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葛肖虹

博文

我学生的学生——谈谈研究生的悟性 精选

已有 14085 次阅读 2010-12-12 01:10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勤奋+悟性

今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毕业答辩时我的学生刘俊来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六个学生毕业,请我当主评。

刘俊来是长春地质学院1978届学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师从杨振陞和张秋生教授,在变质构造、显微构造方面打下了极好的基础,毕业后留教研室给我助过课,后来去德国、日本留学高访,在小构造研究方面有很好的造诣。1997-2000年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他和我一起进行阿尔金断裂年代学、运动学和柴达木盆地构造的研究,有关我国西部的几篇重要论文都是我和他合写的,他工作踏实、勤奋,为人敦厚,野外、室内教学极其认真,2003年来到中国地质大学后更是如虎添翼,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因为他非常虚心又很有悟性,善于从国内外同行老教师和同事那里吸取营养、启发,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这几年他的研究项目从大兴安岭、辽东半岛到云南哀牢山-红河,研究领域也从显微构造、小构造、矿田构造拓展到区域大地构造。从他六位学生的论文可以看出他这位导师的视野和学术水平。他的几个学生都很优秀,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唐渊的硕士生,她的论文题目是《哀牢山-红河剪切(断裂)带构造变形、年代学表征及区域构造意义 》,50分钟的陈述简洁明了,展示的PPT有详尽细致的野外剖面研究、岩石组构观察,室内变质岩显微组构分析,变质、岩浆岩锆石U-Pb年龄的测试(见后图片)……..说明了这位学生有非常扎实的野外和室内构造研究的功底,而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她把室内的岩石组构分析和宏观构造地貌联系起来,把各种岩石的测年数据综合起来形成了她对印度-欧亚碰撞与地块旋转问题的宏观认识,指出由于晚新生代印度板块的锲入引起了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山脉)在21Ma(即两千一百万年)左右才形成的重要结论,并且编制了非常有说服力的构造演化示意图。她的这一篇硕士生论文,我的评价是:她已经超过了许多博士生的水平。

事后从她导师那里了解到,她从本科三年级就跟着刘俊来老师出野外,然后连同本科到读硕士研究生共五年时间,无论野外、室内她都非常勤奋,外语也好,读研期间结合课题研究读了大量国内外参考文献,极大地开阔了她的视野和思路,用导师的话说:“极有悟性!属于一点就通的人”刘俊来在云南项目的许多地质构造图都是她编制的。可惜她没有继续读博士,而是回到四川老家到成都地质研究所工作去了,但是我相信她将来肯定会有发展和成就的,因为她热爱地质科学,很有悟性。

研究生阶段是人生一个宝贵的成长时期,从师很重要,“严师出高徒”是对的,需要有一个道德高尚、学术精深又能身体力行,严格要求学生的好老师,而不是只知道把学生当劳力的“老板”。但是同一个老师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成为高徒,关键还在本身的“勤奋+悟性”,好好学学唐渊。

印度-欧亚碰撞与地块旋转问题(唐渊,2010)

 

 

21Ma左右,印度板块发生了由前期逆时针旋转

向顺时针旋转的转变——藏东三江地区的区域性的伸展过程;

刚性岩石圈发生顺时针地块的旋转;

构造线由近东西向转变为近南北向;  

 

地块旋转在上新世以来(约5Ma)尚在持续发展,

GPS观测数据表明青藏地块相对于扬子地块发生旋转的旋转轴位于东构造节附近(Zhang et al., 2004);旋转轴以北地区两个地块表现出强烈的收缩而产生区域性挤压应力场,而以南地区则表现出显著的拉张而产生区域性伸展应力场。

 

 (唐渊,2010)

  



哀牢山地区位于我国云南省中南部,北起弥渡县金宝山,南东延至中越边境,境内延伸约392km,东西宽约60km。习惯上把邻近北回归线的元江-墨江公路以北的区段称哀牢山北段,以南称哀牢山南段。




(唐渊,2010)



 

 哀牢山浅变质岩显微构造







同剪切花岗岩锆石U-Pb年龄25.9±1.0Ma



(唐渊,2010)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65-392680.html

上一篇:我国南北地震构造带的由来
下一篇:早日建好深圳国家地质公园
收藏 IP: .*| 热度|

22 许培扬 曹俊兴 武夷山 杨学祥 孙学军 王德华 张亮生 唐小卿 李黎 姚雅欣 彭春艳 韩健 王孝养 罗汉江 刘庆丰 孙健 毛玉泽 tlg majorite geowk elodie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