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尊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唯我独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

博文

金秋九月或现今年最大的投资机会

已有 3210 次阅读 2010-7-15 21:37 |个人分类:博文精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证券, 投资, 理财, 股票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五年后,2008年随世界经济出现调整。沪指也从6124点逐浪下跌,最低下探至1664点。目前正在运行时间最长、形态最复杂的下跌三浪,预计运行时间在三年以上,即至少要至2011-2012年才会结束。
在此期间,我国将利用这个机会,通过技术升级、人民币汇率、对外贸易,及经济结构调整,对以前过热的制造业进行全面整顿。我国经济与大多数制造业将面临阵痛。股市指数重心将会下移,大多数时间将会在狭小空间盘整,同时或会出现“制造业死亡板块”和“新经济板块”。
沪指从200985日的3478点跌到现在,已下跌近一年,跌幅也达30%,已逼近20092月放量启动时的2400点。大多数股评人士认为股指已进入底部区域,并有人建议可抄底捂股,等待股指大幅爆发。
那么,现在需要清楚的是,目前的指数是否是底部?其次,股指有没有大幅爆发的可能?
首先来看,目前的指数是否是底部。图12001年沪指从2245点调整至998点的全景图。从图中可看出,调整时间长达4年,调整幅度高达50%。而本轮调整,第一浪调整幅度就高达70%,因此,可以认为,这次调整是较上次更大级别的调整,时间不会少于4年。
2008年我国经济与股指出现大幅下挫后,国家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致使2009年出现大幅度的超跌反弹。这样,与图1不同的是,本次三浪下跌则出现复杂的多浪下跌形态。从图2中可看出,本轮调整时间远远不足。
 

 

 

1 沪指调整规律

2沪指近年运行全景图

 

 

目前,沪指从3361点下跌33周一直无反弹,市场已具备反弹的强烈需求。依据图1数据,时间间隔周期一般为43周,亦即9月或可迎来市场久盼的反弹。

那么市场会在何处获得支撑?从图2与图1中可看出,2001年至2005年的重要支撑线453周线为2197点,这或是沪指大概率的底部(如果目前反弹,幅度只有22%,属于的鸡肋行情)。如果农行在绿鞋机制保护下,先涨后跌,则不排除指数在农行的带领下直奔720周线1894点的可能(见表1)。

表1农行与四大银行比较

指标比较

四大银行

农行

PE

9.05

9.8

PB

2.18

1.78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金融股PEPB已很低,理论上进入“安全期”,然而,随着经济的紧缩,金融股还将面临大考,如若3000多亿美国两房次级债曝光,还会引起冰山爆发。房地产调整政策短期不会松动。因此,可以认为,在不出现意外的情况下,2197或是本次调整的底,然而若出现意外,1894也不一定是底!

那么调整一年多见底后,是否会出现一轮壮观的行情?以下用前一轮大行情上涨动因来说明。

前一轮行情除股改因素外,重要的是中国GDP呈现加速趋势(股改起股指上涨加速作用)。中国经济从2003年稳步上升后, 2005年二季度开始,GDP同比增长逐季加快。2005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达11%,到2007年二季度则高达14.5%。同时200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6.8%200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8.8%

今年一季度起,国内季度GDP同比增长出现向下拐点, GDP同比增长将回落到10%以下; 2010年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增长率将低于2009年。

因此,股指年内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的基础。但在触底后超跌反弹仍是可能的。从图中可看出,225周年线2947点将是下次反弹的铁顶!

由于是超跌反弹,反弹先锋或是下跌较多的新经济小盘股与传统中小盘股。其标志是反弹率先以大阳上涨。

最后须指出的是,准确的底是任何人也无法预测的,只有在放量见底回升,并突破10周线后,底部才能确立。另外,上涨见顶后应及时撤出,以后的调整仍十分漫长。

.

---------

------------

------------------

本博客发表后,2010年7月19日,一根涨幅为2.11%的长阳宣告沪指自2009年8月调整49周(从2009年11月计算则为33周)后,开始预期的反弹。该调整幅度为29%,时间为49周,调整时间充分,但调整幅度略嫌不足,上档时间不大(空间幅度只有27%,目前上涨空间也只有12%),因此,本次反弹将会呈以下特点:

      1. 小步伐、小量上行。当出现大量、大阳之时,或是见顶之时。建议采用均线,结合量能指标进行分析。在慢步上行时,使用均线可较好地判断行情的发展趋势。

     2. 由于没有调整到位,股指与股票均属于超跌反弹。机构与基金均不会建仓,短线游资将是本轮行情的主力。表现在盘面上,小盘股、中小盘题材股将是行情活跃的亮点,而业绩改善与送股将成为行情炒作的中心。

     3. 预计本轮行情可持续17-21周(主升浪或在9月初结束,后面则是调整浪),即可持续至2009年10-11月。因此,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2010年7月29日。

--

----

2010年8月1日 转:下一周可采取防守策略(文国庆)

-

-

在此前我们一直采用进取型的操作策略,主要特点是抓住自己了解的股票快速建仓、满仓操作。从本周的市场来看,总体上呈现大资金的持续流入状态,市场依然是普涨,110个板块最高上涨6.76%,最低涨0.52%,无一下跌。

    市场尽管已经连续了三周,总体看来还是一个无热点、无主题、无思路的“三无”行情。尽管地域板块表现相对活跃,但其最优秀的板块累计上涨幅度依然不能超过中证流通指数的2倍,行业指数最优秀者居然无法超越中证流通指数50%,估计本论行情是有史以来最缺乏个性的中级行情。

