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科研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已有 4604 次阅读 2010-11-26 10:5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网新闻栏里的文章王元院士:交叉科学不简单 需要最好的数学家去做》中,有一段文字:

 

谈到数学和系统科学研究院即将成立的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王元提出两点意见:

 

“第一,搞数学也好,搞交叉学科也好,一定要用问题来带动,这个很重要,如果一个人脑子里已经没问题了,那么他就很糟糕了,就完了。”“但选什么问题,需要有一个战略眼光,。。。年轻人要是完全没有的话,就很糟。今天中国数学发展需要有领袖数学家。”

“第二,目标要搞清楚,现在我们的目标被转换掉了,将一个不是目标的东西偷换成目标。这句话怎么讲?数学家由问题带动,我的目标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推动或改进;现在的目标是什么呢?中学生的目标就是考进北大、清华,进了研究领域后,目标就是当教授、院士,这不叫目标啊?一个人如果将这些东西当目标,就不配做一个数学家。”

 

对第一点,王院士给出了几个例子。分析下来,他的问题一词所指的是学科中的某一类论题。要把这类论题归结为某种核心性的东西,这是很模模糊糊的,想把它们理清,这就成为一个科研选题了。

在这个意义上,提炼出问题本身就是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一个人所提炼的问题的提法是否反映了学科中的本质问题?是否是学科中未能解决的关键问题?等则决定了其相应的研究工作的价值。

而要达到这个深度,除了广泛性的阅读(学习,研究)和深入的思考外没有别的途径。

 

如果只满足于提出问题,一看难办,就离开了,则研究工作也就停下来了。等待别人去解决问题。

 

因而,要有一个目标。解决某些问题。

而如果要解决某些问题,则要把学习,研究和思考持续下去。学什么?研究什么?等也就围绕希望解决的问题而有所为有所不为了。

 

能否解决问题还不一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所收获的。

 

就群体来看,阅读(学习,研究)是继承前人成果的关键,而即便要做到这一点,也得有学科性眼光。在这一背景下发表论文的目的就是公开自身的点滴收获,期待能被他人继承。由此,就形成一个群策群力的局面。这样,问题迟早是会解决的。

 

而一个人如果迷上了某类问题,又力图解决问题,则必须持续的研究和持续的学习。因为这是唯一途径。

 

因而,科研和持续学习的动力是学科性问题带动的。

 

一个人如果迷上了某类问题,又力图解决问题,则他的阅读性选择是很特殊化的。此时,他所能接触到的文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个人命运。

另一方面,他解决问题的路线也会是很特殊化的,至少在某些方面是如此。因而,交流渠道的好坏也将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他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好处是:文献的可得性和交流渠道的大改进。因而,在互联网时代,能有更多的人加入群体。这样,宏观上,力量也就更大了。因而,利用好互联网是必要的。

 

我个人的感触是,在科研上如按照王院士给出的路走的话必须有非常坚定的意志。对这类研究工作,环境是很不好的。因而,不要希冀外部的认可。能找到一个角落,悄悄的持续下去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如果这样的人不识相,非要在显要位置发表他的点滴收获并希冀得到环境的认可,则只不过是自取其辱。

    对这一点,如按照王院士给出的路走的话必须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387594.html

上一篇:学术批评: 锋利的双刃剑
下一篇:论宋文淼研究员的电磁场理论研究工作
收藏 IP: .*| 热度|

4 彭思龙 唐小卿 唐常杰 张玉秀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