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高绪仁膝肩髋关节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XurenKnee 膝肩髋关节关节镜、关节置换、截骨矫形方向专攻

博文

什么是肩袖损伤的PASTA损伤?如何精准定位PASTA变全层?

已有 3480 次阅读 2020-2-8 11:00 |个人分类:听高绪仁讲肩关节那些事儿|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肩袖损伤, 肩袖撕裂, PASTA损伤, 手术, 高绪仁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0年2月8日周六。欢迎您来到《听高绪仁讲肩关节那些事儿》第289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坚持的事情开心做!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没有天生的专家,为了我们的患者,唯有每天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实践和提升。相信持续的力量,将每天的平凡逐渐变成不平凡,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0.jpg

   上图:2020年2月7日周五上午,膝肩髋关节关节镜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及康复专家高绪仁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医附院)暨徐州二院骨科膝肩髋关节专家门诊为肩关节疼痛肩袖损伤患者进行诊疗。

     今天有人问我一个问题:“高主任您好!什么是肩袖损伤的PASTA损伤?如何精准定位PASTA变全层?”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作为一名肩关节爱好者一定要对肩袖损伤的各种情况了如指掌。

7.jpg

     PASTA损伤(PASTA lesion)是Partial articular-sided supraspinatus tendon avulsion lesion首字母的简写形式。翻译成汉语就是冈上肌肌腱关节面侧的部分撕脱性损伤。

1.JPG

     冈上肌肌腱关节面侧的部分损伤主要涉及到了腱骨结合处(足印区的损伤)。

     张力和剪切力导致了冈上肌肌腱在足印区附着点附近分层样撕脱伤。

      单纯修复关节囊测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办法。但是由于修复后张力不均问题,往往效果不佳。

      所以部分损伤变全层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方法。

      但是为了提高部分损伤变全层的定位精准性,可以采用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肩关节专家John W. Sperling和Diane L. Dahm医生介绍了双PDS线法定位PASTA损伤的位置。

    2.JPG

     上图:磁共振显示一个肩袖损伤的PASTA损伤。

3.JPG

     上图:穿刺针带线确定PASTA损伤的前缘。

     4.JPG

    上图:穿刺针带线确定PASTA损伤的后缘。

5.JPG

    上图:再从肩峰下观察就可以精准定位PASTA损伤变成全层的精准位置。

   “借问肩痛去哪里,路人遥指高绪仁”。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肩关节的问题,欢迎您登录高绪仁好大夫在线网站进行咨询!网址链接https://gaoxurendr.haodf.com/谢谢!

10.JPG

    高绪仁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骨科关节病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高绪仁膝肩髋关节医疗组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关节外科膝肩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与关节镜手术品牌专家



4.JPG

参考文献

Sperling JW,Dahm DL.Double suture technique to delineate PASTA lesions.Arthroscopy. 2006 Jun;22(6):681.e1-2.

Simone Waldt,Klaus Woertler.Measurements and classifications in musculoskeletal radiology.Georg Thieme Verlag KG,2014. 


关键词:肩袖损伤 肩袖撕裂 PASTA损伤 上肌肌腱关节面侧的部分撕脱性损伤 手术  高绪仁  肩关节疼痛 肩关节疼痛的 原因 肩膀疼肩痛不等于肩周炎 肩周炎 冻结肩 肩关节粘连 肩袖损伤 肱二头肌长头腱 炎症 损伤 撕裂 肩关节镜微创手术 反式人工肩关节及置换手术 中国 江苏 徐州 肩关节专家 听高绪仁讲肩关节那些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9-1217547.html

上一篇:什么是肩袖损伤脂肪化退变(脂肪浸润)的Goutallier分期?
下一篇:什么是肩袖损伤的Rim-Rent撕裂损伤?
收藏 IP: 49.8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