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科研:让课题飞一会 精选

已有 8922 次阅读 2011-12-16 15:20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课题, 飞一会

   前几天跟同学谈一个产品的未来发展,他说了一个想法:让别人的产品飞一会。细想下来,还是很有道理的。本来,有个新想法,看到新需求,就希望能够尽早的做出产品尽快的推到市场上去,为什么要别人先飞一会?那会不会失去了先发优势?对于科研来说也如此,有些新概念,有些新领域,我们都担心别人捷足先登,于是我们也会心里感觉到很着急,类似邢博主写的文章(科研感悟:关键时刻,怎能睡觉?!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779&do=blog&id=518675)一样犹如打仗一样,但是对于大多数技术型的课题来说,让别人先飞一会没什么不好,甚至很好。
 
  一、先行者需要花很大的代价培育市场。对于产品来说,即便我们从开发者角度看,都是可以有一定的实用性的,能够满足用户的一定的需求,但是很遗憾,往往用户并不会在第一时间接受这些实应性。用户需要先经过普及教育,然后搞清楚了其中的名堂,然后才能慢慢的接受一个技术产品。比如,美国有个公司在中国市场上从2002年就推广一种图像处理系统,用于公安行业的应用,但是推广效果一直不好,原因在于,这个系统只能解决很小一部分的问题,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杀手级的应用系统。这就等于是多了个效率工具,而非革命性的工具。此外,系统应用的条件也需要逐渐建立,当条件还没有充分具备的情况下,再好的产品也需要时间。课题也一样,有些课题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就需要一两个很好的想法,那么这样的课题适合去抢,而不能等。但是对于很多应用学科来说,条件往往并不是非常的成熟,无论是配套的技术不成熟,市场的认知不成熟,还有理论上的限制没有突破等,都可能使得课题不能一蹴而就,那就只能慢慢做。在别人拿着这些课题作为研究目标申报项目并且得到资助的情况下,也无需感叹,以为机会就此不再。也许先行获得资助的人仅仅是培育市场的那一批人。在市场上,我们经常看到,先行者变成了先烈。在课题上一样,我们最好变成先驱,而非先烈。
 
  二、先行者未必都走对路。先行者往往揭开了一个盖子,里面的问题可能非常多,而这些问题并不是先行者的强项,并因此走错路,因此可能被后来者抓住机会。这在技术领域的例子就更是比比皆是,尤其在商业技术市场上更是如此。网络应用的很多现有的成功者并不是最先进入该领域的,往往是吸取了先行者的教训,然后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改进,才能够推出市场接受的新模式。而那些先行者,往往是看到了希望,但是等不到成功的那一天就已经退出了这个领域。对于科研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在查阅文献的时候,能够发现,有些人很早就开始了某一方面的研究,但是可能浅尝辄止,然后就转移到了其他领域,而失去了与这个领域重大发现碰撞的机会,让后来者得到了便宜。
 
 三、先行者会承受不必要的责难。在应用领域,当一个新的概念产生的时候,不管是领导还是用户,都会对这个技术的前景抱有热切的期望,无论其能力还有解决的速度,都有不适当的预期。这种预期对于技术的进步一方面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有严重的阻碍作用。所谓推动作用是指会在制度和资金上进行大力的支持,给课题的研究创造一个社会和经济基础,但是过高的期待会在课题的第一个周期结束后遇到很大的失落,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责难和失望,这种失望会使得该技术的发展遇到短暂的寒冬。这些责难其实本来就不该出现,但是在中国,经常能够看到这种现象,其原因无非是作为课题承担者为了获得课题,过高宣传课题的潜在应用前景而忽视其中难点的说明,领导或者市场由于对技术本身缺少必要深入的理解,再加上社会氛围的促进,才导致过高的心理期待。不过既然是需求,那就不会消失,问题永远还摆在那里,只要后来者继续解决实际问题,机会依然在前面,甚至可能越来越近了。
 
 四、先行者的心态一般容易失衡。先行进入某个技术领域的组织,往往不切实际的认为这个领域属于他们的,心态就是老大的心态。一般都试图把持市场,但是市场往往只认实力,并不是因为你进入的早,就会获得更多的承认,而是谁做的漂亮才承认谁。这在市场和科研领域都有这个现象。有些人很早就进入了某个领域进行研究,往往以这个领域的领头人自居,但是这些先行者往往贪多,贪大,就会犯大而全的毛病。我们知道,研究总是从某个点上开始突破,逐渐扩展到整个领域。在某个关键点没有突破的情况下,盲目扩大范围不会有多大的收获。我们的有些课题也遇到一些困难,但是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这些问题就是本质的问题,无论谁来做这个课题,都是绕不过的关键点,那就好,静静的做好这些关键点。因为最终的技术能否成熟,完全取决于这些关键点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而不是谁做的更多。如果在失衡的心态下,是不会很容易发现关键的问题,会使自己迷失方向而失去机会。
 
五、谦虚谨慎,让课题飞一会。一个好的课题领域并不是不毛之地,不毛之地更是充满了风险,有了一定的拓荒者,并且有一定的基础设施的地方往往是好地方。不要管别人是否已经插上了红旗,还是已经圈了地,默默的铺好自己的路,把关键的桥梁修好,关键的洞打通,谦虚谨慎,这就很有机会能够在最终的问题解决中胜出。先机往往可能是死亡的号角。让课题飞一会,并不会真正失去课题,相反,平和理性的做法才是做大课题的心态。只要不断地瞄准关键问题,稳扎稳打,胜利者还是我们。
 
   总的来说,根据课题的现状,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因为别人捷足先登而哀叹,不要因为暂时的挫折而后悔,让课题飞一会,没什么不好。坚持,有韧性,是胜利的法宝。
 
后记:本文也是给课题组成员写的。自我激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519081.html

上一篇:假如有钱了,还会继续科研么?
下一篇:科研生活:向CPU学习
收藏 IP: 159.226.21.*| 热度|

28 许培扬 杨晓慧 王华民 佟冬 李学宽 张志东 刘洋 李伟钢 褚昭明 曾荣昌 滕达达 刘昶 吴浩天 孙学军 彭宁川 韩健 刘玉桂 徐兴华 吴吉良 徐耀 刘天亮 liguoshuai neilchau iqingjiao lftkf adinaliu mbb wiw

发表评论 评论 (4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