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erahertz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liuguifeng29@163.com

博文

《图书情报研究》2017年第2期

已有 2832 次阅读 2017-7-19 08:43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研究》|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大数据, 图书馆, 美国, 文献, 情报

1, 2017美国图书馆协会白皮书

2,云计算环境下信息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Abstract)

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在云计算环境下,信息服务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主要包括知识服务泛在化、个性化信息服务和长尾效应、信息服务方式的拓展、信息服务环境集约化。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分析云计算环境下信息服务存在的三大问题:数据安全问题、云计算标准问题和法律法规问题,并提出三条相应的发展对策:综合采用数据存储安全技术、数据访问安全技术和数据管理安全技术,以保障用户数据安全;在遵循产学研协同推进、做好顶层设计以及与国际接轨这三大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建设云标准;参考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做法,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规。

3, 基于大数据信息分析的品牌建设研究

摘要(Abstract)

利用文献研究法梳理我国品牌建设的现状,总结品牌建设的常见实施框架,探讨基于大数据信息分析的品牌建设基本原则,提出基于大数据信息分析的品牌建设实施框架,对该框架的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保护、品牌营管、品牌战略五个阶段一一进行阐述,并用两个具体案例加以佐证。最后,提出四个策略应对品牌建设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分别是加强政策引导、加强人才建设、保护数据安全以及推进数据共享。

4,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中大数据应用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Abstract)

在梳理政府信息服务中大数据应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对大数据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且面临着科层制政府的意识困境、大数据分析的实现困境、大数据应用的伦理困境以及个性化与公共性的争议困境等问题。提出从数据层、技术层、应用层三个层面来改进大数据应用,完善政府大数据应用的规则体系和运行机制,以提升基于大数据的政府信息服务水平。

5, 融入创新教学模式的电子教参服务体系构建——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摘要(Abstract)

详细介绍上海交通大学融入创新教学模式的电子教参服务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包括在课程管理系统中增加电子教参模块,设计图书、论文和多媒体(讲义、课件)等多类型教参的元数据以及管理型元数据,介绍电子教参版权处理方法及全文来源。将图书馆电子教参服务与应用流程分为教参信息录入、教参信息更新与去重、教参全文上传和存储、教参全文阅读和师生交互四个过程。同时,系统还提供课程网站和移动客户端两种阅读方式,其中移动客户端具有课程书架、电子教参的书签、标记、读书笔记等个性化服务功能。

6, 图书馆电子书阅读器服务模式探析

摘要(Abstract)

总结目前较流行的电子阅读器的四种商业模式:“终端+内容终端+平台终端+内容+平台终端+服务。然后,从设备和服务两方面分析图书馆引入电子书阅读器的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图书馆电子书阅读器的三种服务模式:“平台-自助模式、内容-承包模式以及用户驱动采购模式,从具体服务模式及核心要素、优缺点及局限性、适用范围几方面对这三种服务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认为用户驱动采购(PDA)模式是图书馆与资源出版服务商共同的努力方向。

7, 基于微博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调查与思考

摘要(Abstract)

采用问卷星网站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图书馆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和QQ群等多种方式发布问卷链接,回收有效问卷295,从新浪微博拥有情况、活跃情况、使用目的、熟悉程度、登录工具、总体评价、对本校图书馆官方微博的关注等方面调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生的微博拥有和使用情况。同时,还对本校大学生的信息能力及对基于微博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态度展开调查。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几点思考:充分发挥工具优势,持续开展营销推广,分类呈现内容,注重形式经营,提高馆员素养。

8, 公共图书馆微信服务现状与对策——以天津市区县图书馆为例

摘要(Abstract)

从基本设置、认证情况、服务功能三方面调查天津市所辖各区县公共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送形式单一,内容不丰富,服务功能不完善,与读者缺乏互动,缺少专业人员。提出公共图书馆微信服务对策:加强推送信息的管理,完善服务功能,丰富特色内容,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注重队伍建设。

9,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外大数据研究进展

摘要(Abstract)

