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changZ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changZhang

博文

[转载]部分国家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已有 9032 次阅读 2019-10-24 04:02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文章来源:转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34f54010003kw.html


随着南极探险、考察活动的开展,特别是随着资源的不断发现以及其它一些社会因素等原因,自20世纪初以后,先后有英国、法国、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和阿根廷等7个国家对南极洲提出了领土要求。

英国是最早的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的国家,1908年,英国宣布对西径20°—50°,南纬50°以南和西径50°—80°,南纬58°以南包括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和南极半岛在内的扇形地块及水域拥有主权。1923年英国又以斯科特、罗斯等英国早期探险者最先发现并通过对别国捕鲸者颁发捕鲸执照所实行的管理为依据,对从东经160°到西经150°。南纬60°以南的罗斯扇形地区提出领土要求,并委托新西兰总督管理,这也是新西兰目前所要求的那块扇形大陆,1933年,英国又代表澳大利亚对南纬60°以南,东径45°—135°和东径142°—160°相当于南极大陆2/5的65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和水域提出领土要求。

法国于1924年以他们的探险者最早发现阿德雷沿岸为由,对东径136—142°,南纬67°以南的一块狭长地域提出领土要求,1938年又重申并将这块地域延伸到极点和南纬60°。

挪威于1939年声明对东径45°至西经20°之间的毛德一带拥有主权,但对毛德的领土要求既没有向南延伸到南极点,也没有规定其北部边界的纬度。

智利和阿根廷根据南美大陆与南极半岛地质上的亲缘关系、有效占领理论以及西班牙原来所宣称的对南极领土要求的继承,分别于1940年和1941年宣布对南极的部分土地享有主权,智利宣布范围为西经53°—90°,南纬60°以南的地域,阿根廷宣布的范围为西经25—74°,南纬60°以南的地域。



英国、智利、阿根廷3国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的大部分地区相重叠,致使三国之间矛盾迭起,冲突不断,在1947年至1955年,英国先后两次就3方在南极领土要求上的纷争上诉国际法院,但智、阿两国均认为南极半岛是他们的领土,拒绝由国际法院审理此案。

美国自30年代开始,也曾为提出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做过一些准备,并曾一度将西经90°—150°之间的扇形地带视为其领土,但美国在经过审慎地权衡之后,发现他们准备要的那块大陆既贫瘠又难于进入,而且一旦提出要求就把自己活动范围限制到那块土地上了,从而失去了到其他地方建站的自由,为此,美国与1948年邀请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的7国共同商讨南极问题,并提出由美国与上述7国对南极实行共管或由联合国托管,但遭到除新西兰之外的其它6国的拒绝。

美国和其它7国的活动也曾引起前苏联的关注,1950年,苏联照会8国政府,表示苏不承认任何国家以任何形式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不承认在没有苏联参与的情况下做出的有关南极的任何决定。

到1941年,英国、法国、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和阿根廷7国对南极提出的领土要求已占南极大陆总面积的83%,其中澳、法、新、挪4国互相承认各自的领土要求;阿、智、英3国要求的领土相互重叠,3方坚持各自的主权要求,互不承认他方的主权要求,而美国与原苏联不承认任何国家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同时保留他们自己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的权利。

由于对领土要求的纷争,致使南极大陆成了各种矛盾的焦点,这些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在客观上需要有一个多边条约,以缓和各种矛盾与纷争。于是《南极条约》应运而生。

 

部分国家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澳大利亚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澳大利亚把东经40度-东经60度,跨经度120度的扇形区域作为拥有的领土,所要求分割的领土面积最大。

  智利对南极领土要求

  智利把西经53度-西经90度跨经度37度的扇形区域作为自己的领土。

  阿根廷对南极领土要求

  阿根廷把西经25度-西经74度跨经度49度的扇形面积领土作为自己领土。

  挪威对南极领土的要求

  挪威把东经20度-东经45度跨经度25度的扇形区域作为自己领土。

  英国对南极领土的要求

  英国把西经20度-东经80度跨经度60度的扇形区域,面积171万平方千米土地作为自己领土。

  1961年在华盛顿,12个国家举行国际会议签订《南极条约》。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投进人力、物力对南极活动进行竞争。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972398/answer/133297458


一个男人在流浪

动物海洋海洋生物 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2,678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本回答共7990字,预计阅读时间25分钟,图片21张,请尽量连接WIFI。欢迎阅读,提前感谢】


