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目标性科研:有效运作难在那? 精选

已有 6069 次阅读 2013-1-18 12:3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目标

 

       无论人们如何评论,全球的科研投资几乎毫不犹豫的指向特定的目标,因此,现代科研活动的主流特征就是目标性科研。

       我们很少考虑的是如何有效的运作。但是,任何项目负责人也几乎毫无疑问的认为自己能够有效的运作,并获得成功。

       在上世纪70年代,给科研项目负责人写的管理类书籍很受欢迎。

       那么有效运作难在那呢?

       第一,目标性科研是以问题定位的,而不是按具体学科定位的,因此,一个特定的目标需要多学科的专家参与,从而,人员构成是跨学科的,而每一个具体人员的水平和能力是组内其它人员难于评价的,这样就以学位或论文为主来评价。这是一个全球通行的办法。

       第二,各具体子课题间进度的协调性控制,这是大难题。一个典型现象是,一个必要的中间环节的显著滞后会把某些相关子课题卡住,而这个必要的中间环节往往是没有多大难度的,只不过是该课题组无此类人才、技术,或设备而已。

       这就给按学科组建课题组矛盾,也就是说,否定了以学位或论文为主来评价的普遍有效性。

       第三,科学研究工作思想上的统一性。这几乎就没法取得,各学科背景的人员大多有不同的思论和评价方法,在课题进展碰到很大的障碍时,能否形成对研究路线的共识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没有形成共识,则每个子课题的负责人都倾向于用自身非常熟练的路线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按其所在学科来评价),而事实上并没有为整个目标性项目扫清障碍物。争吵也就随之而来,直到课题组只不过是维持形式上的完整。

       各国的普遍方法是用总负责人的权力或声望来获得科学研究工作思想上的统一性。为达成这种模式,就得搞武大郎开店的招兵办法。

从而,再次的否定了了以学位或论文为主来评价的普遍有效性。

       我国的大多数科研机构,高校课题组的建立模式是使用权力。还很少有使用总负责人的声望来获得科学研究工作思想上的统一性的课题组建立模式。

       而由于多个学科的高手有一个共同的针对目标而达成思想上的统一性,从而组建课题组的模式在我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是,要取得实质的进展,又必须是多个学科的高手在思想上的统一性下共同协作,这样,国际性的、或地区性的协同就成为各子课题组的自觉行为,科技期刊和学术会议承担了这个功能。

       这样,也就在另外一个层面上降低了对参与目标性科研的人员组成的要求,或者说是降低了对达成目标性的绝对化要求,而改变为有进展即可的评价模式,这就是科研全球化的基本点。

       我国的科研热与科研全球化趋势的扩张正好是在时间上几乎一致的,从而,给国家发展科技带来了一个黄金时代。但是,由于基础理论上的薄弱,大多数研究工作是在它人的思想上的补充性或随波逐流性的研究工作,没有形成自身的学科目标和路线。

       这就自然的产生一个困惑,投资是否合算?因为这类投资的大多数结果是做出对它国科研目标的贡献,而不是为本国的科研目标。

       这样,对国家科技目标的规划也就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论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国先后公布了国家科技目标的宏观规划,此后,也还不断的修订。

       在这样一种全球化格局下,政府要求其投资的科研成果(非军方的、非敏感的)必须公开发表也就成为一个强制性要求。

       目前的趋势是,进一步的要求网站发表,从而消除出版商的垄断性发表模式。

       这种大的全球化趋势直接的刺激了基础科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热潮,因为,站得高看的远,谁能最有效的利用这个全球化下的科研成果,那个国家就会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潜在利益,在技术发展上占便宜。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我国的以发表论文为导向的科研热就成问题了。就国际来看,你发表论文越多越好。关键在于,这类论文能否对一国达成特定的科研目标并获得相应的技术(市场)优势有重要价值?仰合是为它国达成特定的科研目标并获得相应的技术(市场)优势做出贡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654333.html

上一篇:开放系统观下的统计解释及理论
下一篇:任意性的获得与任意性的丧失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6 孙学军 何学锋 张树风 李伟钢 yunmu cly8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IP: 61.187.64.*   | 赞 +1 [4]何学锋   2013-1-19 00:38
博主的观点很有价值,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就是目标性科研的成果。
IP: 59.66.44.*   | 赞 +1 [3]dchlin   2013-1-18 22:15
三股道上的车,政府一股道,管理者(多以砖家自居,把自己作为政府)一股道,科研人员一股道,跑的方式不一样,不能交叉,否则会出人命的。自然,平行着跑,相安无事。问题的问题是真做科研的人讨不了好。这不,牢骚了哈。
IP: 61.50.142.*   | 赞 +1 [2]王大鹏   2013-1-18 18:48
谁能最有效的利用这个全球化下的科研成果,那个国家就会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潜在利益,在技术发展上占便宜。
IP: 123.125.33.*   | 赞 +1 [1]闵应骅   2013-1-18 14:56
最好是结合一个例子来讲比较好懂。

1/1 | 总计:4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4 2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