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科学类文献,如现代数学、理论物理,其文风的平淡是突出的。读此类文献,乏味。它们的优美是体现在抽象结构和逻辑思维上的,但就文字形式而言,平淡。
这类文献有一个基调,不使用情感性的副词(或形容词),或是修饰性短语,或是语句。尽可能使用“陈述句”。而且,尽可能使用规范术语。
而报道类文献则总是明确的或是隐含的告知读者,这是“重要的”,或是“创新性的”,或是“首次”,或是“革命性的”,或是其它暗示。
这类暗指是借助于使用情感性的副词(或形容词),或是修饰性短语,或是语句来实现的。尽可能使用吸引读者的词汇或句型。采用对比的方法或结构,力求突出,或论证本报道的“独有色彩”。
这类情感性的副词(或形容词),或者这种结构,文风的论文被称为“Self-boasting”。
广告式论文出现在期刊上正常吗?就目前的现实而言,出现在技术类期刊上是很正常的。偶尔出现在专业期刊上也不会令人感到太意外。
我们看到的是,在期刊量以及发文量巨大的当代文献中,这类广告式论文越来越多。
何谓广告式论文呢?它的行文结构的特色是:先引用名人的断语(部分句子)作为论述的基础出发点;再使用情感式语句,或是否定、肯定的二值逻辑,形成一个判决链条;选择性使用其他名人的语句来论证二值逻辑取值的合理性;最后达成预设的结论(广告的目标词语,或称述)。
为何广告式论文在持续增长呢?这是在数字化革命以后的现象,人们对于科学论题的论述越来越依赖于数值模拟给出的“现象”,越来越借助于各类“现象”间的直观关系来建立“因果关系”,尽可能避免使用数学推演式逻辑,或是用数学公式来论述因果关系(函数关系)。
为了突出“现象”与“现象”间的对比度,感性的副词、形容词、以及此类句型结构大量的出现。
这表明,借助于计算来进行科技研究的方法(数值模拟方法),由于其论述的需求,会在不知不觉中,以“很自然”的形式大量的使用情感式副词、形容词,或夸张语句。在此类文献的自我演化中(持续40年),最终到达了广告式的程度。
在科技文献中,研究手段和展示研究结果的需求决定了文风。由于缺乏严格的数学函数形式的判据,而是越来越多的依赖于数值判据,或是依赖于文字称述局,夸张或贬低式修饰性词汇就理所当然的登场。
在很多期刊对于“创新性”、“读者兴趣”,“引用”等因素的文章格调追求下,修饰性词汇、语句、结构的使用是越来越普遍。从而,期刊的“商业竞争”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广告式的文风。
最后,由于论文对于升职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Self-boasting 好象是成为理所当然的文风。
在科学学研究者中,这种广告式文献的数量剧增被看成是“文献的极端发散性”,而且认为,这种发散性的扩张会导致科学理论进步的极端缓慢(被淹没)。
就流体力学文献看,这个科学学研究预测的现象的确发生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