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论宋文淼研究员的电磁场理论研究工作

已有 7354 次阅读 2010-12-26 16:0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电磁场理论

 

       刚完成一项对我来说很要紧的研究工作。

       联想到对我的研究工作有所影响的国内学者,也就想到了中科院的宋文淼研究员。

 

宋文淼研究员(已退休)在电磁场领域是老资格了。在本科学网上有博客,读者直接查看。

 

他的代表作是:

[1] 并矢格林函数和电磁场的算子理论,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2] 现代电磁场理论的数学基础矢量偏微分算子.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 电磁波基本方程组(现代电磁场理论的工程应用基础),科学出版社,2003

 

如果读者以标准教科书(国内本科及研究生用)为评判标准,对这几本书评价高不了。

 

如果读者以学术专著(国际性的)为评判标准,对这几本书评价也高不了。

 

但是,如果读者的确很深入的研究和应用过电磁场理论到实际工程问题,并关心结果的精确性,就会对这几本书有所赞赏。

 

但是,有所赞赏并不等价于信服。

 

事实上,宋文淼研究员力图在博文中进一步的论述其思想。

 

在我看来,无论是他的论著还是他的博文,都不能讲明白。为什么?

 

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可看PRMPR上的相关论文,就会发现,几十年来,类似的、对电磁场提问的论文也没有讲明白根本问题。

 

因而,一个结论就是:看来电磁场的确有内在的问题。

 

一个人一旦建立了这种信念,就会打开心灵深处的去看有关文献,去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情绪。如果是这样,你就已经踏上了电磁场研究工作的征程。你也就会看到,几十年来,几百年来,失败是多么容易,而成功是多么渺茫。

 

如果你是开放的头脑(清醒),上面的事实只不过是说明,经典数学的矢量场理论体系肯定无法把你带到成功的道路。

 

好,学现代微分几何场理论。你会很振奋,感到答案就在手边,但是,一旦伸出手去,就会发现,答案就像是幽灵,不见了。

 

国外在1980-2000S年代的研究工作就是上面那样的。现在,已经吓倒了一代人,没几个人敢想敢干。

 

问题的核心是已经确认了:1)物理上,电场矢量和磁场矢量是物理本质不同的矢量,不能直接相加。2)数学上,电场矢量和磁场矢量是有不同的微分结构性的,因此,也不能等同(或说直接相加)。

有关论著很多,一本国内发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是:John Baez & Javier P. Muniain. Gauge Fields, Knots and Gravity. World Scientific, 1994

随着该系列图书主编Louis H. Kauffman的退休,近十多年来,这个领域已经很冷冷清清了。

 

宋文淼研究员的论著在数学表达上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但是,在形象化上还是有特色的。这可以作为:中外研究工作差别的典型示范案例。

 

我感到:要解决问题,仅在电磁场框架内是毫无希望的。正如宋文淼研究员在播文中流露的感觉,必须在大的、物理学基本框架内来解决问题

 

换句话说,学30年,做20年。运气好的:20+30=50岁左右完成对物理学基本框架的领会,叠加上20年的实践经验,在50-70岁间出结果。运气不好的:20+30=50岁左右完成对物理学基本框架的领会,再加上20年的实践经验,在70-90岁间出结果。

 

要想缩短时间,就必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节省20年,也就是说:运气好的:20+30-20=30岁左右完成对物理学基本框架的领会,叠加上20年的实践经验,在30-50岁间出结果。运气不好的:20+30-20=30岁左右完成对物理学基本框架的领会,再加上20年的实践经验,在50-70岁间出结果。

 

结果是对还是错无关紧要,因为这就是科学进步的历程必付的代价。

 

宋文淼研究员这一代人才的时代悲剧在于:他几乎无法把(-20年)的好处给出去。也就是说,即便是要找人站在他的肩膀上,别人也不干或根本就在他的肩膀上站不住脚。

 

什么叫悲哀?

 

在结束前提一句:我国高校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培养出很多能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人才。而我国的成名科学研究者的最大悲哀在于:奔学问来的弟子少而又少,就是偶然碰到一个,人家也未必愿意站在他的肩膀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397673.html

上一篇:科研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下一篇:创新案例评论:一次失败的梳理
收藏 IP: .*| 热度|

3 鲍得海 杨华磊 hahabaicai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