南极洲领土争端的现状是:肉就在那,贼都惦记着,但是分赃不均,外人眼红,争执不下,所以采取了一个我们似曾相识的办法——搁置争议,共同不开发


但要更深入的理解南极领地,就必须了解人类对南极的探索和争夺的历史,并明白南极领土争端的各阶段的不同特点。


通观南极洲的领土争议,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 发现和打量这块肉的阶段(18世纪末——1908年)

  • 竞相争夺这块肉的阶段(1908年——1959年)

  • 我抢不到你也甭想吃的阶段(1959年——2004年)

  • 打擦边球为以后分肉做准备的阶段(2004年——今后许多年)



============================================


一、发现和打量这块肉的阶段(18世纪末——1908年)



作为地球上最偏远的大陆,南极长期以来并不为世人所知,尽管可能有部分迷航的捕鲸船一度游弋到了南极附近,但直到1739年,法国探险家让-巴蒂斯特·夏尔·布韦才第一次发现了南极附近的岛屿——也就是今天的布韦岛。遗憾的是,布韦没有登陆考察,甚至没弄明白这到底是个岛还是个大陆的岬角。从今天的地图上来看,布韦岛距离南极大陆确实也有点远,布韦的这次探索,并不能被看做人类对南极大陆的首次发现。


布韦岛


18世纪70年代,威名赫赫的詹姆斯.库克船长奉旨前来查看这里是否有一片“未知的南方大陆”,1773他率队首次航行进入南极圈内海域,但由于海冰阻隔,最终没能看到南极大陆。常年的航海经验和在探险圈里的显赫地位显然令库克有些过度自信,返航之后他表示这地儿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有价值土地,即便真的有大陆,也一定是个不值得前往的不毛之地。


傲娇的詹姆斯.库克船长


1819年,英国人威廉.史密斯在追捕海豹时航行到距离南极半岛(就是上图中南极洲左侧那个小小的犄角)很近的地方,发现命名了好几座小岛(今天的南设得兰群岛),爱国心膨胀的他当即宣布英国对这些小岛拥有主权,同行的英国作家勃兰斯.菲尔德还宣布,他“站在船头,隐约看到了一个大陆的轮廓”,第二年,美国人帕墨尔也在附近看到了好几座岛屿。


1821年,俄罗斯海军上将别林斯高晋终于看到了清晰地南极海岸线轮廓,但浮冰阻挡让他无法登陆,在返航途中,他又发现了几座小岛。


此后又隔了20年,1840年,查尔斯·威尔克斯率领美国探险队出发,再次抵达了南极海岸线附近,并沿着海岸航行了2500公里之久。在之后,又有法国人杜威尔、英国人詹姆斯.克拉克.罗斯相继发现了南极海岸,但都没能登陆


直到1895年,挪威探险家博尔赫格列文克带领一个小型探险队再次探访南极海岸,没成想遇到浮冰被困得不能动弹,挣扎着爬上了罗斯海入海口的陆地,成为了事实上登陆南极的第一个人,他和他的队伍拼命捕杀海豹和企鹅果腹,硬生生的抗过了一个冬天,也成为了第一批在南极越冬的人。


至此,人类才算是彻彻底底的发现了南极。



博尔赫格列文克探险队的经历似乎表明,南极的寒冷并非不可征服,那么,更深入的探索南极腹地似乎就成为可能,而谁能第一个探索南极的地理极点,必将成为时代的英雄。


当时的世界探险界,还有4位大佬,分别是英国人爱德华.A.威尔逊英国人欧内斯特.沙克尔顿英国人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这三位私下还是好哥们),以及挪威人罗阿尔德.阿蒙森


斯科特第一个对南极地理极点发起了冲锋,1902年,他叫着爱德华.A.威尔逊欧内斯特.沙克尔顿一起,哥们儿三个企图凭借个人毅力直接拿下这个地球探险界最后的重要荣誉,但最终止步于82°17′S。


1908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英国率先要求对南极部分区域行使主权。为了支持这一观点,1909年,欧内斯特.沙克尔顿再次代表英国出战,并得到了皇室的积极支持,英王还御赐一面国旗,希望沙克尔顿插到南极极点去,可惜的是这次探险挺进到了南纬88°23',距离南极极点仅156KM,最终却无功而返。


欧内斯特·沙克尔顿(1874-1922)


竞争最终在1911-1912年到达白热化,斯科特和阿蒙森展开了正面的竞争。在斯科特出行前,沙克尔顿曾经请求和他交流并提供一些1909年的经验,却被斯科特婉拒了。而斯科特在活动筹备中的一些严重的失误,都不可避免的推动着他的探险队滑向悲剧的深渊。


虽然斯科特比阿蒙森更早在南极登陆,但阿蒙森的人员和物资配备更为实用高效:他一行只有5人(每个人都穿着防风的皮衣),4个雪橇和18条狗,在到达一个中继站后他们停下来休息过冬,在一个冬天里,18条大狗生了55条小狗,10 月19 日阿蒙森队伍再次冲锋的时候,还是5个人,四个雪橇,却带了50条狗。有朋友要问了,不对啊,18条大狗,55条小狗,这不是73条嘛,只带了50条,剩下的23条呢?


