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国家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大发展时期。无论从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科研能力的提高以及科研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过去的30年来,都取得了瞩目的进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我们国家的科研依然让人感觉不如人意。中间走了不少的弯路,政策也有跟不上时代的地方。但是最让人觉得不舒服的是科研道德的下滑。什么是科研道德,可以参考百度百科的“科研道德”词条,我觉得总结的很全面,我就不再多说,这些因素在现阶段起得作用是不一样的,个人以为,现阶段影响中国科研道德的有很多因素,下面是个人的一点点理解。
一、历史的遗毒
那天跟朋友吃饭聊天,我跟他们谈到了几个令人吃惊的现象。例子一、有一次,我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个倒票黄牛,谈的很多。他很高兴的告诉我,因为他当了黄牛挣了钱,结果他们一个村子的人都跟着他出来当黄牛,很多也都挣了钱,他成了这个村子里的大救星。例子二、某省某县全县都在造假,假古董,假文凭,不一而足。有一次,在巴黎路过,跟学生在塞纳河边上散步,看到有个西方人好像个画家,用架子挂出来不少的小幅风景画。这个学生动心,想买几幅,我说你可小心,这些可能不是出自画家之手。早在国内,就听说,塞纳河边的很多小幅画来自于某省的专业村。这边拍照传回国内,用流水线的方式,手工绘制成批量画作,几天后就到了巴黎。这个当然也没什么,但是没有哪里写明说不是那个画家自己画的。例子三、据报道,一些蔬菜基地的村民,自己吃的菜需要另种,而不吃供应给大城市的蔬菜。例子四,最近打掉的广东陆丰的区域性的制毒团伙。
上述四个例子都说明一个现象,中国老百姓为了发财致富,往往有两个现象,一是无所畏惧,什么都可以做,另一个是区域性和群体性。这些人明知道做的东西不是假的,就是有毒的,或者是违法的,但是依然集体一起做。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奇怪的现象呢?我以为这是历史的遗留。中国历史上,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恐惧心理。做官的可能因为小事得罪了权贵,一夜之间,全家入狱,从荣耀走向毁灭。老百姓遇到气候不好的年头或者遇到国家有事就可能会被饿死。中国历史上真正和平稳定,让老百姓温饱有保障的年代并不是很多。这种危机感通过每一个家庭的口耳相传保留至今,也就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系列让人遗憾的特点:保守,短视,自私等。
这些历史形成的集体心理缺陷影响了我们每个人,当我们从事科研工作的时候,我们不自觉的在运用这些心理。于是,我们有现在很多科研乱像。我们虽然经过了更多的教育,但是我们骨子里并不比那些没有受到过多少教育的老百姓显得更加高尚,有时候甚至做得更错,走得更远,因为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国家资源。
二、人文的缺失
中国的教育内容关于人文的教育是非常不够的。所谓人文其实就是重视人的文化,研究人的问题,讨论人和自然的关系等。我们的教育内容僵化,枯燥难懂,只有一端,而没有其他。不丰满的教育导致人文残缺的人群。不尊重他人,因为不懂他人。不重视集体的利益,是因为不知道一荣俱荣的简单道理。不顾一切是不明白明天总会到来。看看我们的土豪,看看那些炫耀的官员,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缺失的典型。我们的学生平时不大看人文相关的书,除了必须的专业书或者文献,其他都是网络上泛滥的YY小说。这些小说除了浪费时间,还会把人引入不切实际的亢奋中。世界上还没有见过有中国的网络上那么多的穿越小说,言情小说(也有称为种马小说)。这是中国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的欠缺造成的。我们没有教给学生真正好的东西,或者提供的还不够,他们似乎还抵抗不了这些真正低级的文化。一个只见过一个树种,没有见过真正森林的人,是无法鉴别好坏的。
三、社会的氛围
我们的社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在类似的阶段,不管是哪个国家,都是乱象丛生,不管是美国,英国还是法国。好比孙悟空带领猴群刚进了水帘洞,每个人都在抢属于自己的那个盆盆罐罐。这就是中国的现状。我们处在这个社会氛围中,很多时候会不自觉地受其影响。由于焦虑自己的前途,焦虑自己的发展速度,不自觉地就想走一些捷径。但是科研有其基本规律,社会终究会回归其公平之本相(当然,如果社会不能回到正常的公平,可能就意味着集体的动荡)。我们的很多捷径正在破坏我们自己期待的那个生态。
四、制度的缺陷
我们国家虽然经历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还是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正如前面所谈到,我们的社会如果不能给大多数人提供可以期待的前景或者保障,那么每个人都会焦虑,就会不择手段。在农村还有一个现象,那就是互相比较,你盖了好房子,我也要盖,甚至还要更好。我们村就是个典型,不管是哪一家,不管真有钱,假有钱,都要把房子盖的很漂亮,哪怕负债累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中国的农村社会还没有摆脱互助型的原始状态。由于缺少社会保障措施,大多数农村人的生活依然没有真正的保障。他们需要一个社会关系网来让自己增加一点点保障,包括亲戚朋友和邻居。如果一个村民让人感觉没有能力,甚至表现的很贫穷,那就可能让人看不起,于是在传统的社会保障方面就会比较薄弱。一个人的疾病就可能让一个家庭从此陷入债务的泥潭。但是,这种虚荣式的消费是一种真正的浪费,那些钱可以用来改善生活,而不是造那些几乎不怎么居住的房子。我们的科研人员似乎跟他们差不多。不停的建立所谓圈子,不停的买房,不停的消费。实际上都是在向自己潜在的盟友证明自己,以期待未来某一天的互助的可能性。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保障到位了,也许我们就不那么着急的去表现自己。
中国科研道德的下滑,不完全是科研人自己的问题,也是个社会的问题。从官员,学者,到百姓,都是这个有着几千年文化的社会一份子,在这里面,我们既有历史带来的优势,也有包袱,我们发展了,既有进步的一面,也有很不足的一面。但是,如果作为知识分子的精英失去了自我(费希特语,见《学者,学者的使命和人的使命》),那么这个社会还怎么进一步发展呢?还怎么去让我们的后代有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呢?当我们不顾一切的获取自己利益的时候,我们恰恰在给我们的后代铸造一个不和平的社会。当我们弄虚作假的时候,将让我们的后来者在一个豆腐渣工程支撑起来的大厦中生活。为了子孙后代更好的发展,我们更应该审慎的走自己的路。
silong.peng@ia.ac.cn
2014.03.0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