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学界的基本情况被描写为:浅水区人满为患,深水区无人问津。其指向是明确的:基础科学理论薄弱,而且大家也不想学习和把握这类“空洞”的理论。
在这类指责下,有那么一小批人去学习基础科学理论,并把自身的一知半解写成论文或论著发表出来。当时的期刊也很配合,优先发表此类理论性论文。这是第一次试图进入深水区。
但是,到了90年代,这类论文的缺陷:并非长期深入研究后的结果,而是急就章式的泛泛而论。由于没有形成系统性,也没有深刻性,在国外相关文献大批进入我国后,其理论上的浅水性就暴露出来了。在此拖累下,国内期刊被看成“没水平”也就是必然的后果。此时,国内期刊普遍的排斥理论性的深水区论文,最常用的退稿理由是“如果是几年前(或10年前)我们登”。对外文期刊的崇拜开始抬头。同时,出于职称评审的需求,国内期刊进入“职称论文”时代。
“浅水区人满为患,深水区无人问津”的局面彻底的成为了现实。第二次试图把学界推入深水区的客观背景就出现了。
到了90年代末期,设法把一部分科研人员推向深水区的努力开始了:这就是EI,SCI 论文崇拜的根本起源。这个基本态势至今没有根本性变化。那么,这个机制把学界推向深水区了吗?
成绩是肯定的:到了本世纪初,已经成功的把学界的小部分人推向了深水区的有关论题,但是他们悬浮在深水区的表面,没有进入深水区的底层。
但是,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总是有那么小批人进入了深水区。现实是:在深水区水面上扑腾的人大家看得见,而潜入深水区的人大家看不见。基于表面现象唱衰我国学界的风气也就成为时髦。
其论据是充分的:浅水区不用潜,在深水区的水面扑腾与在浅水区扑腾也看不出有根本的不同。这种论调所忽视的是:进入深水区有两条路径,一是由浅水区直接潜入深水区,一是先到达深水区水面然后再潜下去。
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开始左右2010年以后的学界。我国的期刊开始收罗深水区的论文,然而,却戏剧性的发现:对潜入深水区的论文不知所措,登?还是不登?在各种环境因素下,我国的期刊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不登潜入深水区的论文(国外期刊也对此类稿件恼火,发明了一个退稿理由“没有合适的审稿人”)。
出于对“水面上扑腾的欢,水下扑腾不了的”基本判断。把学界压入深水区“潜水”的努力就将是今后我国对学界的主流调调。
虽然目前这个态势并没有成形,但是:各类人才计划后面都在这个意义下有迹可寻。
就宏观上看,在这类压力下,高校及各类研究机构将以非常不情愿的方式、以非常被动的姿态,免免强强的、不甘心的、慢慢的去寻找深水区的潜水者。
以上态势的出现是客观的。而刚闭幕的两院院士大会的最大成果就是:以有关章程的形式被迫的默认以上的态势。
基础科学研究,在持续近30年的严冬背景下,以出人意外的方式、在出人意外的背景下,开启了自身生存的早春。
而能否由早春进入春暖花开的旺季还是有很多不定性的。
我们还是只能等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