答案再简单不过,杀了吃!11 月19 日他又把带出来拉车的狗一次性杀了24只补充补给,不仅给人吃,也给剩下的活着的狗吃;12 月7 日,阿蒙森突破了沙克尔顿创造的南进记录;1911 年12 月14 日,阿蒙森一行终于到达了南极地理极点!他兴奋的从雪橇跳下来,大声喊道:“停下,我们胜利了!”。1912年1 月25 日,阿蒙森带队返回出发营地(此时还剩12条狗),用时99天完成了对南极地理极点的征服。


罗阿尔德·阿蒙森(1872-1928)


再反观斯科特的队伍,他的队伍臃肿不堪,队员身着毛衣,完全不能抵御寒风,他带的牲畜是西伯利亚矮种马和雪橇犬,这两种动物步调根本就不一致,不能共同工作,在探险初期,因为食物短缺,饥饿的雪橇犬不断攻击马匹,还有一些马匹陷入雪中受伤,队员建议斯科特杀掉马补充食物,斯科特却出于绅士的博爱精神拒绝了,并派人把受伤的马送回营地(最后这些马大部分都在返程路上冻死了,只有一匹回到了营地)。斯科特十几个人的队伍,不断地陷入食物危机,人人疲惫不堪,最终斯科特不得不留下一些人在中途的营地中,也组成了一支5人小队进行最后冲锋(其中就有A.威尔逊),当他们在1912年1月18日到达南极极点的时候,却看到了挪威的国旗高高飘扬。返程更是一场灾难:2月17日埃德加·埃文斯死亡;3月16日,劳伦斯·奥茨的脚伤已经无法行走,为了不拖后腿,他主动要求“去帐篷外走走”,再也没有回来;3月29日,一个寒风肆虐的周四,斯科特在最后一束烛火下写下:

真的很遗憾,但我想我不能再写下去了,看在上帝的份上,照顾好我们的家人


自左起:爱德华.A.威尔逊,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劳伦斯.奥茨,亨利.鲍尔斯,埃德加.埃文斯。无人幸还,斯科特的遗体紧紧地拥抱着威尔逊的遗体


============================================


二、竞相争夺这块肉的阶段(1908年——1959年)




随着斯科特和阿蒙森这场巅峰对决的开展,世界主要大国也在国家层面开始了对南极主权的正面抢夺。


最先发声的是英国,上一节已经提到,英国在1908年率先要求对南极部分区域行使主权。英国认为,南极作为一块“无主地”,理应遵循“先占原则”。什么是先占原则呢?就是说,如果一块从来没有被占领过,或者曾经属于某个国家但是又被该国放弃了,那么这里就是“无主地”,而当一个国家首先发现这个无主地,并实际控制该地,那么这块地就应该属于该国。英国认为,库克船长毫无疑问是第一个发现南极的人(虽然连陆地都没看到……),而英国早期在南极周边一些岛屿上开设了一些鲸鱼工厂、气象站之类的,绝对算得上实际控制。英国要求,按照“扇形原则”,也就是以南极极点为中心,以英国东西两侧为点,投射出的扇形区域,即为英国的主权领土。


在传统的国际法判定中,先占原则的却是一个国家取得领土的合法方式。但是仔细看英国的“首先发现”和“实际控制”,却都经不起推敲。


先说首先发现。目前为止,是谁首先发现了南极,根本就没有一个公认的看法,你英国库克船长过来溜达了一圈就算首先发现了?法国人要说了:凭什么,你也没看到陆地,我也没看到陆地,我可比你早多了!俄国人要说了:凭什么,明明是我先看到了大陆!美国人要说了:凭什么,我还绕着大陆开了2500KM呢!挪威人要说了:凭什么,明明是我先登陆的,还是我先到达了极点!


再说实际控制。你英国人在1908年提出主权要求之前,确实在南极周边一些岛屿搞过一些建筑,但是你在你要求的这个区域的大陆上搞过什么?你凭什么说这一大片你都可以实际控制?



