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的科学批判是指使用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或基本的科学事实(实验事实),进行的批判,它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结果的一个组成部分。广义的看,对某些基本科学论题,如时空概念,各种各样的论点本身就形成相互是科学批判的关系。
一般地说,一个成熟的学科理论的基本标志是它能够承受各式各样的科学批判。当某些科学批判导致学科理论的局部崩溃时,它会吸纳这类科学批判的内容而改变自身,从而形成渐进式的演化。在这个抽象的意义上说,学术进步依赖于科学批判。
而一般生活上的批判概念往往是由批判者的主观概念出发的,他可以完全的不懂学科理论的內涵,也完全可以使用他认为有效的论据或方法,这类批判是一种个人主观意志的表达。
区别极端性的两者是容易的。而要区分介中性的,则非常困难。区分出一般性批判中的科学批判部分几乎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基本科学素质。而对于基本科学素质欠缺的群体而言,他们是无法识别出科学批判部分的。
如果一个群体本身就基本科学素质欠缺,那么在这个群体开展科学批判就等价于把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搞得乱七八糟。这类所谓的批判只不过是批判科学理论中的某些方面,是为批判而批判,对科学进步毫无价值。相反,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科学的进步。
在我国,对科学理论进行批判是一种时髦,很多人读了几本国外的科学批判专著就开始对科学理论进行批判,连被批判的东西都没搞明白(他们也不可能搞明白)。在社会生活中,批判科学理论已经成为抬高自身学术“地位”的有效手段。借助于这类批判,标榜自身的创新也就成为连带性的时髦。
另外,出于权力而进行的对科学问题的批判几乎是维护自身权威的工具。
结果,我国不缺乏对各个领域科学理论或论题的批判,缺乏的是对各个领域科学理论或论题的科学批判。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科学进步在我国是难于生存的(也就是说,难于发生渐进式的演化和进步)。
就社会结构性而言,高等学校的教授承担着科学批判的责任,而这就要求教授们有很好的基本科学素质。一般地说,研究生是承担基于科学批判而做出的选题的具体研究工作。由于这类基于科学批判的研究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外界认可,因此,其持续性的研究工作只能由学校教授牵头完成。
我国的高校普遍性的缺乏这种机制。这是高校科学水平上不来的根本原因。
目前,部分高校对此多少有点认识,开始容忍这类教授的存在。也算是一个进步吧。
刚写完就发现科学网上有一篇文章,李国杰院士:《“冷思维”与“炒作”不利于新技术发展》,谈的是批判的反面,热捧,其后面的基本点也是没有科学批判的压制而形成的。
基本科学素质不能普遍提高的话,科学批判就没有生存的土壤,那么,炒作、冷冻就会周期性的出现,最后科学这个词汇就可能成为忽悠的同义词。我们正面临这个风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