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科考在边陲
1966年岁末,有关部门决定,与备战有密切关系的紫胶考察上马。接着,组建了中科院紫胶考察队。其后4年,先后出队3次,赴滇黔考察紫胶资源。其中第2次考察时间为,1968年12月17日离京,1969年10月27日回京,在滇考察长达300多天。
期间,我曾先后考察了绿春、麻栗坡和马关县。这3个县与越南毗邻,少数民族聚集。所到地区,属于热带,温度奇高,湿度很大,酷暑烈日难当。所去之处,山高坡陡,路途遥远,不通公路,全靠徒步攀登。特别是蹲点期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参加当地运动与各种会议。考察、访问、劳动、学习、开会,日夜忙碌,睡眠不足,体力透支。在我的经历中,这次边陲之行最为劳累疲惫,至今难以忘却。
1969年3月2日,与综考会的凌锡求、李明森、赖世登、钟烈元,中国林科院紫胶研究所的陈正李,红河自治州的张其立一道,司机吴凤仁开车,来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绿春县城所在地-大兴镇,海拔1580米。该县原名“六村”,县城很小,1958年建县,境内没有平坝,海拔最高处2640米,最低处320米,民族以哈尼、彝、瑶、傣等民族为主,其中哈尼族占绝对优势。该县为红河州紫胶主产区,产量占全州的70%。
3-6日,请绿春县革委会生产组介绍当地运动和紫胶生产情况,与县农水革委会座谈;到县气象站抄录历年气象资料。而后阅读、分析资料,拟定计划。
7日,开车离县城,沿途多山黄麻、枇杷榕、偏叶榕等。来到大黑山麓,海拔550米。此地为县“五七”干校和橡胶农场所在地,钝叶黄檀、黑黄檀等紫胶寄主植物较多,但海拔过低,紫胶虫生长不良。
8日,徒步登山,河谷为常绿阔叶林,800米以上多水晶树、木紫珠等。山高坡陡,天气奇热,一路挥汗如雨,手帕完全湿透,只得用手刮甩汗水。途经1120米的罗马底,来至1250米的三楞区。该区是绿春县的紫胶主产区,野生寄主资源丰富。
9-12日,先后参加“区护林防火和紫胶生产会议”、“参观山西大寨报告会”。并请区紫胶辅导员介绍情况,与全区各乡紫胶辅导员座谈。然后拟定了考察细目,并决定分兵3路,我参加三楞乡考察。
为便于调查访问,开始学习简单的哈尼族语言,更确切地说是学习一点词汇,包括:寄主植物、常见物品、动物、人物、山河、数字、与衣食住行有关的单词,以及常用问候语等。为了便于复习,我用拼音或汉字,将哈尼语发音记录在册,有空就阅读背诵。
13-31日,在三楞乡蹲点和考察。首先请乡干部介绍农业与紫胶发展情况,并与乡紫胶辅导员座谈。而后,徒步调查访问了洛马底、比底、小马达、二家、沙底、哈那、弄巴等七个合作社,以及弄铺、农中和洛马底紫胶园。海拔大都在700-1200米之间。每到一地,必进行实地考察和座谈访问。经考察得知,该地野生寄主植物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李仙江及其支流两岸,寄主植物主要为火绳树、钝叶黄檀、思茅黄檀、桤的木、黑黄檀、云南黄杞等,此外还有枇杷榕、小叶榕、短翅黄檀、黄牛木、蒙自合欢、云南合欢、一担柴、菲岛桐、假木豆、葛藤等。在村寨考察时,均与村民同吃同住,有时在傣族家,有时在哈尼族家。主食有时是大米,有时是玉米渣子掺大米,共同点是蔬菜很少。晚上通常睡在村民家里储藏物品的楼上,其被褥往往油渍麻花,我们不仅不嫌弃,反而觉得这是增强贫下中农感情的良好机会。
在从事业务工作的同时,还有三项必修课程:(1)参加当地运动:在三楞区,革委会给介绍本区两条路线斗争情况;在洛马底合作社,参加当地揭发批判大会;在三楞乡,参加“进一步掀起春耕生产高潮誓师大会”。每次会后,大家分头写稿,表达决心;(2)坚持政治学习:内容有《红旗》杂志社论《关于总结经验》,文汇报调查报告《松江县泖港公社贫下中农教育知识分子的办法》等;(3)参加农业劳动:其间,亲身参加了哈尼族梯田建设劳动。在三楞合作社,刨山地种旱谷、坡改田;在洛马底合作社坡土改梯田等。午间休息时,在地边生火烧饭,就餐。烧柴、蔬菜、碗筷尽皆就地取材。收集枯木枝干为柴,采野生树头菜、蕨菜煮菜,摘芭蕉叶当碗,剪细竹子做筷。为了增强阶级感情,有时吃忆苦思甜饭。
