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bby

博文

老年求学为那般?

已有 790 次阅读 2025-1-10 16:2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科举时代,科举制度作为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科举和功名在士人的心目中居于无可替代的中心位置,具有特别的魔力,因此有很多高龄考生,如创下中国考试史上“考生”年龄最高纪录的,是清代年过百岁的广东顺德老秀才黄章。据清代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二笔》中记载,黄章参加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乡试时已102岁,在曾孙的搀扶下步入考场,参加这一年的乡试。还特意在灯笼上书写了“百岁观场”四个大字。还有一位番禺县的老年秀才王健寒,已经99岁,还在参加乡试,当时的文学家翁方纲就此作诗赞誉。

当下老年人上老年大学学习一些轻松有趣的艺术类专业,往往是为了消遣时光、结交朋友、丰富生活。但现代人正儿八经老年求学也有的是为了补偿年青时的心愿,如武侠小说家金庸在81的高龄,毅然远赴剑桥求学,两年考取了硕士,三年后在86岁时又拿下剑桥哲学博士的学位。近日又看到一个新闻,在中年人都躺平的当下,这样认真的老年求学特别令人感动:

上海56岁阿姨退休后出国留学,网友:鸡娃不如鸡自己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7169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1468247.html

上一篇:学术圈"经济人"
下一篇:《敕勒歌》歌唱者其人其事
收藏 IP: 150.255.40.*| 热度|

25 孙颉 宁利中 武夷山 尤明庆 许培扬 杨正瓴 雒运强 王从彦 高宏 郑永军 崔锦华 段德龙 木士春 张晓良 谢钢 钟炳 钟定胜 张忆文 朱晓刚 刘钢 梁洪泽 池德龙 杜占池 刘跃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4 0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