英国目前的南极领土要求


英国显然看到了自己在国际上的孤立无援,但是人家不怕,日不落帝国,亲儿子多呀。1923年,英国转手就把自己曾经要求的一个扇形的南极领地转交给亲儿子新西兰了,这样,新西兰就有了自己的南极领土主张。


这么大的便宜,新西兰能不占嘛?英国爸爸,我就跟着你干了。



新西兰目前的南极领土要求


法国人一看急了眼了。你们腐国还要不要脸了?我们家布韦同志虽然没进南极圈吧,但是毕竟时间早啊?虽然我法国和英国一样,所谓的首先发现和实际控制,也是一样也拿不出来,但是毕竟参与过南极早期的探险,那我就学着英国先划一块小的,梦想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法国目前的南极领土要求


挪威对南极一直有说不清的情怀,毕竟是第一个登上南极,又第一个抵达南极极点的国家。虽然挪威距离南极非常之远,但他们早早就控制了布韦发现的布韦岛(法国人要哭了),并获得了国际认可把它吞并进了领土,所以也可以算得上在南极领域有所建树、长期投入、密切相关的周边国家,瓜分南极怎么能没有我呢?挪威在1929年第四个提出了南极主权要求,要求吞并俄国人发现的彼得一世岛,后来又觉得不过瘾,1939年又提出根据“扇形原则”划一块大陆给它。


挪威目前的南极领土要求


英国人故伎重演,1933年又把自己原先主张的一块南极领土移交给了澳大利亚,这块领地可以说是目前对南极的领地要求中面积最大的一块,近乎占据了南极大陆一半的面积!而且要命的是,以前的瓜分中,大家是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勤奋的瓜分,但在移交给澳大利亚的这一部分中,却包含了法国要求的领土。澳大利亚权衡利弊,嗨,反正我要了这么多,法国那块我就不要了呗,毕竟都是一个桌上吃肉,还是要讲究团结。


澳大利亚目前的南极领土要求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一次列强的盛宴,就像晚清时发生在我神州大地上的一样,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紧接着提出领土要求,并直接与英国正面怼的,却是两个长期远离国际舞台,偏居在南美一隅的“小国”——智利和阿根廷,而它们要求瓜分南极的依据,就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早在1494年,大航海时代初起的时候,葡萄牙和西班牙竞相跑马圈地,不可避免的在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冲突,为了缓和这些冲突,在教皇的支持下,葡西两国签署了一系列的协议,其中就有著名的《德雷西提斯条约》,这个条约规定,葡萄牙和西班牙可以瓜分欧洲之外的全世界,以西经46°37'的南北经线为界,西边是西班牙的势力范围,东边是葡萄牙的势力范围。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看下边这张图: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南极,尤其是靠近南美洲的南极半岛部分,显然是属于由西班牙支配的“全世界势力范围”,智利和阿根廷认为,在它们的独立过程中,自然继承了西班牙的这一权利,他们两国,自然也有资格去瓜分南极半岛那一部分的南极领土……


好吧,你们这话我没法接……


阿根廷进一步提出,它在1904年,从英国手里接受了南极周边的一个岛——劳瑞岛,并且每年派人常驻,既然英国认为他们在南极周边海岛设置鲸鱼油作坊可以算作实际控制南极的话,那不好意思,我阿根廷也可以说实际控制。


智利则指出,从地理结构来看,南极半岛显然和南美洲南部有联系,应该属于南美洲的自然延伸,那么作为南美洲南部的两个国家,智利和阿根廷本身就有权利对南极半岛提出领土要求。


而很不巧的是,南极半岛这块地,老早之前就被英国人给圈占了,而且英国已经把其他两块地分给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这是最后的一块,自然也不愿意吐出来,所以在南极半岛这里,就出现了英国、阿根廷、智利三方互相重叠相互冲突的领土要求。很有趣的是,虽然阿根廷和智利的要求也有冲突,但是他俩倒是很明白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放下了争议,团结一致先和英国正面怼。



智利目前的南极领土要求


阿根廷目前的南极领土要求


目前来看,自1908年开始,正式提出南极领土要求的就是这7家了。那么,是否可以撮合这7家坐下来谈,大家合理瓜分,解决这个问题呢?


