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和我哥哥(大我五岁)跟我母亲在农村艰苦度日,我父亲“闯关东”去了,直到一九五五年十一月我们迁入唐山。可以说,我和我哥哥就是那时候的“留守儿童”,不过当时还没有那种说法。
当时的我不过七八岁,讨狗闲的岁数,哪懂多少事?过日子的事当然是我母亲张罗,我哥哥有时能帮上点忙。当时做饭都是从井里打水,然后挑回家。如果井上安装了辘轳就安全方便多了,可当时离我们最近的井大约是这个样子(图片取自网络):
从这样的井里打水可是个技术活,危险不说,让栓着绳子的桶在井里左摇右晃,恰到好处才能灌满水.
记得有次我哥哥弯腰从井边提水,上衣口袋里的钢笔落入井内了,我哥吓的哭了,因为那是在城里工作的我父亲花五块钱(当时的五块钱可不是小数目)给他买来上学用的,我母亲赶紧把我哥哥从井边拉开,生怕失足落入井内。
当年的“金星”牌金笔堪称国内名牌,后来该厂转产“金星”牌彩电,这是旧物堆里“金星”笔的样子:
农村的房子保温差,冬天里主要靠做饭把炕烘热,晚上才能睡觉,由于炕热,半夜往往口渴,傍晚就准备一碗水放在柜子上以便半夜喝,到早晨的时候,碗里剩的水都结冰了,可以说,被窝里外“冰火两重天”。
最难过的是粮食不够吃,我母亲就用碾米剩下的糠再拌上些菜叶做糠窝窝,吃到口里都感觉拉嗓子难以下嚥。这是在冬天,到了春天以后日子就好混了,到地里挖些野菜总不是太难吃的。
到七周岁的时候我就上小学了,村里的小学校只有四个教室,居然安排下了六个年级,不是二部制,而是"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
比如,老师给三年级讲珠算课的时候,让我们一年级的写字。给我们一年级讲课的时候,三年级的同学做练习.
就这样,我上到三年级不久,就转学到唐山去读书了。
<童年>至此告一段落,休息一些天后,继续写<唐山十年>,<科大五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