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科研中的布局 精选

已有 15682 次阅读 2011-8-17 07:45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布局

近几年和刚毕业的学者们交流了不少,当然少不了要谈到科研的选题的问题。绝大多数刚出道的学者选择的是热门的课题,可是经过讨论,我认为有些课题已经没有继续做的必要,但是得到的答案是,为了职称,还是要继续做。换言之,为了职称,只能去做热门的课题,争取多发几篇文章。至于做自己的喜欢的其他课题,只好等评了职称之后再说了。昨天晚上看了一盘孔杰和谢赫在理想杯决赛上的对局,非常的精彩。两个人作风类似,但是孔杰完胜。从整个对局的过程来看,谢赫的棋似乎每一步都不怎么吃亏,可是下到最后,终于崩溃。孔杰的棋下的比较飘逸,谢赫的棋下的比较中规中矩,孔杰一些看似无关的棋,到了后半盘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联想到科研,深有启发,这就是所谓的布局。没有好的布局能力,下棋要失败,科研也可能没有建树。和围棋类似,科研的布局有如下要点:
 
要点一、布局要有空间全局性。既然是布局,那就一定要从全局考虑。从围棋来看,布下每一个子,并不全是为了对付局部的局面,而是要照顾到其他地方的围棋进行。科研也一样。不能从局部来看是否选择一个课题,而是要从整个领域的全局角度来看自己的选择。从局部看,做热门课题容易发几篇文章,似乎是好的选择,可是从整个领域的全局看,热点问题往往是某些突破性的成果产生之后才热起来的。但是这个问题可能很快就过去,并不能引领整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只看到某一个小范围的优点,可能失去了全局性的好点。
 
要点二、布局要有时间全局性。下棋正是如此。真正的布局下棋往往比较飘逸,当别人在某个地方经营的时候,在另外一个看似无关的地方下了一个子。吴清源的围棋更是如此,往往让对手摸不着头脑。对于科研来说,从某个时间点来看,选择某个课题似乎是很好,比如要评职称,争取项目经费等,但是从一生的全局看,那些课题可能会浪费我们宝贵的年轻生命。我们真正非常有创造力的年龄往往在40岁之前,可是这段时间正是我们评职称的尴尬年龄,如果我们都把这样的青春瞄准职称而去,那么就不能指望还有什么大的收获。及早的布下好点,哪怕是到了50岁才真正开花结果,也是让人非常欣慰的。因为即使早早的评上教授,也不见得会给一个人带来幸福,也不会让一个人的学术水平突飞猛进。
 
要点三、布局要有前后一致性。除非出现了重大偏差,否则,一旦某个风格的布局出手,就不能随便更改。比如,下围棋的时候,取实地就取实地,取外势就取外势,不能这首棋取外势,下手棋取实地,这样自相矛盾,再好的布局也会浪费。做科研一样如此。一旦确定做某个课题,那就顺着这个课题的规则进行,不能今天一个课题,明天完全另一个风格的课题。这样,人的精力除了浪费之外,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而追热门就是在不断的更换自己的课题。不断更换的布局,其实就是没有布局。
 
要点四、布局要学会放弃。布局的时候往往是在局部要稍微有点损失,但是这点损失仅仅是账面损失,后盘能够收回来,可能收获更大。科研也是如此。刚开始的时候,选择的某个课题看起来不是那么热门,但是当课题不断地深入之后,有了越来越多的积累,就变成了自己的优势领域,收获会远远大于做不是自己优势的所谓热门课题。科研是个一生的马拉松比赛,不要指望永远跟着第一名跑,除非自己有足够的硬实力,否则还是要讲究一些技巧的。在一些弯道要加速,在一些地段要放松。指望什么都不放弃,那是什么都得不到。
 
要点五、布局要学会整体控制能力。下棋的时候不是不想布局,而是对手不让你得心应手的布局。自己的布局会被对方的布局打乱节奏。只有整体控制能很强的棋手才能坚定不移的做好自己的布局。一般情况下,能够顺利的布局,往往就能够胜利。科研也是,做科研的聪明人很多。一个人的选题往往会影响到别人,也会被别人影响。但是如果有全局的控制能力,那就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
 
要点六、布局要有灵活性。下棋的子并不都是能够保住并且围地,有时候可能成了弃子,也可能就是个单官,但是其价值往往都是很大的。没有这些弃子和单官,就没有全局的胜利。科研也是一样。有些课题可能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对于全局的影响非常大,没有这些看似无用的课题,就没有更大的课题的成功。名义上失去了,实际上收获了。
 
要点七、布局要有新颖性。下棋的布局一旦很多人用了之后,就不大灵光了,因为里面的变化大家都知道了,不会有什么好的发展。吴清源的围棋处处求新,往往下出好局。我们做科研也一样,不要用一些看似可靠地老旧布局,而是要有自己的想法的新布局。否则,即便是功力深厚的人,可能输在老布局上。
 
总的来说,做科研的选题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从整个领域的发展来看选题,更要从一生的发展来看选题,要能够一贯的坚持自己的布局,并且不在意一时一地的得失,保持适当的灵活性和新颖性,那么科研就起码不至于一无所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476111.html

上一篇:创新:野地里才能长出参天大树
下一篇:科研:我们可以相信,我们必须相信
收藏 IP: 159.226.21.*| 热度|

48 许培扬 杨晓慧 肖建华 金小伟 罗晓敏 张涛 吴吉良 马军 傅云义 许洪光 郭桅 孙长庆 王茂斌 梁智鹏 徐耀 余世锋 余海涛 施泽明 林中祥 郭向云 吉宗祥 侯尚国 唐小卿 何应林 方丽 黄锦芳 王萌杰 段明 唐常杰 祝勇 熊李虎 张玉秀 丁大勇 李大鹏 吕喆 刘凡丰 苏世鸣 袁文常 廖红虹 陈志刚 吴江 研学交流 luxiaobing12 monodrama liangfeng kaicn neilchau aoneer

发表评论 评论 (8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