当然不可以,因为其他国家也有话要说。


首先是崛起的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美国一开始倾向于直接提出南极领土要求,但是关注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提出来也并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干脆对外宣布:你们提的领土要求,我一概不接受,我保留自己提出领土要求的权力。苏联继承了沙俄的大部分遗产,按理说在南极也是能说上话的,但它也保持观望,它对外宣布:没有苏联同意的南极领土要求以及一切谈判协约,都是废纸,我也保留自己提出领土要求的权力。


而剩下的一百多个国家,因为综合国力等原因,并没有在南极探索史上留下痕迹,却无法坐视这种旧列强时代的土地瓜分仪式上演,以马来西亚为代表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提出,你们凭什么就要瓜分南极,南极不是你们的殖民地,南极也不是无主的,南极是全人类的共有物,是全人类的共同继承遗产,全人类都是南极的主人,就像公海,就像海底海床,就像外层空间,就像太阳一样,你们要瓜分,我们也不答应!


在这一个时期,大多数的冲突,还是仅仅停留在纸面和口头上,各国也都在心照不宣的各说各话,谁都想不出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南极领土问题也就一拖再拖,直到霍普湾事件爆发。


上边说过了,英国和阿根廷在南极领土的要求上有冲突,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阿根廷派了大量探险家和军队在南极半岛活动,修建了一些设施,还把以前英国人留在这里宣誓主权的界碑、国旗全换成了自己的。到了二战时期,英国人担心德国军舰封锁南极半岛和南美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就又派军队回来占据此地,又把阿根廷的界碑和国旗拆了,双方这样玩换旗游戏玩了十几二十年。


1948年,英国在南极半岛霍普湾的一个科研基地起火烧毁,阿根廷马上在废墟附近修了自己的科考站,1952年,英国派了一队科学家和工程人员返回霍普湾,准备重建那个科研基地,却在海岸边遇到了全副武装的阿根廷军人,阿根廷军人要求英国人马上离开“阿根廷领土”,双方僵持多日,最终导致阿根廷军方开枪警示。虽然最后双方还是坐在谈判桌前和平解决了问题,但霍普湾的枪声却给整个世界敲了警钟——如果不妥善解决南极领土纠纷,刚刚从二战战火走出来的世界,就很可能因为这个新的火药桶再次引燃。


============================================


三、我抢不到你也甭想吃的阶段(1959年——2004年)





为了给南极领地问题降温,在美国的大力撮合下,1959年12月1日,有领土要求的七国,以及美苏等共12国正式签署了《南极条约》,条约规定,自1961年6月23日起,冻结各国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可以看到,这一条约体系之所以能够被各方接受,是因为它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任何问题,而是把所有问题都搁置,这也是目前状态下,各国利益都不受到损失的唯一做法,故而才被相关各方接受。


然而问题紧接着就来了,冻结主权,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依然可以通过抢夺资源来满足自身利益,而一些根本没有能力去南极周边的的小国只能干瞪眼,所以为了解决资源分配问题,又诞生了《保护南极动植物协议措施》《保护南极海豹公约》《保护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会议最后文件》《南极环境保护议定书》等一百多项条约,要求各国在规定时限内(比如《环境保护议定书》要求自1991年起50年内)暂停在南极进行各类资源开采。


但这一系列公约同时宣布,现阶段下,各国可以在南极开展和平目的的科学研究。这正满足几个南极周边大国的要求,以阿根廷为代表,它的南极科考站多达14个,常驻人数也是世界第一,在阿根廷看来,常年驻扎在南极的科学家和科考站,当然可以算作对南极实际控制的证据,倘若有一日南极公约体系崩塌,那么阿根廷完全可以拿这个来说事,争取利益最大化。


和阿根廷抱有同样看法的并不在少数,不仅这7国(以及美苏),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也加大了对南极科考的投入,我们无法猜测中国派驻科学家参与南极科考是否会有一丝丝这方面的伏笔,但倘若南极条约体系崩塌,阿根廷等国以科考站作为实际控制的证据的话,那么我们的长城、中山、昆仑和泰山站当然也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南极条约体系同时规定,只有在南极有科考活动的国家,才能成为这个条约体系里的协商国,而只有成为协商国,才能在讨论各种条约的时候有更大的话语权,所以各国加大对南极科考的投入,还有这一层的意思,都希望自己在各种跳跃的扯皮中,可以为未来谋得更多的回旋余地。


本来,在南极条约体系的保护之下,只要世界政治格局不发生大的变化,南极问题应该可以顺利地拖到这个世纪中叶,甚至可以通过延期等方式继续耗下去,但2004年11月25日,澳大利亚突然向联合国大陆架界定委员会提交了大陆架界定申请,又开启了一个利用法律漏洞变相正面抢夺南极领土的新阶段。


============================================


四、打擦边球为以后分肉做准备的阶段(2004年——今后许多年)