    这一周的行情总体上比较强势,但在周末出现了一些变化。随着所有板块普遍轮炒一遍,尤其是两个最弱势的板块券商和钢铁的上涨,市场的上行动能已经开始明显减弱,短期调整的迹象已经逐步显现出来。如果说,从7月19日以来市场的持续上涨是机构投资者被动性加仓所致,那么到了现在这种被动加仓行为或许已经接近尾声。

    当然,我不是说市场已经涨到尽头了,而是说普遍性的上涨空间已经不大,继续大幅度上涨需要一种逻辑的支撑。尽管市场估值的修复足以使股市走到2800点以上,但投资者不会这么傻地仅仅为了估值修复而买入股票,市场需要一种对未来展望性的因素作依托,才能聚集进一步的上攻动能。从草根层面的交流可以看出,大家还没有形成太鲜明的思路,市场的上涨仅仅是心态“有恐慌到平稳”的转变导致的,特别进取的心态并没有形成,因而大盘连续上攻的条件暂时还不具备,这一点从周五的成交缩量已经可见一斑。

    进一步展望,周期类的股票大约还有10%左右的可展望空间,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出现汹涌的抛盘,因此在2750到2800点一线市场会遇到极其猛烈的震荡。从这个角度说,下个星期投资者在买入的时候应该讲究一点节奏,维持一点耐心,不能太进取了。

    市场在2700-3000点之间的震荡均属于博弈性质,跟基本面的变化没有太大关系,而超出这个范围的波动,则与基本面状态及其趋势的预期,关系甚大。

    到2700点之上,周期类股票会出现剧烈的分化,一般投资者就不大容易把握了,而那个时候个性化的股票才能逐步显现出来。当然,这一段时间确实有不少表现比较突出的个股,但他们主要局限在重组类的股票中,这与我说的个性化股票不是一类概念。

    我们之前坚持100%仓位的策略,但是如果下周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应当视为快速调整的前兆,可以技术性地减仓30%;反之,可以继续持股不动。

 

转:明年中国GDP增长将放缓至8.8%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研究部 哈继铭 邢自强 徐剑 张智威

      国家统计局近日数据显示,中国二季度GDP的同比增速从一季度的11.9%放缓至10.3%,低于市场预期,季调后环比增幅折年率为 8.4%,远低于一季度的10.8%,印证了我们此前的判断。我们维持今年经济增长9.5%,通胀3%的预期。

      鉴于国内“四万亿”投资逐步到期,海外经济增长乏力,我们预计 2011年中国经济全年增速将回落到8.8%。

       四万亿刺激计划启动于2008年末,根据基建项目通常不到3年的完成期,这些项目明年下半年将逐步完工,对国内投资增长的提振效应递减。

      与此同时,以欧洲为代表的海外经济体,为解决金融危机期间的高额政府负债不得不收紧财政,拖累经济增长。在美国,随着刺激政策逐步到期,经济V型反弹也将结束。这些都会使得中国出口在2010年的高增长昙花一现。消费虽然最为稳健,但也会受到出口和投资回落的负面影响而略有回落。因此,我们预计2011年经济增速回落至8.8%。

      我们预计2011年经济结构将进一步改善:其中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将分别为GDP增速贡献4.4、4.2和0.2 个百分点,三驾马车的贡献更为平衡。

      从季度走势来看,预计GDP同比增速将于明年一季度见底,环比增速今年四季度见底。

     我们预测明年名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比今年的24%显著放缓。这一预测来自于对基建、房地产和制造业三部分投资的判断:

     1. 基础设施投资:参照历史,我国于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推出大规模基建投资,带动了当年经济增长。但之后几年伴随刺激政策逐步退出,基建投资大幅回落,1999-2001期间年均仅增长8%。本轮四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启动于2008年底,明年下半年逐步到期,同时中央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监管也趋于严格,因此我们预计 2011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可能从今年的22%大幅回落至8%。

     2. 房地产开发投资:自今年4月中旬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后,房地产销量明显下滑,价格出现停滞但尚未明显下跌。过去的房地产调控经验显示,市场从“量跌价平”变为“量价齐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才将明显降速。调控效果的滞后效应使得我们预计,这一局面更有可能在今年底、明年初发生。因此我们预计明年商业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由今年的24.5%下滑至12%。

      我们预计2011年保障性住房投资继续保持75%的强劲增长,但由于其占比较小(2009年保障性住房仅占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的6.3%,估计2010年占7.2%),对于整体房地产投资的贡献较低,因此我们预计2011年房地产开发总投资增长将从今年的27%回落至16.5%。

      3. 制造业投资:外围经济增长明年可能放慢,影响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因此我们预计出口相关制造业投资增速明年将从今年的27%回落至25%的近年低谷。同时,受政府加强节能减排的影响,“两高一资”产业投资将受到限制,带动非出口制造业从今年的23%回落至 20%。

     4. 其他行业(主要是服务业):劳动力工资的上涨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加之政府越来越重视促进民间资本投资,在促进非公经济“新三十六条”的推动下,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的投资潜力较大,有望带动明年的其他行业投资增长将从今年的22%加速到29%。

      基于以上预期,我们预计2011年GDP项下的资本形成实际增长10.4%,对于GDP增速的贡献从2010年的4.8放缓至4.4个百分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83-344289.html

上一篇:股票顶底部预测方法探讨
下一篇:永葆青春美丽和健康长寿的秘诀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