4月1-2日,收听“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广播,参与三楞区庆祝“九大”召开的准备工作,参加庆祝“九大”隆重开幕大会及庆祝“九大”联欢晚会。
3-5日,进行业务和思想小结,准备汇报资料,向区里汇报。
6日,三楞区考察结束。其后半个多月,天天上坡下坡,奔波于山水与村寨之间。先后徒步考察了牛孔区的平掌乡、佐米下寨、中拉村、摩苏、依期、大水沟、酒马、多沙、东沙、黑底和吉克村,此外,对平掌胶场、多沙胶场和酒马胶场进行了重点踏查。所到之地,最高点1730 米,最低点 1000 米。每到一地,照例召开座谈会,邀请人员有乡干部、紫胶员、文书、老农等。经考察得知,该地紫胶虫冬代保种上限为1400 米。
23日,回到绿春县城,住县招待所。由于天天爬山,日日挥汗,缺少蔬菜,没有水果,我的肠道功能严重失调,已经三天不解大便。为了排便,到街旁买了一堆布满蚜虫的油菜,拿到招待所厨房自己煮熟,吃后仍不见效,肚子疼痛感日益加重。至第七日,忍无可忍,别无良方,只好去县医院就诊。给我看病的大夫,恰好是解放初期的南下军医,北方人,当初他也有过类似经历,经验丰富,立即给我灌肠治疗。灌了一次,没有见效,又灌一次,才冲出屎便,粪球坚硬无比。
经过近半月总结,统计出了全县各区主要寄主植物的数量,适生范围及其面积,总结了紫胶生产中的经验教训,估算了发展潜力。
5月8日,离绿春。其后考察了元阳县、红河县、建水县。
6月30日,回到石屏县。此时各路队员已经聚齐。7月4日,全队30余人到县医院体检,有的队员黄疸指数高于正常值(<7 为正常值),确诊为慢性肝炎;有的尿蛋白明显超标,肾功能受损。体重普遍下降,包括我在内的几位,不足百斤,其中李明森身高178厘米,消瘦程度由此可见。行文至此,思念队友,悲痛袭来,难以克制,因为同去绿春的4位同事,均已先后病逝。他们为科考做出了贡献,他们默默工作脚踏实地。
8月13日,来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文山县城所在地-开化镇,海拔到1260米。
20日,开车东南行,来到麻栗坡县城,海拔1050米。
21日,我与动物研究所的刘举鹏一路,在县林业局老张带领下前往八布河流域考察。该地群峰连绵,山大坡陡,不通公路。我们沿羊肠小道,曲曲折折,时上时下,稳步前进。先后徒步调查了八布紫胶林场、拉辣、弄昆、者安、那都和大卡村。考察地区多在1000米以下,沿途观察、访问、座谈。正值盛夏,气温更高,湿度更大,炎热异常,常常汗流浃背。
最为难忘是27日那一天,我们一直走到中越边境那腊寨。在边界考察了20分钟,北返,走到天黑也没赶到居民点,幸亏老张路熟,他打着手电,在前带路,我与老刘紧紧跟随。到达居民点时,已是凌晨1点多钟。现找人生火做饭,草草饭毕,马上睡觉,醒来天已大亮,立即起床赶路,返回八步村。
29日,回到麻栗坡镇,发现存放在招待所的箱内衣物,霉味很重,半导体收音机皮套布满绿色霉菌。
9月3日,开车西南行,来到马关县城所在地马白镇,海拔 1320 米。当天县林业站介绍情况,阅读资料。
4-7 日,前往响水河、河浦河和小白河一带,徒步考察与越南为邻的夹寒箐和小坝子地区。考察由近及远,徒步走访考察了夹寒箐、牛马榔、新寨、黑河和炭底村。一直走到白河与黑河交界处的麻栗山寨,河对岸便是越南。该地,紫胶虫适生上限约 1000 米,野生寄主植物主要有火绳树、黄杞、思茅黄檀等,但目前砍伐严重。
8 日,返回马关,各路汇总,向县革委会汇报。
12 日,全队人员齐集文山县,交流考察情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