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任意性的获得与任意性的丧失

已有 3159 次阅读 2013-1-19 12:0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对我国大多数学者而言,能够大量的接触到现代数学、现代物理类的基础理论资料(主要是图书)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多数人是靠自学补上这一课的。

       由于对历史背景的了解缺乏,也对全局性缺乏了解,几乎在所有的学科中,人们都各取所需的来对本学科所使用的那部分现代数学概念或物理概念进行解释。以牺牲本质性为代价而获得了可理解性(或可接受性),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完成了“学科现代化”。在我国,这个特征特别的明显。

       这个过程中,相关学者的是非功过自有历史评说。

       本博文谈一个科学哲学问题,如题目所示。

       现代数学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这个抽象性的取得就是任意性的取得。例如,任意坐标的引入,有关方程不再针对那一个具体坐标系,而是一种坐标类。代数的运算对象也不再是具体的函数,而是各式各样的“形”,如流形。由流形引出矢量概念,再研究其上的代数运算规则,这是物理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形式。而流形概念则更为抽象了。

       但是,无论是那一本现代数学专著,作者都力图给出一部分具体学科的例子,那他们会如何给出呢?由该学科的经典理论概念给出具体例子。

       数学家的本意是举例说明我能概括很多学科的深层概念,从而,所研究的数学理论有非常大的概括性,从而获得了在很多学科都能使用的“任意性”。

       那么,具体学科的研究人员又如何来理解现代数学呢?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用某本数学专著上的针对本学科的具体例子,生搬硬套的加以扩大化理解,从而建立现代化的学科理论形式。并进一步的把本学科的概念用这种表达方式来现代化一番。

       哲学上有问题吗?有!把数学上对任意性的追求引入了本学科。有不少人天真的认为,这就扩大了本学科理论的应用范围。

       一般地说,这好象是对的!似乎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这种论证只能源于数学,是主观逻辑上的,也就是说:是形而上学的。所以,很多与实践打交道的工程应用类研究人员对此倾向深恶痛绝。我们可以理解这种心态。

       然而,客观的事实是,随着工程应用类研究课题的复杂性、多学科性、深层性的强化,又要求有一个高度综合性的大学科框架,同时,它还必须是抛弃“任意性”而是具体化的,至少是工程上可直接测量的或是可计算的。

       也就是说,到了工程应用环节,要求的是具体性。要求抛弃“任意性”。

      

       具体学科的现代化就面对两个限制:1)使用现代数学理论,但是,要抛弃其中的任意性,而对本学科具体化(工程化);2)由本学科的、可直接测量的或是可计算的、实体性概念来选择相应的抽象数学概念,加以改编,而成为本学科的基本概念。

       前一条是对现代数学的深入领会下才能达成的,而后一条是对本学科深层概念及学科全貌的深层把握下才能达成的。

       这样,学科的现代化就是在非常深刻的理论层次上的理性批判和重构的过程。

       对这个过程,数学界的批驳是“修正”原本的数学概念是不能容忍的“胡说八道”;具体学科界的批驳是“修正”原本的学科基础概念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或者说是“毫无价值的”。

       我看到这种冲突,自1970S年以来直到现在,在期刊上表现的非常突出,具体学科(应用)类期刊与抽象类基础学科期刊的连接性非常的差。缺乏一个中间地带。

       也就是说,长期以来,具体学科在本质上的现代化非常缓慢,研究工作也很少,表现为论文少。

       我国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多次空缺是与这个现象联系在一起的。

       而多数学者深切感触到的是:本学科基础理论几十年来基本没有变化,有的只不过是倒退或是重复性的说法(新瓶装旧酒)。

       具体学科的大进步难在那呢?一方面要求研究者能掌握获得“任意性”的抽象数学、抽象物理理论本质;一方面要求研究者能掌握抛弃“任意性”的本学科深层概念及学科全貌。

       两个要求是相互矛盾的。

       这个矛盾在哲学上的一般说法是: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把现代抽象理论生搬硬套的加以“实践”是把理论强加给实践,是要求“实践”服从于理论,以“理论”为检验标准。

       而以实践为检验标准就必须修订理论。也就是说,必须从本学科的真理出发修订抽象理论。而不是简单的抛弃它。

       这是高难度的研究工作。非常耗损:时间、]精力。可能还是:无功而返。

       我国对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尤其是对科学上创新性的追求,在事实上形成了推动这类研究工作的社会环境。

       但是,具体部门、具体单位如何有效的保护、支持、推动这类研究工作还没有达成共识;而具体研究人员也大都是处于热情不足的无积极性状态。

       现实情况也就如此而已。何去?何从?

       没有答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654623.html

上一篇:目标性科研:有效运作难在那?
下一篇:学术研究上的自由是真实的吗?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3 张骥 陈冬生 应行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