在很久之前,各国对领海之外的海洋是并无太大冲突。虽然已经有许多理论证明海床之下有许多资源,但当时的技术根本无法开采,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资源的开采逐渐成为了可能,同时,各国对渔业资源的争夺也愈发白热化,这个时候,就需要出台一个专门的法律性文件,对沿海国家的经济利益进行保护,这就是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该公约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其范围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起,到大陆边缘外界不到200海里,陆架宽度可扩展到200海里;如果到大陆边缘超过200海里,则最多可扩展到350海里。超过200海里的大陆架叫做外大陆架,外大陆架的界定,需要申请联合国的一个专门委员会——联合国大陆架界定委员会来界定。


澳大利亚1994年加入《公约》,2004年11月15日,澳大利亚突然向委员会提交了从领海基线量起超过200海里的外大陆架界限划界案,其中有三个部分涉及到了澳大利亚的南极领地,2号区域,就是澳大利亚要求的南极大陆的大陆架,4号和6号区域则是澳大利亚自己的岛屿的大陆架延伸进入其南极领地的区域。


澳大利亚一方面提交了这几个区块,一方面却又高调的宣布:啊,我知道我直接提南极大陆的大陆架,你们别的国家会有反对意见,所以我请求委员会无视我的2号区域,但是4号和6号区域那可是我货真价实的领土延伸出去的大陆架(虽然也延伸到南极那边去了),你委员会总得给我审审吧?


结果呢?结果就是澳大利亚的申请被通过了。4号和6号区域延伸进入南极的大陆架成了澳大利亚的专属经济区,而2号区域,也达到了澳大利亚的目的,因为这是和整个申请捆绑在一起的,只不过我自己要求先不审理,但既然我的这个申请是合法的,那么就变相的说,你联合国是某种程度上承认了我对南极这一部分大陆架的合法性。


这一仗打的太漂亮,澳大利亚合法的占有了南极边缘的一部分大陆架,别的国家还找不出什么毛病,还为以后的路埋好了伏笔,其他国家看的一愣一愣的,简直是醍醐灌顶!


于是……


2007年,英国提交了对其南极领地100万平方公里海床的界限划界案;

2008年,新西兰提交了对其南极领地170万平方公里海床的界限划界案;

2009年,阿根廷提交了对其南极领地海床的界限划界案;

2009年,挪威提交了对其南极领地250万平方公里海床的界限划界案;

(智利一直吆喝要提交,我还没查到到底交了没了)


不管怎么说,澳大利亚通过大陆架界限划定,已经从某种形式上合法的突破了《南极条约》的部分内容,现在的问题是,《海洋法公约》允许该国对自己的专属经济区进行开发,但这一部分专属经济区,又是在《南极条约》规定的不能开发的范围之内,这个法律悖论又该如何解决呢?目前来看,澳大利亚似乎并不着急开发新到手的大陆架,而是始终将南极领地的主权要求放在首位,并没有主动违反《南极条约》,但以后这几个国家会不会找到新的、继续突破《南极条约》限制的法律漏洞呢?


此外,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南极条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哪怕一个南极主权问题,如果国际形势突变,亦或者南极地区突然发现了新资源,其诱惑力足以使这几个国家冒着违反条约的风险,又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必须承认,在人类发展的某个时期,拳头就是法律,抢来就是你的。现在南极地区会不会走这条老路,依然很难说。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眼睛紧盯着南极的原因,是因为南极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孤例,它能否顺利解决,很可能会影响到以后一些其他东西的分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连口汤都喝不上的感觉真是糟糕透了。


那么我刚才说的其他东西又是什么呢?



举头望明月……低头心发慌……


航天的同志们可千万加油啊……



孙绿

孙绿

地球知识局局长,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11 人赞同了该回答

南极洲这片大陆,从托勒密做出假设,著名的库克船长三次探险南极,各个国家的探险家们都对她充满着好奇,带着无法阻挡的热情一次又一次的发起探索。南极洲是怎么样的存在,她是如何被大家发现并开发的,现状又如何?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鹅国。


开辟北极航线是近年来北方国家的热门话题。不过,开发这条冰上丝绸之路并不简单,多国在此折戟沉沙。


但当我们把眼光向南转移时,又会惊喜地发现南极航线的开辟由来已久。这样一条极地航线的开辟对于人类开发极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是一个资源丰富,鹅口众多的国度


尽管目前还没有很高的商用价值,南极航线的开辟却是极地开发的重要案例,借鉴价值很大。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看看南极航线的开辟是如何成功的,南极航线又是如何运行的。





探险家的乐园:帆船探险时代


早在千年前,古希腊学者托勒密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假设,便天才般预言:南半球肯定会有一块陆地与北半球对应,以维持平衡。他在《地理学指南》上的印度洋南部画出了这片跨越地球“底”部的大陆,命名为“未知的陆地”。


