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基础科学理论最重要的功能是科学传承

已有 5019 次阅读 2016-7-16 17:3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基础科学理论是高度浓缩和概括后的科学原理,及用原理进行推理的基本方法。科学原理是对大量的具体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从而,他的主要功能就是快速的传承具体知识的抽象部分,快速、大量的传承是基于科学理论的高度概括性而得以实现的。

       在基础科学理论中的另一个要素就是:用原理进行推理的基本方法,这是借助于重复使用而最终得到具体知识(含已知的,和未知的)的基本方法。

       所以,基础科学传承有两个不可分的要素:1)原理;2)演绎方法。

       多数教材往往是注重于原理部分。因为它就等价于抽象的知识。是可以借助于记忆而“掌握”的。

       在多数教材中轻视的是演绎方法。由于演绎方法的多样性,复杂程度多变,所以教科书一般是取最简单的演绎路线而一带而过。

       基础科学理论的演绎方法就是数学的,而且,要求的可靠性越高就越抽象,要求的精度越高就越复杂,问题越是具体化推演的路径越长。

       20世纪50年代,在教材中删去“不必要的数学推导”,或是“删去冗长的数学推导”,或是“删去超出教学要求的抽象提高部分”等等是当时的时髦。这个时髦也给以后的教材以及教学定下了基本的格调。这个传统延续到现在。

       从而,就整体而言,我国学界普遍性的在使用基础科学理论进行数学推演上的能力较弱。而用推演来检验具体结论(知识)正确性的能力也就较弱。

       代代相传的结果就是积弱成害。批判抽象理论推演说它毫无用处的是一类;根本就玩不转数学推演而大骂抽象数学的是一类;用自身一知半解来推演而得不到正确的结论的是一类;只使用文献上的最终推演结果而管它3721就用的是最为普遍的一类。

       我国学界在用原理进行推演上的弱与在具体想法上的强形成奇妙的配合,此类研究占的比重很大,此类成果一般的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这也是我国是论文大国,但是实际有影响的成果不多的基本原因。

       没有了演绎方法的传授(学习),就把科学原理与具体知识(学科专业)隔离了起来。使得科学原理成为与具体知识无关的未必需要学习的内容。

       因此,可以这样来总结,由于学界对用原理进行推理的基本方法(数学演绎)的轻视,学界也就制造了理论与实践的脱离,而且这种脱离是实质性的,不可修复的。

       以这种理论与实践脱离模式培养出的大量学生能满足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需求吗?所以,板子还得是高校挨。但是,根子还是在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含义上,不能只是满足于宏观哲学的概念,而是必须落实到具体学科上。

       作为个人,这类推演能力只能是通过自学和实践来掌握。它耗时耗力,而且这种能力的获得会严重的限制自身的论文产出(自己一看就有问题,也就不发表了)。所以,在我国只有那批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搞科研的人会重视基础科学理论的推演部分,而为了发论文的研究基本上是回避推演部分。

       对基础科学理论的轻视实质上就是轻视科学(学术)传承。其后果是严重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991028.html

上一篇:化学上的点阵结构与连续几何的关系
下一篇:科研经费:提成的直接与间接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2 邱泽华 张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2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