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节的前一天(2月11号)上午,我给乔秀夫老师打了一次电话,他说最近感觉不太好,准备去医院。在电话另一头的我只能宽慰乔老师几句。转瞬间春节过完上班,2月24日,接到中国邮政的包裹提醒,25号,我从地质所办公室取到邮件,是原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的汤家富老师寄来的新书,其中一本要我转交乔老师。晚上到家,立即拨打乔老师的手机,但没有接听。以往,当他发现有我的未接来电,会回打电话给我,但这次直到27号也没有回复。我寄希望于乔老师只是没有看到未接来电而已,3月2号下午却接到乔老师离开的消息。
乔秀夫老师生于1930年,早已办理了离休手续,但是在他钟爱的古地震研究领域却从未休息过片刻。我与乔老师共同在地科院地质所多年,但我真正与乔老师接触却始于2009年9月。当时我在四川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现场,接到通知,郭宪璞研究员负责的青藏高原东缘的一个地质调查项目请乔老师去指导,我接到的任务是陪同乔老师参加一下。
2010年9月,已经80岁的乔秀夫先生远赴四川地震灾区,指导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照片左上侧为悬崖公路,右侧为咆哮的洪水。
从2009年9月16日到22日,我们马不停蹄地对四川境内多个地层剖面进行了现场考察,从四川北部的广元开始,向南经剑门关、彭州、大邑等地,最后经雅安的芦山结束野外,乔老师完全不顾近80高龄,与项目组全体成员一起,风尘仆仆,对野外多种现象的解释和定性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古地震事件与沉积事件的综合观察和分析,提出龙门山地区自三叠纪以来的构造运动过程。也正是通过这次野外,我对乔老师这些年进行的古地震研究开始感兴趣。
正在野外仔细观察岩石的乔秀夫老师
亲自测量地质体的产状
正在察看砾岩的成分和内部构造
现场示范如何描述地质现象
绘声绘色地解释地质体的成因
野外记录
2010年,我开始在乔老师的指导下寻找和研究地层中的古地震记录。此时,我们的古地震研究是没有经费支持的,乔老师从没有顾及任何经济上考虑。很快,我们就在北京周边距今10多亿年的中元古界地层中发现了非常重要的古地震现象和多种漂亮的沉积构造。乔老师对我们的进展很满意,也多次与我们一起进行现场考察,从2011年初开始,乔老师对北京的昌平、怀柔、门头沟等多个地点古地震现象进行了现场指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门头沟区永定河河谷发现了非常完美的距今15亿年左右的古地震现象。后来,我们又在鄂尔多斯周缘和华北多地有了更多的发现。每一个新发现,都令乔老师欢欣鼓舞。通过照片及附注读者可以领略大致的过程。这几年,乔秀夫老师还到过山东诸城、山西吕梁等地区进行过野外考察。
2013年11月在北京西山讲解北京地区的寒武系底部的不整合界线
2013年11月在北京西山讲解北京地区的铁岭组与下马岭组之间的不整合界线
1916年初,当时的民国政府农商部正式设立“地质调查局”,同年7月,中国自主培养的叶良辅、谭锡畴、王竹泉、谢家荣等10余名地质专业毕业生进入该局并立即在北京西山开展了1:5万地形地质图的测制工作,标志着由中国培养的地质学家在中国进行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始,北京西山也被称为中国地质的摇篮。
2016年12月,为纪念中国地质调查工作100周年,北京市永定河文化研究会举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研讨和纪念会,并组织了由乔秀夫老师为领队的北京西山野外考察。
与会者来到门头沟区芹峪村,仔细考察了距今10多亿年前在铁岭组地层上面存在的古老的风化剥蚀证据和风化壳上、下截然不同的岩层,听乔老师讲述这个风化壳的形成过程。原来,在距今10多亿年前的北京西山位于一片较大的浅海,因地壳运动,曾经发生过上下剧烈的起伏和长时间的地层缺失现象,距今10多亿年前的铁岭组地层形成之后,曾经在很长时间露出海洋,在地表和近地表环境遭受风雨侵蚀,形成了凹凸起伏的地形,地层长期风化,易溶解于水的物质被地表水溶解带到远处的海洋或湖泊,铁铝等物质在原地聚集形成了大量铁帽。之后的地壳运动重新导致地壳下降,海水突然加深,沉积了较厚的页岩(这套独特的页岩以门头沟区的下马岭村附近最为著名且最先报道,因此称为下马岭组页岩)。
乔秀夫老师是在门头沟区芹峪村附近观察到较好的露头的,因此,乔秀夫老师把在此期间的地壳升降活动命名为芹峪运动。参观完芹峪运动的剖面之后,乔老师以及数十名与会人员又考察了位于九合山庄的古地震遗址,野外活动圆满结束。而这次的会后考察,也成为乔秀夫老师最后的一次野外活动。
2016年12月,在北京西山芹峪村讲解乔秀夫老师命名的“芹峪运动”
在铁岭组顶部的野外露头处与大家合影
