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催化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一次重大的催化技术的进步都会带来行业的技术革命。而催化技术到底有多重要,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带了哪些巨变,今天小编带你来数一数历史上共有多少人因为催化方面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按照时间先后排序:
1.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 )因“对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奥斯特瓦尔德以Pt/Rh合金网作为催化剂,开发了氨气的接触氧化工艺,用于生产硝酸。至今为主,该工艺仍是硝酸工业的核心技术。 2.1918年,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因“对从氮气合成氨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9年,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用锇催化剂将氮气与氢气在17.5~20MPa和500~600℃下直接合成,反应器出口得到6%的氨,并于卡尔斯鲁厄大学建立一个每小时80g合成氨的试验装置。 3.1931年,卡尔·博施(Carl Bosch)因“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2年,德国BASF公司和卡尔·博施用2500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了6500次试验,并终于研制成功含有钾、铝氧化物作助催化剂的价廉易得的铁催化剂,这也是现代合成氨工业催化剂成分的雏形。这种合成氨法被称为Haber-Bosch法,它标志着工业上实现高压催化反应的第一个里程碑。 4.1932年,一生效力于通用汽车集团的美国科学家欧文·朗缪尔(Irving Langmuir)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奖理由是“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 5.1963年,卡尔·齐格勒(Karl Ziegler)和居里奥·纳塔(Giulio Natta)两人因“在高聚物的化学性质和技术领域中的研究发现” 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0年,Karl Ziegler 开发了 Ziegler 催化剂。 1954年,Natta 开发了的第一代 Ziegler-Natta 催化剂,并成功制备出了高等规度的聚丙烯,开创了等规聚合物的先河。 1963年,两人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6.1973年,杰弗里·威尔金森(Wilkinson·Geoffrey)与恩斯特·奥托·菲舍尔(Ernst Otto Fischer)因“对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开创性研究”共享了诺贝尔化学奖。 1964年,威尔金森开发了一种 RhCl(PPh3)3 催化剂,在烷烃溶液中实现了烯烃的催化氢化,开启了络合催化(均相催化)的新时代。威尔金森的贡献不仅在于建立了高效的均相催化体系,发现了络合催化剂设计的结构规律;他所创建的研究方法,所采用的有机膦配体等都直接影响了其后几十年的研究与工业开发。 7.2001年,野依良治威廉·斯坦迪什·诺尔斯(William Standish Knowles),野依良治(Ryoji Noyori)和卡尔·巴里·夏普莱斯(Karl Barry Sharpless)因“对手性催化氢化/氧化反应的研究”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8.2005年,伊夫·肖万(Yves Chauvin),罗伯特·格拉布(Robert H. Grubbs)和理查德·施罗克(Richard R. Schrock)因“发展了有机合成中的复分解法”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1971年,肖万提出烯烃复分解反应中,金属卡宾充当了催化剂,烯烃与金属卡宾通过[2+2]环加成形成金属杂环丁烷中间体,进而实现相互转化。这一机理后来分别被伊夫·肖万和罗伯特·格拉布等人证实。 198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合成了第一个具有明确结构的复分解反应催化剂(钽卡宾配合物)。 1992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发现了钌卡宾络合物,并成功应用于降冰片烯的开环聚台反应,克服了其他催化剂对功能基团容许范围小的缺点,该催化剂不但对空气稳定,甚至在水、醇或酸的存在下,仍然可以保持催化活性。 9.2007年,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因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的研究揭示了Haber-Bosch法合成氨的原理。 10.2010年,理查德·赫克(Richard F. Heck)、根岸英一(Ei-ichi Negishi) 和铃木章(Akira Suzuki)因“对有机合成中钯催化偶联反应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1.2021年,本亚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戴维·麦克米伦(David W.C. MacMillan)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奖自1901首次颁发以来,截止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114次,有191人获奖,其中一共有20位和催化相关。由此可见催化剂与相应催化技术的研发有多重要。
https://mp.weixin.qq.com/s/OrvE79EFNhtbU4_vXKB3rA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