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当前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种种误区 精选

已有 27121 次阅读 2014-10-20 16:14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成果, 误区, 转化

中科院最近一直在进行各种改革的尝试,正在进行摸索的是“率先行动计划”,但是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很多人还不明就里。所里前不久到各个课题组进行了摸底谈话,我也就个人的一些意见进行了交流,其中就谈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我们有一个鲜明的印象就是中国最近几年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增长速度很快,至少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上的论文增长很快,但是就我们周边的情况来看,这些成果似乎和实际社会之间还没有多大的联系,我们单位每年也产生了大量的专利,但是这些专利被购买或者被利用的比例非常低。这不是我们一个单位的现象,这是整个中国科研界的现象,大量论文产生,但是没有对生产实践产生直接的影响,大量的专利诞生,但是没有真正被使用。于是,我们可能就怀疑是不是成果推广的问题,或者是所谓的转化的问题。就我个人粗浅的感觉,这里面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被认真思考。从科学研究的所谓成果,到产品,到商业,需要很长的一个链条,我们在这里每一个环节上都似乎不够完善。下面几个方面问题值得讨论。

一、科研成果是否具有转化的价值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科研成果并不具备转化的价值。我们尽管发表了论文,但是这些论文中提出的原理或者算法或者方法可能对生产实践无法产生预料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科研过程中脱离应用使得成果没有可转化的价值

 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本来就应该立足应用需求进行研究,但是由于大多数科研人员没有和应用一线的紧密联系,使得所研究的所谓科学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是自己构想出来的,这些构想出来的问题往往跟实际情况有较大的距离,不是超前太多,就是条件限制太大,在实际中不会出现。理论上为了好看,为了能够求解,往往我们会增加一些约束,但是如果脱离实际纯粹为了理论方便可能就会出现没有意义的所谓理论成果。有些情况下,我们设想的应用场景跟实际需求不一致,导致当前不具备应用的可能性。这些原因从根本上就确定了成果的价值就根本不是应用,而是科学训练或者智力训练的需要。

 另一方面,科研成果的不系统性使得成果不具备商业转化价值;

 我们做科研往往瞄准一些热门的方向,包括国家的所谓重大需求,这就使得我们经常需要在热门领域中尽快的积累一些成果,但是一个具体的应用需要的是整套系统的解决方案,而这些方案中有些环节并不在热门领域中,这使得许多科研成果成了空中楼阁,没有其他配套的技术作为辅助,某些看似先进的技术其实等于给有实力的国际大公司做了嫁衣裳,自己没有收获。

 第三方面,科研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工程经验或者能力,科研成果可能在实际中无法实现。许多成果表现为算法,现在的算法越来越复杂,以至于普通的计算平台根本无法达到快速的计算。这就使得这样的方法不可能在一些便携设备上得以实现,而有些时候我们还恰恰设想这样的算法会在移动平台上应用。这种不且工程实际的算法不会有人使用。

二、科研成果是否由持有人转化

 很多时候,我们希望希望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能够给自己带来一些经济利益,希望自己去做成果的转化,但是实际情况并不理想。技术成果持有人直接进行成果转化的效果往往不理想。主要的原因在于将一个成果工程化的过程和一般意义上的科研过程是很不相同的,长于理论和算法研究的课题组往往缺少长于工程实现的人员,这就导致这些成果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比较原始的状态,比如还处于概念和理论阶段。如果要将这些概念或者理论实现,需要大量可行的工程方案配套,大多数情况下,一般的课题组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三、科研成果转化中自然人和其单位的关系

 在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果持有人和所在单位的关系。我们国家把在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而产生的成果定位成职务发明,该成果的转化需要征得单位的同意,并且单位具有主导权,而实际发明人本人的利益则很小单位的参与使得成果转化的过程变得复杂,最终可能导致成果转化的失败。

案例一,一套技术即将成熟,有些企业也前来咨询合作,单位出面跟企业谈合作。由于一般科研单位缺少起码的市场规律的认识,以及单位对于科研成果转化效益的定位不在商业价值而在于单位的其他效益,这就导致在合作谈判的过程变得非常艰难,最终谈了多家合作意向,最终由于单位要价太高而作罢。

第二个案例,一项技术可以进行转化,也有相当实力的企业进行的投资,但是在最终形成的合作组织中,技术成果持有人既不是管理者,也不是单位利益的代言人。该持有人在转化前后仅仅是拿到了一点点额外工资,这和几千万的投资相比,持有人无疑问是很受伤的。

