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是从我的一个朋友用<How to win before 40>做的一张图,在这张图中描述了几种典型成功类型,当然所谓成功是每个人自己定义的,也有公共认知的成分。A种人持续稳定增长,最后达到很好的高度,B种人属于少年早发,也可称为少年得志,但是高峰值后持续走低,C种人属于大器晚成,一直低迷,到了老年突然爆发。这三种人在一生中都曾达到同样的高度,但是无论是过程,还是作为主体感受,三种人肯定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国,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选择哪一条路呢?表面看,我们似乎没有选择的余地,都是命运的结果,但是我们主观的选择还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认为如果未来我能够有点成绩,也不希望成绩来得太早。
一、少年得志往往生活不如意。在中国历史上有非常多的例子表明,我们的文化氛围并不适合得志的少年。中国对待一个人的成绩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神话,另一个极端就是毁灭。每个人都有缺点,当一个人成为明星之后,所有的缺点都会被放大,甚至被恶意的放大。我们对一个有成绩的人往往是苛求的,希望就是个圣人,我想我们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最后只能落到被捧杀的结果。无论被神化还是被毁灭,其结果就是没有正常人的生活,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幸福。一个人的一生不是为了所谓的名和利,在有了基本的物质保证之后,生活的体验才是最本质的追求,如果得不到好的生活体验,我们宁愿不要所谓的成功。
二、慢热的成果往往经得住考验。中国人表面看成熟的很早,被过多的处世哲学熏陶,但是对于科研,我们还有很多课要补,那些处世哲学对于科研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帮助,只有害处。由此看来,我们的科研成熟度来得要比西方人晚的多。在西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往往在30岁左右,我们国家就很难有这样的人才出现。只有当我们的科研素质真正成熟了,我们的成果才可能是真正好东西,而不是一时的时髦而已。厚积薄发,对于中国人的科研来说似乎比较合适。
三、早成之后必然是衰落。方仲永不仅仅存在于典故中,现实中的方仲永更多。我们很多人做出了成绩之后,得到了不少的头衔和名誉,剩下的就是开会,除了开会还是开会,留给做科研的时间少之又少,甚至基本离开了科研一线。很少有科研明星能够安静的科研。领导、学生都要求这个获得了荣誉的人为自己服务。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有了科研成绩的人仅仅只能说明这个人的科研能力还可以,其他能力还有待验证。对于其他能力不够好的人来说,离开了科研,其实就是没有什么比一般人更好的价值,这是社会的浪费,对于被利用的个人来说,更是一种损失。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是没有自由的,往往只能被利用。早成之后,人都要向自己挑战,但是并不是每次挑战都能成功。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成功可能就是最后一次,只是我们每个人似乎都不接受这一点,总以为后面还有无数的成功。历史不是这样,现实更不会这样。
四、大器晚成的风险非常高。科研毕竟是智力活动,不是经商也不是投资,人到了老年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有很好的想法或者目标,但是就是突破不了里面的难题,跟没有课题也没有区别。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到了老年,对于复杂信息的整体控制能力变弱了。好比下围棋,40多岁的人就是比不过20多岁的小伙子,精力不足是关键问题。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不在恰当的时候做出自己最好的成绩,后面的机会也似乎并不多。
五、缓慢而持续的提高是最佳路线。成绩不断提高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实力的不断积累。对于心态来说,这样的发展路线也是最健康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生活更加健康。当然,想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困难,这实际上是在希望控制自己一生的发展轨迹。但是我们总能够做点什么,比如,在年轻的时候学会放弃可能就是个很好的策略。放下很多看起来有用但是内在有害的资源,只留下优质的资源供自己发展,是避免大起大落的好办法。保持一定的节奏也是保持增长的另一个要素。我们不能懒散,更不能沉迷,就需要像散步一样不断地前进,在前进中生活,在前进中成长,在前进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的来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也都希望自己幸福,但是这两者并不总是和谐的。理论上说,不幸福的人就不是个成功的人,即便有些成绩让别人羡慕,但是不幸福,一切都是空。有些过早的成功可能会带来伤害,少年得志是人生的挑战之一而绝非幸事。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实现一个缓慢而持续的增长可能是最佳的人生经历。当然有人希望自己是图中那条加速增长的曲线,我相信这可能仅仅是梦想。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幸福,都是没有绝对答案的问题,但是就每个人个体来说,自我体验永远都是最后的目标。为了好的体验,就不要急于获得成绩,即便成绩来了,也要慎重的处理成绩,要让所有的成绩都是为了生活需要而存在,否则放弃就是必须的。学会适当的放弃,学会缓慢的发展,或许幸福感就更多一些吧。一家之言。
2012.12.2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