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经常遇到一种两难的问题,有的研究生适合读博士,但是对读博士的前景或者“钱”景表示怀疑。姑且不说做科研的各种好处,即便就发财来讲,读博士也是穷孩子发财的一条正路。
首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现在社会已经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候没有文化,只要敢做,就有无限的发财机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机会已经充分的显现。靠简单的投机已经不能很快的致富。对于穷孩子来说,没有继承来的资本积累,也没有丰富的社会资源,那唯一能靠的就是自己的能力。毕竟,不管社会商业化到什么程度,给社会提供有增加值的产品永远都有人买单。可是,提供增加值需要有能力来实现,更需要有过人一等的实现能力和眼光。这些光靠小聪明和小道消息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读博士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这些是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发财的工具。
其次,读博士是培养系统分析能力的关键阶段。在我们所受到的教育中,直到大学(含)教育都是填充式的教育,并不鼓励独立思考和系统分析。我们经常能碰到很好的技术工程师,产品开发实现能力很强,但是经不住提问。最近几年培养了一些大公司的工程硕士,题目往往多是他们的公司正在研发的产品的一部分。我们发现,这些同学尽管已经有了多年的工程开发经验和项目管理经验,但是其能力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这种缺陷就是对所做的技术路线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只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简单来说,就是不会分析。这样的缺陷使得这些同学只能做中低端的产品,对于高端产品就无能为力。我往往提醒他们,要特别注重分析。有些同学就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
复次,读博士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阶段。理论联系实际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把理论用于实际,并且从实际中提炼出理论问题并且加以解决。可是这种能力在中国的硕士研究生阶段是得不到的。工科研究生已经类似于大五大六,并没有给研究生以更深的理论。博士本身的要求就是要有系统的理论基础,并且有系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工程问题,能够很快的变成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得到算法,把算法应用到产品中,这个路子才是博士最大的收获。否则,即便我们做了大量的工程,但是工程经验里面的许多好东西都是经验的,不能转化为量化的分析,就不能更上一层楼。做产品就不能不断地提高,尤其是不能达到绝对领先的程度。
再次,读博士是培养眼光的关键阶段。眼光跟人的高度有关,缺乏高度,再好的视力也看不到很远的地方。所谓高度是对知识占有和领悟的状态。读博士的时候,就可能培养出一览众山小的高度。硕士以下都不要求很高的创新,不创新就不需要高度。博士需要创新,就需要高度。有了高度,眼光自然就不同。有了眼光,做产业就有了制胜的法宝。不能发财,不是具体的技术不行,是眼光不够,说到底是高度不够。
最后,读博士也是培养品位的关键阶段。这里说的品位其实是指人的价值观,也是人的审美能力。如果看到有点点小机会,就认为是好机会,这种无视自己的潜力,随便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就是没有品位的表现。读博士可以让一个人拥有更高的品位,拥有更高的追求,这些对于商业或者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不至于因小失大。
总之,发财是需要各种能力的,尤其对于穷孩子来说,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这些能力在中国,读博士是一个很好的培养路线。当然,并不是读了就一定能培养好,关键是读博士的人是否真的在读,用自己的心在读,为了自己的一生而努力培养这些能力。即便为了发财,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上述能力。有了上述能力,做科研自然就很好,只要你愿意去发财,不发财也很难。当然,有了上述能力,很多人又不愿意去发财了,这就是个悖论。
后记:没想到这篇文章引起了争议。作为导师,我们都不希望看到学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无心于科研。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否定一个事实,那就是大多数博士毕业后不会从事科研,我们不能否定他们的人生定位。其实中国确实也需要一大批高级人才投入到产业经济当中,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内。有了雄厚的产业研究基础,中国的基础研究也才有了更好的土壤。挣钱发财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需要尊重他人的选择。本文是多年来培养了30多个博士毕业后的经历发现的规律。这不代表个人的喜好,我依然希望我的学生都是科研好手。
相关延伸阅读:对寒门子弟来说:读博是合适的选择吗?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7632
知识是力量也是金钱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754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