校,我读硕士研究生时,同年级毕业的学生有近十名左右的学生留校任教。除此之外,对于某些二流高校而言,如果招不到来自一流高校或同流高校的学生,那么招一些三流、四流高校毕业的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还不如自己培养的人才更有水平。随着我国每年毕业的硕士、博士和出站的博士后的数目增加,这种教职(或科研)人员层次的“自交”状况正在得到改善。
另外,教职(或科研)人员层次的“自交”也可能是由于实验室、研究组或院系领导更愿意留下自己的子弟兵或嫡系人马,一则使研究工作可以轻车熟路地、按部就班地延续下去,二则自己的学生留下对自己更亲近,更忠诚,更好使唤。
这种“自交”状况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我国高校的体制、人才流动和学界开放程度现状造成的,等到中国大部分高校
(二)研究生层次的“杂交”
研究生层次的“自交”不是太大的问题(通常而言,除本科保送研究生及硕博连读外,几乎没有学生愿意连续很多年在同一所学校就读),“杂交”从某种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例如以前北大学生中流传着“一流人才出国,二流人才进企业,三流人才进高校”这样一种说法,好学生都“杂交”到国外去了,除了自己本校学生读研外,剩余的名额则是留给比北大还差一些的高校毕业生。其它一、二流高校也与之类似,而三、四流高校则是一流人才“杂交”到国内的一、二流院校,而杂交进来的是一些更差的院校毕业生。上述只是描述大势,不包括特例。此外,学校差不等于毕业生就差,差校的学生更能吃苦,有后发优势也是事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