Web of ScienceCNKIC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大数据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方法,借助CitespaceUcinet可视化软件绘制知识图谱,从多个角度梳理和分析国内外大数据领域的研究进展,为我国大数据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国外大数据研究起步早于国内,目前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数据有望持续成为接下来几年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第二,美国是大数据领域发文最多的国家,研究水平具有绝对优势,中国发文量第二,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第三,国内和国外大数据研究领域的合作网络都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较大的合作群体,少量合作群以同城同机构合作为主;第四,Dean JManyika JWhite T是国外大数据领域的高被引作者,迈尔-舍恩伯格·维克托、徐子沛、郭晓科是国内大数据领域的高被引作者,在引导人们全面深入了解大数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五,Hadoopscience datamachine learningsystemmapreduce是国外大数据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国内大数据领域的研究热点是信息技术、数据技术、物联网和信息安全。对国内大数据研究的建议:积极吸取国外研究成果,拓展新的研究主题;加强不同研究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大数据理论研究,推进完整研究体系的形成。

10, 三种情报学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力比较分析

摘要(Abstract)

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建立由五个一级指标(期刊规模、期刊学术含量、被引情况、H指数、影响因子)和若干二级指标构成的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的期刊分析器、著者分析器、机构分析器等多种工具2011~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杂志》、《情报科学》三种情报学核心期刊进行全面比较和分析,以期客观展示这三种期刊近五年的发展变化情况及其学术影响力。分析结果表明,近五年来,这三种期刊规模都相对稳定,吸收文献的能力、受关注程度和论文引用速率均在提升,且多以985211院校为主要发文机构。《情报杂志》多项指标优势明显,仅即年指标和著者构成有待提高和完善;《情报理论与实践》在基金论文比和即年指标方面占有优势,其余多项指标值处于落后状态,有待加强;《情报科学》多项指标值居中,与《情报理论与实践》的部分指标相似,两者实力相当,完善著者构成将更有助于该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11, 我国知识生态研究的可视化计量分析

摘要(Abstract)

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从发表时间、期刊分布、作者分析、机构分布以及研究热点分析等几方面,借助SATINetDraw等可视化计量分析软件,对我国知识生态的研究状况展开可视化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知识生态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知识生态理论、知识生态应用和知识生态模型三个方面,我国知识生态研究已经历过一次研究高峰,现阶段正处于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的转型期。最后,针对我国知识生态研究存在的研究合作度不高、实践研究较弱和持续性不强等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12, 一部全面反映图书馆工作的文艺作品——日本漫画《破晓图书馆》典型意义解析

摘要(Abstract)

简要介绍日本漫画《破晓图书馆》的故事梗概,从文艺作品、社会认知、图书馆员三个角度剖析其典型意义,认为其是唯一全面反映图书馆工作的虚构类文艺作品,不仅反映出社会对图书馆工作的认知,而且也折射出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从两个方面提出思考:通过二次元的方式去宣传图书馆,针对二次元读者群构建相应的资源和服务体系;采用漫画的方式对馆员教育方式与业务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

13, 王昶《青浦诗传》的文献学价值

摘要(Abstract)

《青浦诗传》是清代学者王昶所辑的地方诗词集,收录和青浦相关的三百多位诗人的两千七百余首诗词。简要介绍王昶的生平,从防止文献散佚和阐发诗学主张两方面分析《青浦诗传》的编纂原因,认为《青浦诗传》不仅具有重要的辑佚价值,而且有编辑学价值,具有开启编纂地方诗歌文献的地位,其编纂指导思想、体例、编纂原则、编修方法等都对乾隆以后青浦地方诗传的编修产生重要影响。从体例上看,从《青浦诗传》到《青浦续诗传》、《青浦后续诗传》、《青浦闺秀诗存》,体现了一贯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14, 我国档案保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Abstract)

从载体、技术、遗产和安全四个视角简要回顾我国档案保护研究的状况;从研究对象重心转移、研究内容不断拓展、指导思想面临更新三个方面分析档案保护研究的特点;指出应根据档案载体材料,从档案保护技术与档案安全管理两个层面,以理论、技术、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为主线来构建新时期档案保护研究的内容框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23-1067086.html

上一篇:大雁塔
下一篇:茱萸湾风景区(扬州动植物园)
收藏 IP: 221.6.15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1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