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原则六、现在远不是终点。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被各种理论,各种工具弄得眼花缭乱,这给我们一个假象,那就是科学已经非常的发达,人类已经发展到了非常高级的阶段。但是历史证明,任何对自己所在的时代有自满情绪都是个历史笑话。在中国,相信到了唐代,就已经认为中国发展到了最高级阶段。现在我们看到欧美有一些人也拥有同样的自满情绪,那只不过都会被证明是很好笑的事。实际上,关于自然,关于人类自己,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还是非常的微不足道。破坏能力远远大于我们的建设能力。现在不是终点,未来也不会有终点,如果有,也只能是人类的灭亡算是终点。在这个观点下,我们就不会因为哀叹生不逢时,也不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课题而苦恼。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太多太多。我们都有认识论上的历史局限性。
科学原则七、明天不会比今天更好。我们在科研中,总希望获得更好的条件,得到更好的职位,我们还经常陷入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中,在这样的憧憬中,觉得活着的当下是无比的烦恼和浪费光阴。但是历史和个人短暂的经历证明,这也是个错误。例如,我们总觉得如果我们毕业了,我们就自由了,就能够自主的做自己的课题,可是看到很多毕业后苦苦挣扎的年轻老师,作为学生就不该这样奢想;还例如,我们可能期待早点评上更高级的职称,如果那样,我们就能够获得更好的资源,得到更多的尊重,活得可能更轻松,实际上,这也是个错误,获得资源的能力跟自身的能力相关性更大(不排除有些情况),没有能力,获得资源只会有害,评上职称只是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在我所在的单位,研究员的工作强度和时间投入量要比研究生都要大得多,活得都不容易。其实,当条件改变了,规则也随之改变,我们总是希望在现有规则下获得新的东西,实际就是白日梦。好好做好当前的事情,不管是学习工作,为未来打点更好的基础,种下更好的因,才是正道。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摆脱出来,活在当下才是最幸福的生活。
科学原则八、创造力与知识不成正比。我们总以为我们不能有很好的想法,不能有很好的创造力是源于我们知识的匮乏,寄希望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内,我们的知识能够达到很高的高度,然后就可能拥有很高的创造力。这是个错误的看法,现实情况可能恰好相反。在科学研究中,最具创造力的人往往并不是那些学富五车的大牛,往往是刚入道的小毛孩子。当我们的知识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慢慢失去了自己的道路,脑子里充满了各种现成的路线,不能集中精力想自己的问题。这些都是妨碍我们创造的主要原因。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做了一篇毕业论文,关于小波分析的一个定理。这个定理是我提出并证明的。那时候对于小波一知半解,可以说没有什么很深入的知识,但是那个定理却是20年来我最得意的工作,在几本教科书中也都有专门的论述。现在的我知识更加丰富了,经验也更加丰富了,但是创造力,我相信不如在大学的时候。
科学原则九、所有的馒头都一样。有个寓言说,一个傻子吃馒头,吃到了某一个时候,发现自己饱了,很后悔,早知道就应该吃最后那一个馒头。我们都在说这个人很傻。实际上,我们可能并不比他更高明。在现实中,我们很多人都会为过去的某段经历而后悔,甚至巴不得从自己的生命中彻底删除那段记忆。实际上,人的成长具有不可跨越的特性。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的,谁都没有继承过什么先天知识。我们只能踏踏实实的完成自己的成长任务,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最重要的,没有更重要的那一段。有苦有甜,又酸又辣,这才是人一生必经的过程。有个朋友,到了国外之后,发现自己在国内的科研实际上水平是很低的,他很后悔发表了那些文章。我不认可这样的认识。没有那些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起点,就得不到后来看起来更好的结果。实际上,历史也证明,即便后来的成果,也不是名垂青史的成果,50步没有资格笑话100步。我们不管处于什么位置,什么阶段,唯一能做的就是过好当前这个阶段,也许只有这样,吃饱的那个馒头才能来的更早些。
科学原则十、好东西都是不经意的产物。我们总以为好东西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结果,这是我们受到的教育告诉我们的。实际上,对于科研来说,真正的好东西恰恰不是刻意雕琢和追求的结果,而是不经意中的灵感让我们有了新的突破。科学研究的所有行为都只不过是在积累,都是在为那些不经意储备条件。为了科研而科研,永远得不到想要的成果,把科研当做玩物,把科研当做游戏,可能才是更好的心态和做法。一天到晚梦想发好论文,梦想评奖评职称,都只会破坏我们的科研能力,不会给我们科研带来丝毫的好处。我的有些自认为还可以的想法,不是在度假时候想到的,就是在睡觉时候想到的,很少有在办公室中想到。有个合作的朋友跟我开玩笑说,应该经常度假去。其实如果没有日常的杂务,我很希望经常能够度假,让自己充分的放松,多创造一些不经意。当然,没有积累,是谈不上什么不经意的创造。
科学原则十一、世界上只有自己在乎自己。我们从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总觉得自己是别人关注的中心,也总担心自己的某些行为会被别人批评。实际上这都是杞人忧天,除了少数明星(实际上,明星也只不过是粉丝在自己内心构造的虚拟影像,实体明星只不过是个借口和载体),没有几个人是被别人充分关注的。每个人都在忙乎自己的事,没有太多人有闲心去关心一个和自己不太相关的人。科研做的好与不好,自己满意就很好,不用去迎合别人。相反,迎合的结果就是自己比较纠结。科研强调独立性,这种独立性首先就要从内心深处去掉对别人期许的期待,只有自己承认自己。这在马斯洛心理学中说的比较多。这种自我认知并不是自高自大,而是一种独善其身的信心。怎么做科研是我们自己的事,不需要别人来认可,也许我们走的路可能更正确。
关于做科研时候的一些基本的理念,原来以为可以写出来很多,但是思路似乎一下子被阻碍了。前面提到的这10来条还远远没有完整表达我的感受。也许也需要下一个不经意才能真正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做科研绝对不是闷着头做事情就够了,还需要不断的抬起头,看看远方,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给自己一个基本的判断。也许我们是个很普通的科研人员,但是我们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走下去。既然非要走不可,那就不妨用自己的方法来走。多总结,多归纳。从自己身上,从别人身上,多看出点门道,我们的路走的或许更顺点,也更有意思一点。科研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既不是神圣的,也不是庸俗的,科研只属于他自己的。一家之言,敬请斧正。
2012.05.1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569177.html
上一篇:
科研:一些有用但是容易被忽视的基本原则(1)下一篇:
科研:如何改进并持续保持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