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从信息科学看中医药的机遇与挑战

已有 7824 次阅读 2014-2-3 08:19 |个人分类:读书偶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医药, 信息科学, 机遇

这几年,人将近中年, 身体出现了各种亚健康的症状, 既影响了生活感受, 对工作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于是求医问药, 读书自解, 凡是能够采用的手段基本上都尝试了, 最近感觉小有成效. 在此过程中,读了一些中医药的书, 包括《黄帝内经》,也读了一些中医药科普的书,如刘力红的《思考中医》,罗大伦的《古代的中医》以及后续的书。前几年也开始做一些工业过程检测的课题,与天士力集团有五年的深入接触,认识了很多中药界和食品界的朋友,与他们的交流也有些耳濡目染,得到了一些关于中药和食品方面的知识。当然,无论如何,我都只能算是被科普的对象,我是从事信息科学的研究的,总是思考,中医药和信息科学的关系。最近也在准备一个项目的文档,就想到了如何从信息科学角度看中医药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个新问题,从国家973项目,基金委的重点和面上项目,到中科院的先导专项,都有大量与这个话题有关的项目存在,但是中医药到底需要做什么问题,信息科学有哪些可以借用的地方,这些问题很少有人客观的讨论。本文无关于中西医的科学与否,仅仅讨论我们该做些什么。

  中国文化是灿烂的,但是留给我们的除了大量的哲学和文学作品之外,可能中医药是最大的遗产,哲学不是独一无二的,相反,西方的哲学有更深入的思考和发展。文学也是中国有一定的特色,而非世界之特殊,但是中医药确实是其中的奇葩,世界所未见,迄今还有很多科学人在争论中医的科学与否等问题,这说明,这个问题值得讨论,也是必须讨论的问题。就我对各种资料的理解和简单浅见,我觉得,我们说的太多了,做的太少了。中医药的现状如果说不好,那只能说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失职造成的。中医药有太多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未来若干年也许就成为世界热门的科学问题。中医药的文献浩如烟海,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但是从目前信息科学的发展来看,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开始研究的课题,我也就个人的理解作了如下讨论。

 中医药是不分家的,总的来说,大体可以分为几个大的问题: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针灸和中药等几个大的方面,每一个方面似乎都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讨论,事实上,当前也确实有很多课题围绕上述问题正在展开。

 一、中医基础理论: 这个部分是中医的关键部分,也是最令人迷惑,最容易被攻击的部分,因为迄今为止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主要体系表达为阴阳五行,借助于易经等经验哲学的思想演化而来的一套独特的理论表述体系。从表现上来看,这些理论体系和现代科学没有共同语言,尤其是五行说,似乎早就被西方所诟病。就我个人理解,中医的主要基础理论的目标都是试图描述人体的整体运行规律,尤其是重要的身体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和彼此影响关系,至于阴阳和五行,仅仅是一种古代的语言。而西医则侧重于局部的理论。总体表现为,西医头疼医头,中医头疼可能从脚开始治疗。 中医的这种系统行为的观察和总结,尽管语言不符合现在科学的潮流,但是从经验看,很多结论可能是有价值的。

    从系统角度看,人生病无非两种可能,一种身体零件毁坏或者彼此不协调,第二种是外部来的干扰,如病毒和细菌感染西医过于微观,对于病毒和细菌认识比较清楚。中医对于病毒和细菌感染的认识肯定不如西医(但不是说中医不知道使用抗病毒和杀菌药物),但是对于五脏的运行和彼此影响应该是比较深入的。去年5月份,我去台湾参加了由台湾科技部门组织的一个信息科学和医生联合举办的研讨会,会上有很多来自于台湾著名医院的执业医生和资深研究人员,也有从哈佛医学院赶来的西医研究团队。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其间遇到了哈佛医学院的一个团队,这个团队研究人体的节律(human rhythm),这个课题试图从人体的各种现有信号探测方式得到的数据,分析人体的运行规律,比如一个人的每周活动周期性,每个月的周期性以及每年的周期性,另一方面,也试图理解每个内脏的活动的规律。这个课题和中医的总体思路是一致的,当然这些研究都可以对未来的医药发展有很好的作用。比如,研究清楚一个人的内脏运行规律,可能对医生的用药产生较大的作用。我们过去吃药,总是每天吃几次,每次用量固定。这是不科学的,每个人的体重,状态,病情,发病原因不同,这些药都用固定的方法吃,不是疗效不好,就是副作用太大。比如我们吃药治疗心脏或者肝,可能需要根据具体个人的心脏或者肝的个性化运行规律进行用药,而不是都在饭后用药。因为那个时候,可能用药对于治疗目标并不有利。这个例子表明,西医也看到了当前西医的总体不足,而这正是中医早就在讨论的问题。

    因此,我们就可以从信息科学角度进行大量类似的研究。比如,按照黄帝内经,五脏在24个时辰和一年四季的运行规律,我想这对于每一个人肯定有差异,这需要我们能够快速检测出具体一个病人的主要器官的运行状态和规律。现在的检测基本上以静态为主,有些已经开始做动态检测,但是还远远不够,这说明,现代医疗仪器还远远不能满足研究中医所讨论的整体系统规律。关于中医的基础理论,我想可以短时间内对其结论进行科学解读和验证,并且补充其中的不足之处,如不够清晰,或者有些牵强的毛病。


