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教育: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 精选

已有 7801 次阅读 2011-12-13 08:21 |个人分类:教学闲论|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育, 幸福, 目标, 内容

     前段时间看了印度智者克里希那穆提写的小册子《一生的学习》,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在阐述一个核心问题,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教育是否走在正确的路上。关于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任何人都是从无知幼童成长起来的,人类也是靠教育才能完成知识的传承,但是,教育如何进行,却始终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要想知道怎么教育,首先要看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关于教育的目标,我很赞成克里希那穆提的观点,教育的本质目标在于让一个人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能够自主地幸福地渡过一生。但是人又是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人和人构成的社会中,人和自然的互相影响,人和人的互相影响,都会给个体带来不可预知的干扰,这些干扰会影响我们的教育目标的实现。为了对抗自然和社会的影响,教育就需要就如下方面进行认真的思考:
 
一、保持惊奇感。小孩子对什么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看到新鲜的事物,都有惊奇,这种惊奇带来的是一种新的体验,是幸福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我们的教育在这点上是失败的。对于成年的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而言,他们身上已经很少能够看到惊奇的感觉。读书,读论文,都是很平静,遇到好的思想,没有惊喜,这是没有激情的表现。没有了惊喜和激情,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二、保持想象力。我们虽然最终都是生活在现实中,但是想象力却是我们生活的翅膀,没有想象力的生活就是机械的生活,同样,没有想象力,也就不可能奢谈创造力。小孩子开始都是有想象力的,是毫无限制的想象力。但是随着教育的进行,学生们的想象力下降了,最终完全消失。脑子里堆满了各种结果和知识,但是那都是死的,和没有没什么区别。当然,想象力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具有一定美感的合理的思想外推。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很好的保持想象力是又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努力提高理解力。怀特海的《思维方式》和庞加莱的《科学与方法》等书中就理解力的阐述是非常系统的。所谓理解,并不是记住了一个死的结论,而是让人能够找到一种不用论证就是正确的感觉。很多时候,我们灌输给学生大量的结论,可是忽视了这些结论是否能够被理解,是能够让学生在他那个阶段能够觉得自明。自明是一种能力,也是需要培养的。如何提高理解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不断地提供原始信息,提供关于结论的各种有效佐证,提示一定的理解角度,对于理解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数学的学习,对于理解力的提高有更高的要求。小孩子都是从物理直观开始理解的,但是数学又是抽象的,如何顺利的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是教育的难点之一。
 
四、培养宽阔的胸怀。一个社会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人的幸福来自于社会的和谐,但是社会的和谐要依赖于个体间和谐的关系,而和谐的关系就需要宽阔的胸怀。在当前物质欲望膨胀的年代,教育学生们具有宽阔的胸怀具有长久的历史意义。这种胸怀是能够容纳他人,容纳自然。不会因为竞争而不择手段,不会因为失败而怨恨别人,不会因为挫折而抑郁。宽阔的胸怀人人需要,但是如何培养却是没有有效地手段。
 
五、培养语言能力。人类的知识都是用语言作为载体的,所有的思想也都是用语言描述的,但是语言具有其模糊的缺点。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精确地描述一个思想。比如,理解《庄子》就是很艰难的,因为能够表达的东西非常有限。正因为如此,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是对知识的继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国家现在非常重视理工科,到了大学之后,学生们再也没有系统的关于语言的训练,那么语言训练的任务就迁移到中学以前。对于语言的把握能力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基础,如何培养语言的理解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六、培养美感。一个人用眼睛看世界,如果看到更多的美,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感。但是如何认识美,如何体验美,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小孩子眼中没有不美的东西,但是我们教会了他们狭隘的认识美,告诉了他们太多的丑恶。事实上,教育学生更多的看美的东西,从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当然,从功利主义角度看,美感也是创造力的核心。美的追求是每个人的本能反应,只有对美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才能激发美的创造。
 
七、培养自由的精神。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由似乎是指可以随意做任何事,这是对自由的错误理解。真正的自由是有约束的自由,是在一定轨道上的流畅运行的状态。孔子所谓“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假如没有约束,没有条件,那实际上就没有方向,没有坐标,所谓的自由成了盲目,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但是,自由又是一种忽视约束的精神,我们尽管有很多的约束,但是这些约束对于自由来说只是帮助,而非限制。拘谨的循规蹈矩,并不是自由,而顺其自然,才是真正的自由。如何培养自由的精神,对于教育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课题。
 
    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够完成,克里希那穆提反复问一个问题,教师需要资格,律师也需要考试,但是作为教育主体的父母却天生具有教育的权利,这本身就不合理。事实上,我们都不是教育学家,都不是心理学家,更不是上帝或者神仙。我们对教育能做的事少之又少。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做好自己,用行动去教育,交给学生们方法,告诉他们真实的信息,培养他们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用我们的思维去限制他们,把我们的期望强加于他们身上。最后,克里希那穆提对于教育的结论很简单:用爱去生活,去教育,学会爱,做个完整的人。我非常认可这个观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517891.html

上一篇:科研:工程和学术的完美结合(续)
下一篇:假如有钱了,还会继续科研么?
收藏 IP: 159.226.21.*| 热度|

31 杨晓慧 吴松芳 李璐 张伟 张骥 韩健 张玉秀 柳林涛 骆小红 杨正瓴 李力强 赵汝东 张志东 苏贵 徐兴华 赵煜辉 张文增 吴吉良 刘昶 谢强 丁邦平 葛素红 刘艳红 刘文 黄锦芳 储成才 mbb zengfeng llpllp sunxun11 adinaliu

发表评论 评论 (4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