这种对成果转化抱着吃一顿可以管饱几年的思想在很多单位都有,看到有人投资,巴不得使劲要价。实际上,市场上对于不同类型的技术有其自己的规律,脱离实际的漫天要价只会让投资人觉得单位不懂事。如果技术持有人最终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或者好处完全不成比例,这样的转化也不会持久。

我非常赞成一位前辈在另外一个单位做领导时候的说法,他说,应该鼓励科研人员拿着成果进行转化,单位可以不要任何股权或者其他利益,只要这个技术在中国被转化,就算是对得起国家的投资,否则过几年,大多数技术都没有任何价值,与其无谓的浪费,还不是放开进行转化。这方面我们的转化政策还有很多路要走。当前这种看似为了保护国有资源的做法才是最浪费的做法。论文都可以开放获取了,专利或者技术能否开放转化呢。

四、企业是否具备转化的能力

 我们这两年听到很多声音,关于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于是我们就希望把科技成果的转化主体放在企业一边,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乐观。

对于大型国企,一般情况下都有自己的所谓研究机构,其人数和规模都很大,可是自己没有研发能力,甚至做技术转化的能力都没有。他们喜欢做甲方,直接采购是他们的主要行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从业人员的素质往往不够高,很多工程人员可能不能理解所谓前沿成果,让他们直接转化是很困难的。很多企业就希望直接购买一个能用的所谓技术,拿来就成产加工成产品,或者简单的包装就可以变成挣钱的产品,这些思想在很多企业需求的新技术的时候经常出现。所以,企业购买所谓的专利进行深度开发在中国的当天还不是常见的现象。他们期望值太高,缺少必要的团队,都阻碍了企业作为转化主体的价值。

我的一个学生在一个大企业,他们需要一些技术,也都是我们单位很多课题组研究过的,有不少的论文,但是我跟他们说,这些论文并没有转化为直接能用的软件或者硬件,你无法直接购买,最好的办法是成立一个转化企业或者部门,做产品化。当然这样做,代价就很大,需要投资,需要时间,在现在浮躁的社会中,很多人不愿意这样投资。

五、科研和生产实践之间是否有良性循环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到的依然是科学研究单位和社会生产实践单位之间本质脱离,即便有个别技术被转化成功,获得的价值很小,而购买技术的单位并没有持续投资使得本来是先进的技术逐渐变成了落后技术,科研和生产时间的良性互动并没有形成。一方面,科研人员希望获得企业的资助,但是自己不努力接近企业;另一方面,企业抱怨缺少高大上的科研成果,但是自己不愿意组建高水平团队进行深度成果转化,也不愿意持续投资一个研究团队。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只要继续存在,我们的所谓成果转化都是一句空话。

总的来说,科研成果是一个国家花了很大代价而产生的,包括经济代价和人力代价,如果技术不能进行有效的转化为社会生产力,那么国家的成本就非常高。我们国家在科研成果转化上既有科研人员的科研方式的先天不足,也有政策体制僵化的障碍,更有企业自身能力不足以消化所谓成果的缺憾,还有企业缺少长远眼光,不愿意持续跟踪带来的短视效应。上述问题有些可以短期内解决,但是更多的问题还只能寄希望于教育更加合理,社会人才流动更加科学,社会技术流动形成回路等诸多方面问题的综合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较长时间,不管我们如何焦虑,发展的规律不可跨越。

silong.peng@ia.ac.cn

2014.10.2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837190.html

上一篇:生活:恶人是如何产生的与人性的逆向恶化
下一篇:大力鼓励科技人员创业,破解青椒困局
收藏 IP: 159.226.181.*| 热度|

44 武夷山 姬扬 周健 关法春 徐旭东 许培扬 黄永义 秦占杰 张文增 靳强 曹聪 吴桂生 胡瑞祥 武川 魏武 韩健 朱朝东 文峰 张德元 陈楷翰 彭振华 刘俊华 徐晓 杨顺楷 闫尊强 王同心 梁洪泽 李世春 刘庆彬 郑小康 闵应骅 汪晓军 邹谋炎 金拓 邱嘉文 张建武 陈儒军 田义军 张弛 eastHL2008 shenlu wgq3867 zjzhaokeqin jiar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5: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