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kysdc 地球科学苑-地学科普与地质灾害

博文

永定河九河口寻宝 精选

已有 13769 次阅读 2013-6-19 17:28 |个人分类:地学科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质, 永定河, 波痕, 九河口, 古地震遗迹

   5月24日的博文《北京西山15亿年前古地震记录发现记发表后,得到了不少博友的响应与质疑,特别是夏新宇老师提出了若干问题,并请教了曾经在USGS工作过很长时间的同事。特此深表感谢。事实上,对于这一地点及附近一系列软沉积物变形(古地震记录),从发现到发表(先后共发中文文章1篇,英文2篇),已经经过了很多人次的质疑。正是这些质疑,使我能够不断深入思考这些沉积构造的成因,也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

   今天的博文介绍一下这个地点比较好玩儿、浅显的地质现象与风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也可供大家周末或假期出游参考。

   15亿年前的古地震记录发现于门头沟区雁翅镇九合山庄附近,这个地方在几乎所有版本的地图上均标注为庄户洼村。而庄户洼村已名存实亡,原著民早就迁移走。90年代前,这里是一个兵营,兵营废弃后,被开发成了旅游度假的山庄,即现在的九合山庄。

   图1和图2是这个地区的卫星照片,图1中的九合山庄就位于永定河与一分枝河流的交汇口——九河口;图2展示了上文提到的溢出丘、沙火山以及几处明显的沉积构造位置。如果您有时间,不妨亲自驾车到现场,把图2当成藏宝图,看看能在九河口这部天书中发现什么宝贝。限于篇幅,还有很多“宝贝”没有在本博文中展示,大家可以亲自到那儿寻宝。

图1 九河口古地震遗迹位置图

图2 九河口附近主要沉积构造分布图

图3 从九合山庄向九河口方向的照片(1)

图4 从九合山庄向九河口方向的照片(2)

图5 永定河风光

图6 中国古地震研究的老专家乔秀夫先生站在液化溢出丘上。

这是20119月的照片,由于取样的需要,现在的丘已经改变了面貌。

图7 干涉波痕

7和图8是在九合山庄背后的山上发现的波痕。这是一种由两组波浪相互干扰形成的特殊的波痕(干涉波痕),如果你经常观察水面或云彩,你会发现干涉波是很多的(如图9所示)。

图8 干涉波痕近照

图9 天上的干涉波(云)

图10 雾迷山组中保存的干裂(有不同观点,此处略)

10和图11的拍摄地点相距不到10米,不同的是,前者形成于10多亿年前,后者形成于现在。

图11 正在形成的干裂

图12 叠层石

12~14是在岩石中发现的生物遗迹(叠层石)。

图13 叠层石近景(顶面)

图14 叠层石(纵向剖面)

图15 特殊的层间褶皱构造

15和图16是在岩石中发现的比较复杂的变形构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后面所列文献。

图16 卷曲变形(这大概是物理学家争论的卷积在岩石中保存的实例Convolute lamination)

图17 比较正常的波痕

图18 地质人的风采

戴黄色帽子的是石油大学冯增昭先生,当时已经86岁。穿红色T恤的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乔秀夫先生,当时也80有余。在这"古老的海滩"上,两位地质老人在谈古论今,风流?惬意?潇洒?浪漫?

图19 见到过这样到野外审稿的么?

(2011年9月3日,古地理学报主编冯增昭先生亲自组织的现场审稿。)

图20 永定河风光

图21 珠窝水库(珍珠湖)

这是一个9.5 km长的水库,非常值得一去。

图22 横跨珍珠湖的亚洲第一桥(自南向北看)

图23 横跨珍珠湖的亚洲第一桥(自北向南看)

================================================

参考资料:

北京永定河谷中元古界雾迷山组软沉积物变形与古地震发生频率

Large earthquake-triggered liquefaction mounds and a carbonate sand volcanoin the Mesoproterozoic Wumishan Formation, Beijing, North China

Typicalearthquake-induced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in the MesoproterozoicWumishan Formation, Yongding River Valley, Beijing, China and interpretedearthquake frequency

北京西山15亿年前古地震记录发现记

十五亿年前的干裂(图片)--就在北京的永定河流域

马英:北京西山九河口——天然岩画奇观

干涉波的实例:“末日”绝景——九寨波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700966.html

上一篇:我拍的蒲公英
下一篇:互联网上搜到的“干涉波痕”实例
收藏 IP: 123.122.107.*| 热度|

55 李学宽 陈湘明 许培扬 张忆文 史燕青 朱晓刚 武夷山 赵美娣 刘旭霞 鲍得海 陈楷翰 王海辉 吴飞鹏 刘立 徐晓 杨正瓴 蔡庆华 刘光银 黄伟 吕洪波 余昕 黄淑芳 马英 李天成 李伟钢 曹聪 贺静 薛加民 齐国臣 陈龙珠 冷永刚 黄彬彬 马磊 李岩 赵建民 吕喆 李本先 科学出版社 秦四清 蒋迅 鲍海飞 陈辉 陆俊茜 杨学祥 徐耀 邱敦莲 韦四江 jlx1969 ouliming chenhuansheng chaijf ddsers tuner nipy huoshan00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