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厚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othere 计算语言学博士 希望在这里留下学术的足迹

博文

为什么social science不入法眼

已有 4352 次阅读 2012-1-5 22:08 |个人分类:AI|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cience, Social

各大评价指标、引用率、影响因子中,最吃亏的当属social science的论文。最顶尖的刊物是csn,各高校也重理轻文,难道ss的命运就如此凄凉,难道ss就非science化不可么?
不science化,怎么能称为科学呢?没有公式、没有理论、没有实验的自说自话,就如同博文一般难被引用、登堂入室。这样的三无的ss,在世界范围内也占了相当的比例的版面,是否都是垃圾呢?
这个问题想了很久,觉得是这样子。传统的文科只能描述现象和进行有限的解释,解释力太弱。举个例子,红学家解读红楼梦有很多精到之处,但算不算科学呢?怎么研究红楼梦才算现代科学?如果从认知科学的角度阐释,就比较有趣,作家是如何可能写出文学作品的,作品的主题、构思与作家的身世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有人会想写这样的非功利化的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生物,如何可能做到对种族的认知和反思?人的价值观从何而来?为什么不同的作家,创作质量差距这么大?这些差距又是如何衡量的,可以量化么?对这些问题的相关探讨,已经出现在了csn上。看来传统文科的转型在所难免。
其实这不是传统文科的错,自亚里士多德开创科学以来,就没这么像中国人思维过。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惯性,重感悟而少发问、少实验。说到这,看来还是世界观的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14-526189.html

上一篇:文科生学数学——中国教育体制的典型病例
下一篇:土鳖博士好累,不明真相的外籍博士更累
收藏 IP: 221.226.47.*| 热度|

3 刘广明 章成志 崔小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