托勒密体系的宇宙图


在文艺复兴时期,托勒密的典籍被“发现”,人们对这片南方的陆地充满了好奇,这里被传说是恶魔往来的幽灵之地,许多超自然现象与这里挂钩。这类观点一直影响人们至今,例如,曾经很多人认为,希特勒的德国精英部队去了南极,并在南极建立了一个地下城市。


德国确实有一个新施瓦本计划

不过不是去建地下城市

而是寻找战略物资鲸鱼油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后,凶险的巨浪再也阻挡不了探险家们的热情,他们驾驶着帆船,以寻找“未知的南方大陆”为目标,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奇。


其实我们地图上看到的南极洲

有一部分是冰架而非大陆

外围浮冰更是数不胜数


1772~1775年,著名的库克船长率领近200名船员,三度进入南极圈,并成功驶至南纬71度10分海域,库克不知道,他的船队所在区域是南极湾,离南极洲海岸仅有250KM。


但由于冰山的阻挡,极端恶劣的天气,精疲力竭的库克被迫返航。他在《南极与环球之行》中悲观地认为南极并不存在。此后,因为库克的武断,人们在半个世纪内都几乎对南极丧失了兴趣。


绿色是库克船长探索南极的航线


此后的探险家们,仅仅是断断续续地找到了一些南极圈内的岛屿,但这些都没有超过库克南航的纬度。直到地磁理论的提出,该理论认为磁又称"地球磁场",是近似于一个位于地球中心的磁偶极子的磁场。它的磁南极(S)大致指向地理北极附近,磁北极(N)大致指向地理南极附近。


为探索地磁理论,自然科学家纷纷鼓吹起了南极探索之旅。


在当时民众对科学探索的狂热支持下,1840年,美国探险家威尔克斯率领四艘军舰开始新的探险。但他和船员都悲观认为此行一定失败。军舰在布满冰块的南极水域艰难跋涉,最终在被认为是南磁极所在的区域附近只看到了茫茫海洋。


查尔斯威尔克斯


但戏剧性的事件发生了。


在考察过程中,威尔克斯舰队与法国探险家迪维尔的船队相遇。威尔克斯误以为法国人要窃取他的探险机密,于是下令避开迪维尔,全速前进,没想到误打误撞地登陆了一片未知的土地(南极洲的东北部),并命名为威尔克斯地。


仅仅十小时后,迪威尔也登陆南极洲,将周围的水域命名为为迪维尔海,并以其妻名字将此地命名为阿德雷地。


南极洲分为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

法国人幸运得踩中了南极磁点

他们当然是以迪蒙迪维尔为荣的


从千年前的猜想到威尔克斯(尽管也有学者认为威尔克斯并非是第一个发现南极洲大陆的探险家)的发现,南极从未离开人类思想的视野。探险家们靠着简陋的船只,最终击败了恶劣的自然,发现了这一块“恶魔和幽灵的往来之地”。


阿德雷企鹅,是南极最常见的企鹅

名称来源于南极大陆的阿德雷地



伟大时代:探索,征服与科考


在威尔克斯发现南极后,欧美掀起了探索南极、征服南极的浪潮。由于在这一阶段,工业革命已经展开,机帆船、气球、无线电、摩托得以应用,英雄们凭借着这些工具开始了征服南极的航程。


当时的新型帆船


19世纪末,挪威生物学家博赫格列文克率领的9人探险队在维多利亚地附近登陆南极。因为航船陷入冰群,探险队被迫在南极大陆越冬。


维多利亚地离威尔克斯地也是很近的


探险队在低温、干旱、数月不见阳光的极端恶劣的条件,只能靠企鹅肉和海豹肉度日,但终究是熬过来了。这次探险,告诉人们南极洲并非如此可怕,同时也为此后的南极科学考察积累了经验。


同样是动物

为什么有的就要被吃

有的就要被宠


在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分别冲击南极点成功后(后者因为准备不足,探险队在返程途中全部罹难),各国开始逐步利用新技术进行大规模极地探险与征服。人们一旦认识到了南极的价值,就立刻把探险变成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博弈,甚至有七个国家提出了南极领土要求。


斯科特的悲剧


变了味的南极探险行动本身带有很强的资源掠夺、疆域扩张的政治色彩。这种争夺在新技术的应用下,越演越烈。为了保留人类世界的最后一块净土,确保各国对南极洲的尊重,各国于1959年签署了《南极条约》,冻结了所有有关领土所有权的主张,规定只能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以确保南极的和平意义。


