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在新疆西北部哈巴河县的多乃特山谷中,一个牧民发现了一块奇特的巨岩。岩石上,居然出现了若干神似飞机、飞碟、火箭等的图案。碳14检测发现,这些疑似飞行器的岩画距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这些图案到底是什么呢?是远古中国的飞行器,古人捕鸟用的器具,还是外星人的UFO?不得而知。为此,当地有关机构成立了一个由物理学家、考古学家组成的调查组,调查后仍无法给出明确的结论。事实上,我国古代人民早已发明了诸多的飞行器?本文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都有哪些。
一、舜与竹蜻蜓
相传上古时期的舜帝是首个利用器物的“飞行者”。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早年丧母,受到继母的嫉恨。继母常在舜的父亲瞽(gu)叟面前讲舜的坏话。久而久之,瞽叟也对舜产生了厌恶。一次,舜爬上谷仓屋顶上劳作;瞽叟在继母的挑唆下竟然悄悄撤下了梯子,点燃了谷仓,欲除舜而后快。舜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情急之下他随手抓起了身边的两顶大斗笠,做“翅膀”,从谷仓上一跃而下,得以逃生。这是中国史料记载中最早使用器械“飞行”的故事。舜的斗笠相当于现在的降落伞,因此,舜帝堪称第一个利用器械飞行的中国人。
图1 舜利用斗笠跳下谷仓(沈海军团队原创作品)
春秋时期,中国人发明了竹蜻蜓。这个神奇的简易玩具老少皆宜,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竹蜻蜓外形呈T字形,通常用竹子制作。横的一片是螺旋桨,中间开孔,插入一根竹棍。两手搓转竹棍,竹蜻蜓就会旋飞上天。18世纪,竹蜻蜓传到欧洲,被称为“中国飞陀螺”。英国航空先驱凯利曾对竹蜻蜓十分痴迷,他仿制改进了“竹蜻蜓”,并一度在讲学时将其带在身边,以便于向听众解析、演示螺旋桨的工作原理。时至今日,许多人认为,中国的竹蜻蜓就是现在直升机的最初雏形。
二、可军用的风筝
风筝,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都不陌生,它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墨子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我国古代称风筝为“鸢”,现在主要用途为娱乐,但古时却被频频用于军事用途,在不少别史和正史中均有记载。
古籍《渚宫旧事》中记载,鲁班“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说的就是鲁班用木材制作载人风筝,高空侦察宋国城池布防的事。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时,曾利用风筝及风筝线长度等测量未央宫下面的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据唐代《独异志》记载,梁武帝曾利用风筝作军事用途,来传达消息。13世纪时,金、蒙战役中,金人曾放出风筝,附带鼓励被俘兵士叛逃的传单;当风筝飘到蒙古兵战俘营上空时,他们便把线切断,将传单散播出去。
图2 可载人的风筝(沈海军站在4.5m高的风筝前面)
相对于别史,正史中关于军用风筝的记载要少许多。据南史《侯景传》记载,549年梁武帝萧衍掌权,侯景作乱,叛军将武帝围困于梁都建邺(即今南京),内外断绝,有人献计制作纸鸦,把皇帝诏令系在其中,当时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乘西北风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从此也衰微灭亡。这是简文施放风筝向外传递求救信号不幸失败的故事。
不仅是中国,英国皇家海军也曾将风筝用于军用。据记载,一个叫科迪的美国冒险家1902年给英国国防部提出建议,建议英国军队采用载人风筝作为高空侦察设备。科迪的建议得到了英国军方的重视,于是,从1903年开始,海军和他一起进行了一系列舰载航空兵的初期试验—使用的航空器,便是中国人发明的风筝。
经过多次实验,同年科迪成功地将自己的风筝从军舰放上了天,并利搭载一名记者飞越了英吉利海峡,这引起了极大的轰动。1908年,经过讨价还价,科迪和英国军方达成一致,先后尝试在复仇号、里克雷特号等战舰上放飞载人风筝,最高飞到2000英尺,并训练了一批可以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形成了皇家海军最早的航空兵力量。