二、中医诊断学:与西医诊断相比较,中医的诊断的手段是非常原始的,这种原始性限制了中医的发展和使用。中医基本上依赖最粗浅的表观和病人自述来诊断,这不是医生非要如此,而是我们的医疗诊断仪器的研制严重落后于治疗的一种表现。基金委这几年资助了一些计算机辅助诊断课题,如舌象诊断、脉象诊断等,其中,由于舌像相对简单,课题做的相对深入。但是这些课题都有一个小小的不足,在于都试图通过一种诊断方法直接确定疾病,这是不科学的大多数疾病并不能通过某一个部位来进行精确诊断,还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相对于舌象,脉象是最复杂的。我在台湾也见到了一个大学教授制作的诊脉机器,看起来还比较粗糙。无非是用机器接触代替老中医的手指头,过程和解读方法和中医是吻合的,无非是三个位置,三种取法。就我看到的书给我的感觉,能够精确的使用脉象的中医是非常少的,这说明,这个至关重要的诊断手段掌握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当然,这也告诉我们,通过对于脉象的研究,可以得到很多人身体的信息,远远不是血压那么简单。关于脉象的研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个难题。

   除此之外,中医还应该拓展诊断手段,除了现在西医的常规检查手段之外,还应该有很多关于人整体特征的检测仪器值得深入研究。比如,人体节律检测仪,五脏状态检测仪,以弥补中医大多数情况下,仅仅依靠诊脉来的要更科学和更合理。


三、方剂学:根据看过的书,中医的方剂学是非常发达的,但是中医的处方是最难于让人理解的,主要原因在于,同一个病,可以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个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同时,也由于考虑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方剂的变化等,这给中医的方剂学带来了灿烂的遗产。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尽管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病都可以用现有处方解决,可是我们就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子。有时候甚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我由于长期饮食习惯造成的胃部不适,尝试了各种方法,最终有些药不起作用,有些有些作用,但是会引起其他问题,有些就作用明显。这都表明大量的中药方剂使用起来是多么困难。同时,还有些药方有假的组分,古代有些中医为了迷惑同行,故意添加组分,甚至药引等,这种神秘化除了偶尔对于心理学上的作用,大多数需要甄别甚至剔出。这方面信息科学能做的可以做点药方的数据挖掘,研究几十万种药方之间的关联。这个课题据说有人早就在做了,但是没有见到对病人的应用。


四、中药学:中药学本质上和方剂学是紧密结合的,但是方剂学重在挑选药物和确定比例,而中药学则要研究药物的特性、炮制的方法和饮用的方法。这部分由于有饶毅等人作了科普,我就少谈一点。其中有一条可以深入谈谈的就是中药生产过程现代化。中药生产过程在若干年以前还是非常原始的,仅仅是将传统的药罐放大为生产线。这和现代药物生产的理念是有很大差距的。迄今为止,都还没有复合现代药物质量要求的中药生产完整的生产线。这其中最大的难题在于中药只知道去掉什么,不知道什么是需要的。这就导致生产过程的简单化,生产过程大都依赖经验工艺参数。但是药材本身是变化的,年度的气候变化,产地的不同,都导致药材质量的巨大差异。可是工艺参数是不能大变的,导致药的成品很难保证质量均一。这是目前中药生产最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而这个其实是个生产过程分析和优化控制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早就有许许多多课题和人员在研究,但是目前进展并不理想,距离最后的解决还差得很远。


五、针灸:这是中医的一个奇葩式的治疗方法,吃药治病的方法别人都有,唯独针灸是中医的特色。而针灸的机理迄今是不清楚的,脉络的存在与否依然有争议,即便如此,很现实的西方人已经接受了这个不科学的治疗方法。但是针灸如果没有中医理论作支撑,就变得漫无目的,也会变得毫无用处。因此,研究针灸的机理,深层就是研究中医的基础理论由于针灸诊断的复杂性和不同医生之间的差异性,信息科学在这方面还刚刚开了一个头


总的来说,中医药有其独特的角度,是西医和西药的另一种角度的尝试。这些年虽然说了很多中西结合研究,但是如果没有信息科学和仪器科学的大量介入,中西结合仅仅就是个口号。当然,中医的诊断缺少微观的生物学支撑也需要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尽管如此,从最近西方医学面临的抗病毒窘境可以预测,中医整体微调式的治疗是非常有前景的,西医这种强势的外界介入式治疗也许很快就走到了尽头,那时候,可能全世界都在研究中医的那些古代文献,看看还有什么规律可以借鉴。世界变化是非常快的,我们现在认为可笑的事情,也许几年后就能够看到。作为中国的科研人员,我们庆幸能够在这个阶段,可以有机会做一些有意思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文献是用母语写的,与之前其他课题确实不同

(本文由于涉及到的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科学网有很多不同学科的专家,希望得到专业的指正)

本文的删节版发表于《中国科学报》创新周刊

silong.peng@ia.ac.cn

2014.02.0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764161.html

上一篇:中国古典文化的几个鲜明特色
下一篇:做一个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
收藏 IP: 159.226.181.*| 热度|

29 孙根年 王小平 闵应骅 郑小康 吴国林 李宇斌 王水 孙平 李延谦 王荣林 姜咏江 赵凤光 王继慧 杨晓慧 余海涛 杨金波 JIANHUN wuji2017 anran123 DXY1234 zhngshai nm yunmu zzjtcm biofans fangfeng1979 ddsers zhj71626 yzqt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