南极条约纪念邮票


此后,南极进入科学考察时代。


尽管南极以极端的天气闻名,但对于科学家来说,南极则是一本记录了上千年演变的无字天书。而卫星遥感和探空火箭等新技术的发明,都为南极考察提供了便利。因此,在南极条约签署后,南极科考站纷纷建立。


鹅国人民突然就迎来了现代文明


南极大陆98%的面积被平均厚度达2450米的冰体覆盖,其形状中间高四周低,如同戴了顶帽子,被形象誉为"冰盖"。而冰穹A,则是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其气候条件极端恶劣,是最佳的天文观测站址之一。


Dome A (冰穹 A)

它与经线交会的南极“极点”、温度最低的南极“冰点”、地球磁场北极的“磁点”并称为南极科考的四大"南极必争之点"。


看看中国拿下了几个


我国南极科考起步虽晚,但规划有序、后劲十足。


1984年,为了谨慎请见,新中国首先赴气温较高的乔治王岛建立长城站。随即在考察了苏联青年站、日本昭和站等地后,又于南极洲的拉斯曼丘陵建立中山站。中山站是世界上最适合监测极光的场所之一,可以一天穿越两次极光带。


长城站


从天上看是这样


矗立在冰穹A西南方向的中国昆仑站,则是人类南极科考史的里程碑。在多年准备后,中国科考队耗时3个月左右时间,在“高点”建立了昆仑站。


昆仑站


从天上看是这样


2014年,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中的泰山站建成。而我国正计划在南极罗斯海,建设第五个科考站。可以说,未来的南极科学探索之路,依旧十分漫长,南极仍有许多宝贵的资源等待着我们合理利用。


泰山站主体



南极航线:跨越冰山来见你


由于极端的天气和开发目的的特殊性,南极航线与商业航线有着截然不同的独特之处。


根据航区和任务的不同,我国南极航线可分为“单站”航线、“一船两站”( 青岛一南极长城站一南极中山站 ) 航线和环球航线。


“单站”航线主要分为南极长城站航线和南极中山站站航线。


都是来看这个的


上海、青岛一南极长城站航线主要处于太平洋航区,东西跨度较大,是较为安全、经济的南极航线。其航线内较危险的区域是南半球的西风带和德雷克海峡。因此,在西风带的航行中,大多是在智利内水道航行从而避免西风与巨浪的影响。


上海、青岛一南极长城站航线


上海、青岛一南极中山城站航线可分为上海、青岛—澳大利亚—南极中山站两个航段。上海、青岛—澳大利亚航线与商业航线一致,而在经过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后,则需向南越过航行条件复杂,多大风巨浪的西风带才能抵达中山站。


上海、青岛一南极中山城


“一船两站”航线则是建立在“单站”航线基础上之上的延伸,区主要分为青岛—南极长城站—南极中山站—青岛三个航段。在南极长城站—南极中山站(注意不是中山站—长城站,因为西风带阻碍不可能逆风航行)中,西风带依旧是极大的挑战,大风大浪、海冰很容易触碰船舶。


青岛—南极长城站—南极中山站—青岛


环球航线在是在青岛—长城站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去程与青岛—长城站航线一致,返程需绕过德雷克海峡,好望角。环球航线是最长的南极航线,却也是较安全的航线。其航线与商业航线有较多重合性。


环球航线




总体来说,南极航线和北极航线具有同样重要的战略意义。南极航线和北极航线都因为气候原因,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资源划分历来都是重点问题。因为《南极协议》的签署,南极洲表面风平浪静,但暗地里资源的争夺不可忽视。


无论是从战略上还是技术上,开发南极的经验,都完全可以用来借鉴开发北极。


雪龙号破冰船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

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

目前已31次赴南极

南极洲领土从被发现开始,它的归属就 被各方争执不下。最后采取的共同开发,只准科考,确实是对南极洲也是对各国对极地的探索最好的结果了。


参考文献:

[1] 赵强,王祥涛. 从南极科考论穿越西风带航线选择. 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3.

[2] 王殿昌,施国强. 南极航线和航区环境概述.海洋预报,1994.

[3] 王祥涛,赵强. 从第 25 次南极科考论穿越西风带航线选择.极地研究,2010.

[4] 李小波. 南极探险史与南极地名.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4.

[5] 九岩探险. 南极探险与考察历史.九岩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6] 百度百科. 南极昆仑站/南极中山站.百度百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59-1203190.html

上一篇:[转载]美国购买阿拉斯加
下一篇:[转载]南极保护区问题
收藏 IP: 79.140.19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5: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