不过,科迪的风筝最终还是昙花一现。由于风筝在海上使用风险大,且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当飞机被发明后,正规的航母便很快放弃了风筝,转而选择了飞机。
三、古代火箭
在原始的火箭技术方面,我国古代有着光辉的历史。这完全归功于我国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由火药作为推进剂的所谓“火箭”,其构造类似于现在大家过年放的炮仗—“二踢脚”。其工作原理如下:箭杆子上缚有一纸筒,里面装满火药,纸筒的尾部有一根引火线。通过引线点燃火药,猛烈的气流会向后喷射,从而推动火箭飞快前进。这种原始的固态火箭,早在宋朝就已经出现了。据《宋史·兵志》记载:“时兵部令史冯继升等进火箭法,命试验,且赐衣物、束帛。”说的就是宋朝兵部官员冯继升试验火箭的事。
图3 “震天雷炮”(沈海军团队原创作品)
到了明代,火箭的改良达到了极致。据史料记载,明朝初期,有人将火箭和风筝的原理相结合,发明了原始的飞弹。这就是带翅膀的“震天雷炮”。攻城的时候,只要顺风点燃引火线,震天雷炮就会径直飞入敌人城内,等引火线烧完,火药就爆炸起来。除“震天雷”外,明代还出现过一种被称为“神火飞鸦”的飞弹。这种飞弹用竹蔑扎成“乌鸦”状,内部填装满火药;发射后,能飞百丈之遥,可对敌方造成烧杀。不仅如此,明朝军队还把几十枝火箭装在一个大筒里,把各枝火箭的药线连到一个总线上,发明了所谓的“一窝蜂”。这种火箭能同时发射几十枝带火的箭,威力无比。
图4神火飞鸦(沈海军团队原创作品)
图5 “一窝蜂”(沈海军团队原创作品)
据《武备志》记载,明朝人还发明过一种名为“火龙出水”的原始“两级火箭”。“火龙出水”的龙体为一根五尺长的大竹筒,上面前后各扎两枝大火箭。这两枝大火箭实际上相当于第一级火箭,用来推动龙身腾飞。龙腹内装有诸多支火箭,作为第二级。使用的时候,先点燃第一级火箭,待飞到两三里远的高空时,引火线会自动点燃装在龙腹里的第二级火箭,它们会从龙口中直飞出去,对敌人造成烧杀。
图6 “火龙出水”(沈海军团队原创作品)
美国作家赫伯特·瑟姆的书籍中记录了明朝官员试图利用火箭实施载人飞行的事。他写道,明朝官吏万户在椅子后面安装上四十六支大火箭,人坐在椅子上,两手各持有一个大风筝;他命人点燃火箭,企图借助火箭推力和风筝升,使自己飞向空中。然而很遗憾,他的实验并没有成功。值得一提的是,1970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Wan Hoo(万户)”,以纪念这位伟大的“载人航天”先驱,
图7万户飞天(沈海军团队原创作品)
四、飞车
奇肱飞车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飞行器。古时的奇肱国,又名夜郎国,地理位置大概在今天我国的川贵一带。《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道:“其人善为机巧,以取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说的就是奇肱人制造飞车,用来猎杀鸟禽的事。奇肱人的飞车在晋朝的《博物志•外国》中也有记载:“奇肱民善为拭扛,以杀百禽。能为飞车,从风远行。”至于奇肱飞车的构造和动力,至今仍无从考证。
明朝崇祯年间,江苏吴县有个技术精湛的木匠,名叫徐正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了《山海经》中奇肱人造飞车的故事,随即萌生了制造“飞车”的念头。于是他将自己关在屋内,彻夜不眠、饮食俱废,时而苦思,设计图纸,时而试做,制造部件……历经无数次失败,五年后,徐正明终于打造出一个飞车的成品。“试飞”当天,这架像椅子又像箱子的古怪飞车引来了人们的围观。只见徐正明大踏步跨上飞车,坐定后脚踩踏板,带动齿轮快速飞旋,飞车居然腾空而起,在空中盘旋起来。
图8 中国古代文献上记载的飞车(沈海军团队原创作品)
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中也曾记载了一种名叫“飞车”的机械。书上写道“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或存念作五蛇六龙三牛交罡而乘之,上升四十里,名为太清。”有观点认为,葛洪的飞车极有可能是带动力的载人大型竹蜻蜓。一个薄片做旋翼,中间是轴承,下面是用来蓄力的拉弓牛皮绳,皮绳一拉,旋翼就通过扭力升空。
---《百科探秘》杂志约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