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无非是三种,老方法解新问题,新方法解老问题,新方法解新问题。第一者强调发现问题的能力,第二种强调新方法的创造能力,第三种强调无中生有的能力,既要提出新问题,也要创造新方法。但是不管哪一种,我们似乎都需要新意,没有新意就谈不上科学研究。我们一生当中,关于科研,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要解决创造力的潜力挖掘,中老年的时候要强调创造力的保持甚至继续提高。两者似乎都不是很容易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和保持创造力呢?根据科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以及创造力能够起到的作用,我认为如下几点是有意义的。
第一、保持旺盛的精力。一个新方法,或者新问题的发现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有时候即便是类似话到嘴边了那种近的感觉中,要突破依然很难。年轻人为什么能够有较好的创造力,精力充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病秧子是谈不上什么好的创造力,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旺盛的精力可以让我们在很长时间持续思考一个问题,而只有这样的连续思考才可能在问题突击的时候产生好的效果。就好比,一支军队,不能总是慢腾腾的,需要有冲锋的能力,有时候就是能够跑的快一点,能多跑一段时间,可能就是胜利。八路军装备很差,但是冲锋的速度很快,敌人还没有打几枪,就冲到跟前了,武器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这在和日本人的战斗中作用非常好。用速度来弥补装备的差距。在我们还么有足够好的装备情况下,只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特点。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创造力强的人都是精力非常充沛的。保持旺盛的精力是非常关键的。
第二、保持简单的生活。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最好的方法是不断地简化生活,当我们每天都被各种杂事覆盖了,我们就不要寄希望我们还能思考问题。简单的生活让我们的精力更加集中,思想中也少很多包袱,潜意识中也少了很多隐忧,精力才可能得到有效的投入。大多数人到了中年之后,柴米油盐,社会人际等事情太多,精力分散的太多,以至于没有时间思考科学问题,创造力就表现的不好。简单的生活其实对科研是非常重要的。笛卡尔为了思考自己的问题,特意避开繁华的都市,到了一个乡村小镇。耶稣也不在大城市中,一生都没有离开家乡太远。这些人都是简单的受益者。
第三、不断地淘汰知识。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记住了越来越多的所谓知识,包括各种理论,各种工具,各种技巧。但是这些东西有时候是好事,也有很多时候是坏事。好不好就看我们能不能在该用的时候用上,不该用的时候彻底忘掉。要学习张无忌跟张三丰学太极拳的时候一样。要把招数彻底忘掉。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就要先把相关的东西忘掉,或者故意的回避。然后再继续思考问题。同时,在日常的生活中,把一些看似花哨的知识彻底的扔掉,只记住关键的方法和思想。做到这一点似乎很难,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认为这些知识对我们做判断很重要,但是有了对于创新很危险。为了创新,可以忘记其中一部分,甚至大部分。
第四、保持足够的自信。活得越久,年纪越大,信心似乎越小。因为看到的世界大了,看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也就多了,自信心就越来越小。当然这种自信的内部是一种得失感觉强烈了。光脚的时候没什么可失去的,得到的永远都是收获,但是一旦人到中年,有了稳定的职业和地位,难免就有诸多碰不得的想法。实际上,对于科学来说,它对任何人都是公平,不会因为你是大科学家就变得更友好。实际上,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永远保持足够的信心走自己的路,即便失败了,也不是没有什么收获,也许比平稳的风平浪静更有意义。
第五、充满足够的好奇心。我们的经验越多,对于新问题的敏感性就越差,这类似传感器一样,有疲劳,有衰老。但是好奇心是对科研至关重要的一种心理,这能使得我们对于好问题,新问题有更好的敏感性,并且能让我们对于新问题上手更快。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小孩子为什么充满好奇心,就在于他们一方面没有先入为主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没有自认为熟悉的东西。假如我们能做到前面所说的忘记一些知识,然后从内心也不要给自己设定标签,不要认为自己属于某一个领地或者范围,那么好奇心似乎也不难保持。
总的来说,如何提高并保持创造力,似乎是每个做科研人的一生的难点。但是上述所说的几条还是很重要的,可能远远不是全部,但是如果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过简单的生活,不断地淘汰知识,保持足够的自信,不断的充满好奇心,创造力也就不至于太差。我们一定是自己没有充分的挖掘自身的优势,一定是被世俗生活羁绊的没有活力,只有打破这些条条框框,我们才可能有点机会,而那样我们的生活似乎也可能更精彩。
2012.05.1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571104.html
上一篇:
科研:一些有用但是容易被忽视的基本原则(2)下一篇:
生活:我们平庸是因为我们选择了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