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内卷,中小学还是有大把的时间用来看课外书的。再加上我自己读书纯粹由求知欲驱动,并不是为了中考或高考而学习,所以我在高考前几天,当老师在黑板上讲题的时候,我还在下面偷偷吟诵《庄子》。那时正好是存在主义介绍到国内的时候,庄子的某些思想与存在主义很合拍,也跟我当时的心境适合,所以正是对《庄子》入迷的时候。上了大学,因为对专业缺乏兴趣,对文史哲感兴趣,所以一上大学,就开始研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在阅读中国经典的同时,也开始学习英语,读英文小说。大体上,大学毕业后,该读的经典都阅读或浏览了。
现在的年轻人,应试教育深入骨髓,从小学一直“卷”到中学、大学、研究生,甚至进入学术教育机构后也不得消停,每天在为发表SCI论文及高影响因子论文而绞尽脑汁。那里还有时间阅读经典?
不过,我还是觉得,在高考后的暑假、大学的寒暑假,以及成人后的闲暇时间,当别人在刷手机短视频的时候,有心者可以抽出些时间阅读经典了。当然不一定要深入钻研,或者达到学者的水平,简单了解或熟悉一下还是必要的。
前两天翻了翻王宁、彭林、孙钦善等著的《怎样读经典》,感觉很不错。该书是由《中华读书报》国学版结集出版的“怎样读经典”系列的文章,作者都是专家学者,写的深入浅出,很适合初学者阅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