在门头沟区太子墓村附近讲解铁岭组中的叠层石
2016至2017年,乔秀夫先生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地震与古地震记录》这本书的写作和编辑工作,正是因为乔老师的不懈努力,这本书终于在2017年得以正式出版。
2018年之后,乔先生的身体情况实在不能亲自到野外考察了,但他一直在关注着古地震学的进展,为了及时了解情况,在近90高龄下学会了微信。我在野外见到的特别好的地质现象,首先通过微信让乔老师看到。乔老师也通过手机,在北京的家中遥控我们的野外考察和研究进展。2020年疫情肆虐,不能经常去乔老师家里看望了,只能通过微信。下图中,是去年10月在泥河湾盆地发现了较重要的古地震现象后与乔老师的通信纪录。
我身体不好,前些日失去知觉2O小时,急诊抢救,死亡状态。阎王不收回到阳间。现一切正常,在家休养。发给我不少泥河湾剖面中的SSDS照片,很有意思!希看到你的文章,应写成一有影响文。我希早日看到。
在10月22日,北京疫情形势还不太紧张时,我们到他家中,让他从电脑端看到了最新的野外照片,他立刻精神头十足,我们离开他家后不久,他立刻给我发一条微信:
非常高兴看到你们。这是我失去知觉,死亡20小时,苏醒后友人第一个来访!我忽然觉得死亡並不可怕,我算死过一回了。医生说那一針注射下去还不醒就麻烦了,有可能就走了!现明白阎王不收我的理由:希望我看一下泥河湾剖面中的SSDS。哈哈!总之高兴看到你们,大家好好活着。
从简短的两段文字中就可以看出,乔老师对他钟爱的古地震研究是何等热爱。非常遗憾的是,有关发现的文章还没有写完,乔老师已经看不到科研发现的文章了。
乔秀夫老师在古地震学领域的突出贡献
借悼念乔秀夫老师的机会,向大家简要解释一下古地震学方面的要点。
地震是非常普遍的地质现象,是地球内部因结构失衡、应力突然释放并产生巨大能量的突变事件。规模较大的地震,会引起洋底或湖底甚至地面的松散沉积物发生一系列的破碎、滑塌和液化变形现象,凡是在未固结的地层中因地震直接触发的这些变形,统称为“软沉积物变形”。同理,年代久远的古地震发生时,也可以在当时尙未固结的沉积物中产生类似现象,都以微褶皱、液化卷曲变形、液化脉、地震角砾岩等形式保存在地层中,与化石类似,它们是地层中的古地震活动的记录,保存这些古地震记录的岩石大多属于沉积岩,因此称为“震积岩”。震积岩已经在不同时代、不同沉积环境和不同构造背景的地层中被发现,对震积岩的研究可以提供特定地区地史时期古地震活动的长周期的记录,对恢复区域构造演化过程、确定古断裂发生时间与活动史等方面提供背景支撑。还可以利用地震事件沉积的突发性与分布的广泛性等特点进行区域地层对比。
国内最早关于地层中的古地震记录报道始于1979年,朱海之对宁夏中宁地层中的古地震遗迹做了简短的报道(朱海之,1979)。梅志超(1982)在研究陕西中奥陶统平凉组深水碳酸盐碎屑流的成因时,对其中大量的“杂乱角砾石灰岩”的成因深感疑惑,在考虑了所有可能的因素后,提出只有“周期性的地震作用”才能造成巨量原始物质的崩解和迁移。
1988年,宋天锐报道了在十三陵雾迷山组中的“地震—海啸序列”,这是目前国内沉积学界公认的最早的对古地震记录进行的系统研究。之后,乔秀夫老师及其为首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团队对古地震的研究迅速展开,在乔秀夫老师的推动下,在国内形成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和吉林大学等数个各具特色的多个研究团队。乔秀夫老师及其为首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团队对国内多个地区多个时代的震积岩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表了非常多的文章或专著,得到了国内外古地震界研究领域的广泛认可。对于中国古地震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无论是学术影响还是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贡献最大者非乔秀夫先生莫属。
除了在地层学、区域地质学和古地震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外,乔秀夫先生还是一位坚持独立思考的科学家,从不人云亦云,正如他的一位老朋友所说:“乔老师坦白无私,忠于祖国,对人坦诚“。对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敢于从科学角度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例如对于新城市的选址、渤海隧道的建设的利弊等等都曾经提出非常正式且中肯的建议。乔秀夫老师走了,没有耀眼的光环,更没有轰轰烈烈,但他才是地学界当之无愧的一颗巨星。
乔秀夫先生千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