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史永文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d652 中华龙文化源远流长,人生的意义在于承前启后。

博文

摄影(2)一一伊斯曼和卡尔蔡司

已有 4567 次阅读 2019-12-6 17:50 |个人分类:摄影|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摄影, 蔡司

        在开篇“摄影简史”中说过,将重点介绍在摄影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最早的应该是我国的墨子,公元前二百年著的“墨子(墨经)”中:

F9980C91-EE1A-422D-A0B5-08078A59C7A0.jpeg

说过关于“小孔成像”:

在英国人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

9A1EB06D-44BF-4B0E-842C-6D4DD74CC4A6.jpeg

谈到公元二世纪就有了丝绸之路:

A375018A-874F-4E5F-95CB-5C845AA2EFE8.jpeg

应该能把“小孔成像”的发现传到欧洲:

凸透镜的引入只不过增加了像的亮度。

CA989AC4-7EDE-468F-8509-90D2FE0D69E2.jpeg




下面详细介绍关于感光胶片的发明:

乔治·伊斯曼 George·Eastman 1854--1932 美国发明家 柯达公司创办人以及胶卷发明人07BA4058-EC53-4BC0-9EB1-63ADEA1594E2.jpeg

  • 乔治·伊斯曼成长记录

“你按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这是闻名世界的一个广告语,也是世界闻名的大众摄影之父乔治·伊斯曼在一个世纪前创造的著名口号,直到今天依然还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它表现了柯达照相机简练、为顾客着想的风格。作为一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优良品牌,“柯达”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乔治·伊斯曼的功绩在于,他不仅创造了“柯达”,还奠定了公司的文化理念和发展方向,他的影响力一直延伸到今天。

贫寒出英才

1854年,乔治·伊斯曼出生。父亲老乔治在纽约北部的小镇沃特维尔以开幼儿园为业,挣来的钱足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在伊斯曼只有6岁的时候,雄心勃勃的乔治一家迁到了繁华的罗彻斯特市,老乔治在那里开了一所商校。但好景不长,两年之后,老乔治突然死去,一度殷实的家庭立刻变得不名一文,家庭的重担使乔治在他15岁的时候成为了一家保险公司的外勤。

乔治渴望跻身摄影界时是24岁,当时摄影还是富人们的奢侈品。和许多商界巨子一样,乔治同样有着取之大众、服务大众的商业理想,他那时的雄心壮志便是将这种只有富人们才能享受的奢侈品放到普通的百姓的生活里去,他的目标是使照相能够成为和使用铅笔一样简单。

带着激情,乔治·伊斯曼白天在银行工作,晚上便在妈妈的厨房里进行实验。两年后,他终于研制出了令他十分满意的乳剂配方,这种乳剂后来成为了世界上实力最雄厚、影响力最大的公司之一——伊士曼柯达公司的基础。伊斯曼认为,大量生产一致、可靠的产品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如果停留在用手将乳剂刷到干版上,必定不能进行大生产。于是不久后,伊斯曼发明了涂版机,并很快为自己的机器申请了专利。

1881年,伊士曼与人合伙注册了一家公司——伊斯曼干版公司。伊斯曼为自己的公司定了四条经营策略,即:机械化大生产,降低价格,推向全国及世界,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攻势。这一着很快便奏效了,至少在美国人心目中摄影不再是一件神秘而高不可攀的事情了。

为使摄影为更多的普通大众所接受,伊斯曼明白必须把摄影器材简化。之后,伊斯曼发明了一种新的长胶片,在上市时还配上了一个卷轴。对于现代的照相产品来说,这两项的发明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壮举。


5EECAC89-6917-4056-A304-FAD113EE5993.jpeg

1888年6月,伊斯曼为他的产品想出了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名字——KODAK,这就是现在驰名世界的柯达。伊斯曼日后对他自己创造的这个词是这样解释的,首先K让人感觉到十分健壮,其次人们不会发错音,另外就是这个词简短好记。

25554DBB-226E-4F9F-9C7E-FD143C281681.jpeg



这个词最初用在他改进的一种新型照相机上,这种相机使照相只有三个步骤,即摄影者拉动快门,卷动胶卷,按下按钮。柯达相机取得了成功,于是柯达也成了相机的代名词。1892年,伊斯曼意识到了柯达这个名字已经深入人心,于是将他的公司改名为伊斯曼柯达公司。

1898年,伊斯曼将他的几家公司合并在一起,成立了柯达有限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伊斯曼的柯达公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20年他的相机销量是1914年的5倍,此后的几年,柯达电影摄影机和彩色胶卷也相继问世。到本世纪90年代,柯达已成为了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其产品五花八门,从电池到血液分析仪,从维他命到PHOTO CD,到了处都印有柯达的标志。

乔治·伊斯曼一生都没有结婚,他把精力都献给了他的事业。1932年3月14日,77岁的伊斯曼在卧病后自杀,临死前他将他的所有财产都捐献给了罗彻斯特大学。这位78岁的大众摄影之父只留下一句遗言:我的工作已经完成,还等什么呢?所以有人这样评价他:伊斯曼的下半辈子就是想办法把上半辈子赚的钱送给别人。


      卡尔.蔡司,关于这位伟大的光学专家,在我多年以前的博客中介绍过,请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026-47369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26-1208923.html

上一篇:摄影(1)一一开篇/摄影简史
下一篇:摄影(3)一一凸透镜成像公式的图解法
收藏 IP: 175.188.2.*| 热度|

3 刁承泰 郑永军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